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鎮(駿馬鄉)

駿馬鎮

駿馬鄉一般指本詞條

駿馬鎮,是陝西省鹹陽禮泉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駿馬鎮位地處陝西省禮泉縣城區東南15公里,處在禮泉縣秦都區興平市三地交界地帶,也是禮泉縣的東南大門,東南與秦都區的馬莊鎮、雙照鎮接壤;西南與興平市的店張鎮為鄰。駿馬鎮因故池陽縣,昭陵六駿碑而得名,文化根源深厚,享有“小戲之鄉”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駿馬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陝西省鹹陽市禮泉縣
  • 下轄地區:尚寧村,舊縣村,付官寨,雙佛曹,北莊等
  • 政府駐地尚寧村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3202
  • 地理位置:禮泉縣城區東南15公里
  • 面積:43.99平方千米 
  • 人口:27202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禮泉站禮泉南站鹹陽站、鹹陽秦都站
  • 車牌代碼:陝D
行政區劃,建制沿革,自然環境,人口民族,黨建工作,經濟概況,交通運輸,歷史遺址,著名人物,

行政區劃

建制沿革

駿馬鎮因唐昭陵六駿碑而得名駿馬,六駿馬等傳說源遠流長。
北宋建隆元年(960)禮泉縣遷縣城於舊縣村(今駿馬鎮)。
明嘉靖時期,路井裡、故縣裡。路井裡在縣東15里,管26村,即張禮(張里)、路井、南寧、湫池廟、石婆父、婁范、凹底、楊范、傅官寨、雙佛寺、將軍盧、閻村、王店、馬李(馬里)、翁官寨、晏村、師村、魯店、齊城父、楊官寨、康村、裴旗寨(裴寨)、東西莊頭、鈔里、段家河、北莊村。故縣裡在縣東30里,管13村,即故縣、底趙、吳村、劉魯、大范、小池、朱蒙、趙堡、舊縣、三鄭、紀村、坡底、高村。路井裡、故縣裡管轄的南寧、婁范、傅官寨、雙佛寺、馬李(馬里)、東西莊頭、北莊村、舊縣、三鄭、紀村、坡底和大范等均為今駿馬鎮轄區。
清乾隆年間,把“軍戶”從境內“八里”中劃出。大范村、付官寨劃歸後衛2旗管轄。按當時規定,交納軍糧、王糧、軍賦繇役,這些機構直到清末民初沒有改變。
民國22年(1933)廢止區公所,編查保甲。每區分置鄉鎮,每鄉鎮分設聯保主任及保甲長。當時全縣共設9鄉、6鎮、132保。第三區,道南鄉。第8保,東西莊頭二堡、馬里村、陡家;第9保,傅官寨;第10保,南寧村上下二堡、雙佛寺;第11保,北莊;第13保,盧范村、周家寨、三鄭村。第四區,朱蒙鄉。第1保,大范村;第5保,東紀村、北吳村;第6保,坡底村四堡;第7保,舊縣村八堡。此地區均為今駿馬鎮轄區。
民國27年(1938)全縣廢區制,改鄉鎮制為聯保鎮制。第三區,道南鄉改為道南聯保。第四區,朱蒙鄉改為朱蒙聯保。
民國30年(1941),又將原來10個聯保、5個鎮合併為4鎮、3鄉。大路鄉由道南、道北兩聯保合併。阡東鎮由朱蒙聯保等合併。合併聯保,成立鄉鎮,轄區未變,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5月18日禮泉解放,保甲制隨之廢除,駿馬鎮所屬第1區,城關管轄。區政府設在縣城內,管16鄉,現駿馬鎮所屬基本為當時7鄉和8鄉,7鄉政府設在南寧村,8鄉政府設在付官寨村。
1953年成立了第7區(駿馬)。
1956年元月,撤銷1區(城關)、2區(新時)、3區(阡東)、5區(建陵)、7區(駿馬)。7區被拆分為舊縣鄉(鄉政府設在大范村)部分行政村劃歸西張堡鄉。
1958年11月禮泉縣將原22個鄉鎮合併為9個人民公社,原舊縣鄉和西張堡鄉合併駿馬人民公社,公社駐地位於今尚寧村(原下南寧村)。
1961年禮泉縣恢復縣制,將原9個公社分設為20個人民公社,西張堡鄉從駿馬人民公社拆分出來,成立西張堡人民公社。
1984年底,改駿馬人民公社為駿馬鄉人民政府。
2011年底,駿馬鄉改鄉為鎮。

