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國殤墓園

騰衝國殤墓園

騰衝國殤墓園位於雲南騰衝西南1千米的疊水河畔小團坡下,占地80餘畝,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宏大的國軍抗日烈士陵園,199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騰衝國殤墓園李根源倡導修建。整個國殤墓園以小團坡為起點,在其東北向的中軸線上,建有"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騰衝戰區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紀念堂" 及墓園大門。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騰衝國殤墓園
  • 地理位置:保山市騰衝縣城西南
  • 開放時間:9: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建園時間:1944年夏
  • 意義:為紀念抗日遠征軍陣亡將士建陵園
  • 性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烈士數目:共9618人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雲南省保山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建設歷史,建設原因,建築布局,陳設展覽,文物典藏,交通信息,

建設歷史

1942年5月,日軍侵犯滇西邊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落入敵手,中國抗戰後方唯一的一條國際通道——滇緬公路被徹底截斷。
1944年5月,為了收復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國際運輸大動脈——滇緬公路,使盟國的援華物資順利進入中國,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遠征軍發起了滇西反攻。遠征軍右翼軍第二十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含遠征軍直屬部隊)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血戰南、北齋公房。接著又在盟軍配合下,圍攻騰衝城,於1944年9月14日將日寇全部殲滅,收復了抗戰以來的第一座城池—騰衝。此次戰役共殲滅日軍6000餘名,遠征軍官兵陣亡9168名,盟軍(美)官兵陣亡19名。
1944年11月1日,雲貴監察使李根源至衛立煌電文中倡議為烈士建立陵園。16日,成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建築委員會”。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為主任委員、雲貴監察使李根源為副主任委員,集團少將高參孫嘯鳳負責具體工程監修。墓園選址由霍揆彰親自勘定。
1945年1月2日,霍揆彰主持召開紀念建築委員會專門會議,籌集建築資金。同月12日再次開會發動募捐。委員會共收到社會捐款7500萬元(國幣)。15日,國殤墓園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於上午9點舉行破土奠基典禮。
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派專人駐守。
“文革”期間,國殤墓園遭到嚴重破壞。
1984年6月,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騰衝縣人民政府組建了“國殤墓園復修籌備組”,成立“國殤墓園復修委員會”,開始恢復國殤墓園。
1986年,正式成立管理機構“騰衝國殤墓園管理所”,隸屬於騰衝縣文化局。
1987年2月,被公布為雲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8月1日,國殤墓園在一期復修工程烈士紀念塔和其他附屬工程照原樣修復基礎上正式對外開放。11月,成立騰衝縣國殤墓園管理所。1988年至1989年,雲南省文化廳撥款5萬元,並派專家指導第二期復修工程,完成了小團坡塌方的擋土工程、3346方陣亡烈士墓碑及“倭冢”的修復工程。
199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滇西抗戰紀念館”。
1994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在騰衝國殤墓園的基礎上建立“滇西抗戰紀念館”。
1995年,騰衝國殤墓園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騰衝縣國殤墓園制定出了第三期工程規劃,建設了兩幢展覽廳,展出圖片、實物等抗戰資料。
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在忠烈祠旁增設盟軍墓地。
2005年11月,國殤墓園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8年9月14日,實行了對外免費開放。
2009年7月,經雲南省文化廳批准實施了忠烈祠全面維修工程,更換了腐朽的木構件,還按始建風貌,恢復了陣亡將士名錄碑刻及抗日將領、名人題刻等組件,工程於2010年2月竣工。
2011年,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公布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2013年8月,在國殤墓園東側改建滇西抗戰紀念館,館藏抗戰文物8萬餘件。
2014年8月,入選第一批國務院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17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國殤墓園石質文物保護工程立項的函。
騰衝國殤墓園騰衝國殤墓園

建設原因

騰衝國殤墓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遠征軍收復滇西、策應密支那抗日作戰取得勝利之後,為紀念攻克騰衝的第二十集團軍陣亡將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園
1944年夏,為了完成打通中緬公路的戰略計畫,策應密支那駐印軍作戰,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向占據騰衝達兩年之久的侵華日軍發起反攻,經歷大小戰鬥80餘次,於9月14日收復騰衝城,敵酋藏重康美大佐聯隊長及以下6000餘人全部被殲,我軍亦陣亡少將團長李頤覃子斌等將士8000餘人,地方武裝陣亡官兵1000餘人,盟軍(美)陣亡將士19名。

