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下海的人們

《騎馬下海的人們》是英國作家約翰·米靈頓·辛格創作的戲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騎馬下海的人們
  • 外文名稱:Riders to the Sea
  • 創作年代:1904
  • 作者:約翰·米靈頓·辛格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約翰·辛格早期的作品,首演於1904年。該劇是一出獨幕劇場景是阿蘭群島上的一間農舍,劇情有著濃重的悲劇氣氛。女主人公莫爾耶是生活在海島漁村的一位老婦人。她的公公、丈夫和四個兒子都在外出謀生時葬生大海。第五個兒子米凱爾出海捕魚,至今未歸。莫爾耶為此寢食難安,天天去海邊尋找。在冬內格爾撈起了一個溺死者,年輕的牧師送來溺死者的衣物,讓莫爾耶的兩個女兒伽特琳和諾娜辨認。莫爾耶身邊的最後一個兒子巴特利不聽勸阻,執意要外出賣馬,又要渡海。莫爾耶為給他送食物,在井邊等候巴特利,卻看見米凱爾身著新衣新鞋,騎馬跟在巴特利身後。莫爾耶預感到兒子們將遭遇不幸,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裡。果然,諾娜認出死者的衣物確係米凱爾所有。黃昏時,鄰居們抬來了巴特利的屍體。他是被馬匹踢下海去淹死的。莫爾耶欲哭無淚,絕望之餘,她異常平靜地說:“現在他們都去了,大海再也不能奈何我了。”辛格曾在愛爾蘭西部的阿蘭群島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他對島上居民的日常生活十分熟悉,也親眼目睹過漁民被大海吞噬的慘劇。劇本《騎馬下海的人們》就源自這段經歷。這齣悲劇的主題是表現人與大自然的鬥爭。劇作家一方面歌頌了漁民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揭示出大海的強大威力以及人類生存的殘酷性。劇中,辛格成功地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手法,表現出人與自然搏鬥的悲壯場面。劇本的另一個特色在於其極具愛爾蘭本土特色的戲劇語言。辛格深入農村,將廚房裡普通漁村婦女的談吐搬上舞台,他所追求的就是通過平凡的語言,在生活中覓取詩意。《騎馬下海的人們》深受希臘悲劇的影響,構思巧妙,結構完美,是辛格最傑出的悲劇作品,很多批評家甚至把這部作品譽為二十世紀最優秀的獨幕悲劇。

作者簡介

約翰·米靈頓·辛格(John Millington Synge,1871—1909),愛爾蘭劇作家,出生於都柏林近郊的一戶基督教新教家庭,幼年喪父。少年辛格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他既喜愛音樂,也熱衷於博物館學、文學和語言學研究。他曾就讀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音樂理論、古代歷史和愛爾蘭語,並在課餘時間進行詩歌創作。大學畢業後,辛格進入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深造,主修音樂理論,後赴德國和義大利進修音樂。此後,他在法國居住了一段時問,進行詩歌和戲劇創作,同時也寫一些文學評論。1899年,辛格在巴黎遇見葉芝。葉芝發現了他的文學天賦,並鼓勵他創作愛爾蘭題材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