自然環境

地貌
駿馬鎮位於黃土台原區,海拔450~560米。原面完整,向東南微傾,相形坡降約3%左右。原面上有較多的淺窪地,付官寨窪地等。窪地也是向東微傾,呈東西向展布。窪地邊緣多數是北緩南陡,高差約5~15米。這些窪地,多數是地表暫時性水流侵蝕而成。
土壤
黃土類主要包括黃增、白墡和淤墡土。其特點是:色呈黃棕,質地均一,土壤偏重,疏鬆多孔,滲水透氣,結構較好。但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保水保肥性能較差。整個土體呈黃色和強石灰反應,耕層厚30厘米,下有犁底層10厘米,其下層為黃土母質,該土耕層有機質含量1. 092%,全氮含量0.076%,全磷含量0.147%。
水文
潛水位埋深一般為20~90米。含水層岩性為上中更新統黃土,弱富水區,單位湧水量每小時1~2立方米。潛水位動態主要受降水、渠灌及地下水開採的影響,部分村曾經出現過潛水位處於持續上升狀態,而近年來因開採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承壓水因受潛水越流補給,且水力聯繫較為密切,其水位動態變化規律與潛水基本一致。
地下水因受土壤、岩性的影響,使水中含有相當量的氮,形成肥水(也叫糞水)。本鎮肥水含氮量高,埋藏淺,資源豐富。肥水主要成分是硝態氮,並含少量的磷、鉀元素。多為含氮量較高的三、四級肥水。

人口民族

總人口27202人(2017)。

黨建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大農村基層組織,尤其是自然村合併後黨支部整建工作,在全鎮各基層黨支部當中廣泛開展各項活動,使基層組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增強了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

經濟概況

駿馬鎮經濟有著深厚的發展歷史。從1971年開始,陝西捲菸工業從動亂轉入調整、整頓階段,隨著地域經濟的發展,各地區根據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的精神,競相發展高稅產業,紛紛投資興辦煙廠。駿馬煙廠的創辦以及駿馬牌香菸、駿馬磷肥廠的銷售為駿馬經濟的騰飛開了一個好頭,但因歷史原因80年代末被迫關閉。
堅持“最佳化農業、培育工業、活躍物流、壯大勞務、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的工作思路,農業內部堅持按“穩糧、優果、興畜、擴菜、添特色”的思路,不斷最佳化結構,努力實現“農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解決用水從解決民眾生活用水向生產用水,修路從通村公路向修村內街道”的三大轉變。全鎮經濟實力增強,社會生產總值突破4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6868元,人民民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生活更加殷實。

交通運輸

駿馬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福銀高速、西鹹北環線穿境而過,312國道緊鄰橫貫東西,縣際道路煙店公路魚貫南北;通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鎮內公共運輸便利,鹹陽市9路公交,30路公交都從境內經過,禮泉縣通村公交等。距西安45公里,距鹹陽市15公里,處在西鹹大都市的一小時和半小時經濟圈內,有著良好的發展條件。