建築布局

國殤墓園整個建築群由紀念廣場、紀念碑、英烈墓冢三個部分構成。以小團坡為起點,在其東北向的中軸線上,建有"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騰衝戰區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紀念堂"及墓園大門。主體建築以中軸對稱、台階遞進形式,由大門經長通道循石級而上至第一台階,再循石級而上,至嵌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級台階擋土牆,沿牆分兩側上至第二台階,建有忠烈祠。忠烈祠上檐下懸蔣中正題“河嶽英靈”匾額;祠堂正門上懸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手書的“忠烈祠”匾額,祠內外立柱懸掛何應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軍、師將領的題聯;走廊兩側有蔣中正簽署的保護國殤墓園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二十集團軍總司令何揆彰的“騰衝會戰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記。祠內正面為孫中山像及遺囑,兩側牆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後為相對高度31米的圓錐形小團坡,自下而上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陣亡官兵骨灰罐,墓園大門一側築有“倭冢”一座,埋日軍屍於其中,並由李根源先生題書刻石名"倭冢",以示侵略者的失敗。紀念塔建於坡頂。坡上蒼松翠柏,青草黃花,相伴著3168座排列整齊、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塊碑石上刻有一位當年攻城陣亡烈士的姓名、籍貫、軍銜、職務等。

陳設展覽

根據2017年8月墓園官網信息顯示,設有2個展廳,展廳面積為650平方米,展出抗戰實物141件, 陳列採用現代博物館的布展理念,聲、光、電相結合。展出的內容分為“驛路商旅翡翠誠”、“救亡的吶喊”、“859個日日夜夜—騰衝抗戰”、“炮火中誕生的大動脈”、“歷史的豐碑”五個部分。共展出版面31版,照片168張,戰鬥序列圖2張,抗戰示意圖9張,被日軍殘酷殺害的民眾統計表1份,浮雕3幅,紀念物3件,抗戰實物139件。
第二展廳的功勳柱上分別列有李頤、葉佩高、 威廉C·麥姆瑞、顧葆裕等12人的生平事跡。第三展廳展出抗戰書畫作品42件。此外園內還新建有長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牆一座、銅雕像10組。

文物典藏

重要文獻
騰衝全縣民眾祭陣亡將士文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
騰衝忠烈祠碑
第二十集團軍騰衝會戰概要
張問德復田島書
騰衝縣務會議通告騰城淪陷經過
李根源告滇西父老書
---
資料來源:
匾聯、石刻、輓詞
二十集團軍騰衝會戰陣亡將士追悼會
騰衝陣亡將士忠烈祠
二十集團軍騰衝會戰陣亡將士追悼會
騰衝戰役陣亡將士靈鑒
二十集團軍奉命凱還
小團坡國殤墓園
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劉召東題詞
騰衝國殤墓園落成歌並序
資料來源:
建築實物
滇西抗戰盟軍陣亡將士紀念碑
滇西抗戰盟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滇西抗戰盟軍陣亡將士紀念碑
遠征軍抗戰陣亡烈士紀念塔:整個小團坡以最上方的紀念塔為中心呈四面八方放射狀排列,以中軸對稱線排列,左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三軍陣亡將士;右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四軍陣亡將士。
遠征軍抗戰陣亡烈士紀念塔遠征軍抗戰陣亡烈士紀念塔
國殤墓園忠烈祠:忠烈祠為仿清祠祀建築,重檐歇山頂,是供奉陣亡將士英靈的殿堂。
國殤墓園忠烈祠國殤墓園忠烈祠
碧血千秋石刻
碧血千秋石刻碧血千秋石刻
騰衝抗戰陣亡將士墓碑群
騰衝抗戰陣亡將士墓碑群騰衝抗戰陣亡將士墓碑群
侵華日軍倭塜
侵華日軍倭塜侵華日軍倭塜
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紀念碑:於2011年9月14日建成。
騰衝國殤墓園
資料來源:

    交通信息

    國殤墓園就在騰衝縣城,遊客到達騰衝縣可打車或租車前往。市內乘坐4路、6路可在國殤墓園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