驛傳和烽火台是我國古代傳遞信息的兩種工具、兩種方法。據史書記載,我國在戰國時代已有郵驛。漢朝時,各地設有傳舍,供歇宿用。每三十里置驛一所,供停留。唐朝時還增設了水驛。宋朝時每十里或二十里設郵鋪,有郵卒傳遞文書;大路上並設馬遞鋪。元朝稱驛傳為“站赤”,組織規模極大,能供歐亞兩洲交通傳信之用。驛傳制一直到清朝末年舉辦郵局後才被刻除。烽火台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漢代。烽火台為古代邊疆戍兵用烽燧報警而建築的高土台。發現敵情,台上舉烽火報警,鄰台相傳,使全線將士作好禦敵準備。
據《辭海》介紹:《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修烽燧。”李賢註:“前書音義曰:邊方備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頭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即燃火,舉之以相告,日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日燧。晝則燔燧,夜乃舉烽。”桔皋,是可以牽引上下的木製機具;兜零,是一種籠子。以上記載,其大意是:烽火台上安裝有一機具,其頭上一個籠內放置柴草,有敵情的話,黑夜就舉火為信號。如果是白天,則籠內多放柴草,使其空隙較小,以期點燃後多冒煙,用以示警。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對快速傳遞信息是非常重視的,並且能根據環境的不同選擇適宜的信遞方式。這種信息傳遞方式恐怕還能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東周列國志》中有一節“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記載,說明在周朝就用烽火傳遞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