歷史遺址

宋、金、元禮泉縣城在今駿馬鎮舊縣村。《長安志·雜制》云:“開寶九年(976)詔建唐太宗廟,去禮泉縣(宋故城)三百二十步,縣令主簿勾當灑掃”。舊縣村南城村西南處尚存一段宋元城牆基,牆殘高2米,厚約8.7米,殘長80米,謂之“走馬城”。原城南門外東西對豎有《昭陵六駿碑》、《唐太宗昭陵圖碑》各一通。廟的位置和史料記載是吻合的,證明即為宋代唐太宗廟舊址。
《大宋新修唐太宗廟碑 》宋開寶六年(973)刻。原存於禮泉縣駿馬鄉舊縣村(宋禮泉縣治)唐太宗廟遺址。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館。螭首,身首高292厘米,下寬103厘米,碑陽刻《大宋新修唐太宗廟銘並序》,李瑩奉敕撰,孫崇望奉敕書,額楷書“大宋新修唐太宗廟碑”,碑文行書,二十三行,行五十字左右不等。
游師雄於元祐四年(1089)主持重刻《昭陵六駿碑》,在太宗陵廟中塑造了六駿像;5年後,又於紹聖元年(1094)刻制了《昭陵圖碑》。
《昭陵六駿碑》原立在禮泉縣舊縣寧家村(太宗廟舊址)南門外,1974年移至昭陵博物館內。通高2.68米,寬0.98米,厚0.28米,龜座圓首,周邊浮雕蟠螭紋,中間圭額陰刻篆書“昭陵六駿”4字。每行2字,由左向右豎讀。碑身長方體,碑面文字分上下兩部分,楷書陰刻。上部為“運判奉議游公題六駿碑”。碑文25行,每行11字,占碑面四分之一,下部為線刻六駿及馬名、贊詩,占碑面四分之三。
《唐太宗昭陵圖碑》原豎於禮泉縣東舊縣村太宗廟(今寧家)內前院,1972年移至昭陵博物館。通高2.68米,寬0.99米,厚0.31米,龜座圓首。碑額橫向刻篆書“唐太宗昭陵圖”。碑身左邊刻“唐太宗昭陵圖”,右刻“肅宗建陵圖”。內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昭陵圖約占碑身面積的五分之四,下部刻宋禮泉縣城至四周鄰縣及昭陵、建陵相距的里程。
《醴泉縣儒學文物記》石碑。這是禮泉縣境內發現最早的與儒學有關的石質“文物清單”。這塊石碑發現於地表以下1米處,清理出後移交昭陵博物館保管。碑為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所立的“醴泉縣儒學文物記”碑上半截,距今已有660年的歷史。碑殘高130厘米,碑首最寬處81厘米,碑身上窄下寬。石碑豎立不久就被毀壞,埋入地下時間較長。該碑正、背兩面均有刻字。正面碑文正書共20行,最多一行殘留17字,內容提及“……子易詩書春秋禮記各一部共五十冊”。背面上有“碑陰”2字,並有數行文字,有殘缺。內容提及“……俸鑄到古銅祭器凡六十三件計銅一百七十四斤又九……一部計五十冊全本”。從上述碑文可看出,這塊“醴泉縣儒學文物記”石碑,記錄了當時禮泉縣與儒學有關的書籍、祭器的清單,填補了以前《禮泉縣誌》中書籍文獻記錄的空白。
1968年,寧家村村民在村西平整土地時曾發現豆綠色冰裂紋圈足瓷碟十多件。碟徑20.2厘米,高5厘米,厚0.5厘米。另發現豆綠色釉下彩雲紋,圓口,鼓腹低圈足甌一件,腹徑10.1厘米,口徑下高8厘米,厚0.4厘米。經鑑定系宋瓷無誤。同年,舊縣村解家農民在修宅基地時,又掘得“元豐通寶”銅錢230公斤。零星出土的錢幣有“皇宋通寶”、“淳化通寶”、“紹聖元寶”、“慶曆重寶”、“熙寧元寶”、“熙寧重寶”、“天佑通寶”、“宣和通寶”等,足以證明宋、金、元禮泉縣城在今駿馬鎮舊縣村。

