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額角蛛(學名:Gnathonarium gibberum)為皿蛛科額角蛛屬的動物。分布於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陝西等地,常見於稻田和草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亞的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駝背額角蛛
- 界:動物界
- 綱:蛛形綱
- 目:蛛形目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拉丁學名:Gnathonarium gibberum Oi, 1960
科:皿蛛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2.40-3.00毫米。背甲赤褐色,眼區後方略微升高,但不形成瘤狀突起。前眼列微後曲,前中眼較小;後眼列前曲,除後中眼分離較遠外,所有各眼幾乎集合為一群。螯肢桔紅色,前方不具尖的瘤突。腹部卵圓形,周圍污黃色。雄蛛:體長2.00-2.40毫米,頭部較寬,眼區後方具一明顯的瘤狀突起,突起的前部生一些灰色短毛。眼區與瘤狀突起之間有一相當深的橫溝。瘤狀突起處向後傾斜面的末端有一大印痕。眼區隆起,眼式與雌蛛同。螯肢前方有一大的尖銳突起,尖端彎向中間,前側面有許多帶毛的小瘤。腹部背面兩側有黑縱帶,腹部腹面也有縱形黑帶。觸肢器的構造與齒螯額角蛛區別在於薄膜部分更近似圓形。卵袋:圓形,白色或淡黃色。表面覆蓋蛛絲緻密,緊貼於卵粒團上。卵粒呈淡黃色,近孵化時呈暗黃色,卵粒團呈圓球形,直徑約3-6毫米。每個卵袋有卵15-50粒。幼蛛:幼蛛蛻皮4次有5個齡期。一齡:體長0.75毫米,眼域寬0.15毫米,頭胸部長0.15毫米,腹部長0.6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0.58、0.55、0.40和0.62毫米。體淡黃色。眼列隱約可見。步足較粗壯,左右平伸。在卵袋內。二齡:體長0.78毫米,眼域寬0.16毫米,頭胸部長0.38毫米,腹部長0.4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0.80、0.75、0.66和0.70毫米。體淡黃褐色,觸肢及步足黃色。前中眼黑色,余白色,前眼列後曲;後列眼平直,前中眼和後側眼互相靠近,排列成“品”字形,前中眼亦相互靠近。從背面觀看不到腹柄。三齡:體長1.13毫米,眼域寬0.18毫米,頭胸部長0.46毫米,腹部長0.67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31、1.26、0.87和1.05毫米。背甲、附肢淡黃色,腹部桔黃色。觸肢和附肢上的毛刺明顯,色較濃。背甲呈圓弧狀突起。四齡:體長1.95毫米,眼域寬0.25毫米,頭胸部長0.87毫米,腹長1.08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46、1.36、1.06和1.26毫米。體桔黃色,體毛黃褐色。眼區後方隆起,呈圓弧形。背甲兩側褐色,腹部前緣兩側多數個體有1對呈腎形的黑褐色斑,與體軸平行。腹末色較深,背中線兩側自腹部末端起至腹部1/2處各有一條呈波浪型黑斑,與前斑幾乎成一條直線。雌蛛生殖厴顯現可見。雄蛛觸肢末端膨大。五齡:體長2.75毫米,眼域寬1.41毫米,頭胸部長1.31毫米,腹長1.44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2.50、2.44、1.73和2.42毫米。體毛黃褐色。頭胸部中央呈圓弧狀突起。雄蛛前額隆峰和眼區後有一裂溝,腹部色較頭胸部濃。腹部前部無斑紋,僅留腹末1對黑斑,腹面兩側各有一大褐色斑,中央有一白色長條。雌蛛生殖厴明顯。雄蛛觸肢末部膨大,色較深。
生物學特性
(1)習性。駝背額角蛛結不規則小網,亦可遊獵。一般活動在地面,亦可在棉株上,在平原或靠近水邊的棉田內發生。自殘習性不強。
(2)歷期:駝背額角蛛各個不同發育階段所經歷的時間隨著代次的不同、溫度的不同而不相同。世代歷期:由於發生世代不同,歷期的長短也不一樣。在湖北省武漢市第一代平均為73.21天;第二代為45.63天;第三代為42.49天;第四代為41.19天;第五代為150天以上。溫度對歷期的影響:在10-32℃溫區內,卵期和幼蛛的發育歷期與溫度呈負相關,即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卵在35℃恆溫條件下,不能孵化。無論在哪種恆溫條件下,雌蛛的發育歷期比雄蛛長1天左右。
(3)幼蛛成活率:在20-30℃溫區內,幼蛛的成活率較高,一般都在90%以上。各種不同恆溫條件下存活率大小的順序是:25℃>28℃>30℃>32℃>20℃。存活率的大小隨著齡期的增長而增高,其中以二齡的成活率較低,四、五齡很少死亡。
(4)年生活史:駝背額角蛛在湖北省武漢市於11月下旬開始在雜草、土縫和冬播作物中越冬,尤其以苕籽田內的數量最多。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在該地區全年可發生5-6個世代。
(5)繁殖性比與產卵:從室內飼養所獲得的成蛛來看,雌蛛多於雄蛛,其雌雄性比為1.23:1。駝背額角蛛的雌蛛交配後一天左右即可產卵,產卵多在夜晚進行。卵多產在土塊下或植物葉片上。雌蛛有護卵習性,護卵時,一般守護在卵袋旁,有時也爬上卵袋,但不久停留,一直守到孵化,在守卵期間仍可取食。產卵量:駝背額角蛛的雌蛛在20-32℃溫區內每頭雌蛛平均可產11個左右卵袋,在35℃恆溫條件下平均只產1個卵袋,在15℃恆溫條件下不產卵。在25-32℃溫區內,卵袋之間所需的時間平均5天左右;20℃恆溫條件下需7天。每個卵袋的平均含卵量17.23粒。在正常的溫度範圍內,單雌一生的產卵量平均在180粒左右。
地理分布
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