著名人物

張承栻(1875—1917),男,又名思齊,字敬軒,駿馬鎮北莊村人,自幼天資聰穎。清光緒三十二年,即丙午年(1906)考職乙等,後以教學為業。民國元年(1912),他和張鵬程聯合創辦北莊村“檉啟學堂”(高等國小),擔任校長。
張承栻思想進步,擁護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反對封建專制和軍閥割據,積極參加了于右任先生領導的靖國軍。他以檉啟學堂為據點,吸收進步教師、學生約300人,組織起一支隊伍,隸屬於右任的靖國軍。民國6年(1917)正月初,情況緊急,靖國軍左翼司令曹俊夫從西府率部來醴匯合,但在趙鎮一帶未能與張承栻接上頭,遂率軍北上。待到張承栻率部趕來,曹旅已去。這時,張承栻帶領二三百人到乾縣西營寨聯絡范凝吉(范紫東之兄長)一同起事。本縣縣長陳紹鈞得知情報後,立即報告陳樹藩部之旅長劉世瓏。劉當即派人到西營寨追捕張承栻。正月初六日下午,張承栻被捕後連夜押送到縣。審訊中,張雖被打得遍體鱗傷,牙齒掉落,但卻堅貞不屈,正氣凜然,至死不屈,陳紹鈞無可奈何,遂把張承栻解往西安,不久殺害於西安西華門什字。時年42歲。
姚國俊(1904.5.12—1992)中將。號軌鈞,駿馬鎮傅官寨村人,生於1904年5月12日。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第9期畢業,國民黨起義將領。
1922年,考入陝西第一中學,因受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響,曾參加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25年,經同學張耀明(黃埔1期)介紹,考入黃埔軍校4期,編入步兵科軍官第1團(團長張治中)第9連第1排第1班當班長,曾參與過第二次東征,擔任惠洲城防工作,並給前方護送過彈藥給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實行反共“清黨”運動,姚國俊從上海來到武漢,曾和周益三(黃埔4期同學)等去會見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
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向熱河和長城一帶的中國軍隊大舉進攻。3月,姚國俊率25師參加長城抗戰,在古北口戰鬥中,姚國俊竭智盡力,作出了貢獻。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姚國俊仍擔任關麟征新組建的25軍參謀長,跟隨關麟征參加了平漢路北段的漕河之戰和漳河之戰,抗擊日軍侵略。1938年3月參加台兒莊會戰,7月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1941年初,姚國俊由國民黨第9集團軍參謀長調任52軍第25師師長,擔任雲南南部中越邊境從河口到馬關一帶邊防任務,掩護遠征軍主力在中緬邊境向日軍進攻。
1947年初,張耀明調任南京衛戍司令,姚國俊升任第38軍軍長。1949年4月底,姚國俊因與胡宗南發生矛盾,被調任商洛綏靖區副司令,姚國俊怕發生意外,便離開西安到寶雞,後轉赴漢中去成都。在成都解放前夕,隨裴昌會第7兵團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姚國俊從1954年起,一直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常委,先後任四川省民革委員、顧問和對台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成都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等職。1992年在成都病逝。
靳寶善(1909年—1999年)世界著名放射學家,教育家,忠誠的愛國知識分子。1909年出生在下南寧村(今尚寧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駿馬鎮(駿馬鄉)
193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立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
1949年,他前往美國留學,並在美國潛心學習醫學,並取在放射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94年8月安德生腫瘤中心宣布將放射學終身教授這一很高的榮譽授予靳寶善。
1996年,他向養育過自己的故鄉禮泉縣捐款100萬元人民幣,修建“靳寶善圖書館”。
1997年上海醫科大學建校70周年校慶,他在母校設立了靳寶善放射醫學優秀論文基金獎,同年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成立了“靳寶善圖書室”,他為圖書室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診斷書籍及醫學雜誌,並將自己多年在放射學上的科研資料無私地貢獻了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