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駝峰藤屬
- 拉丁學名:Merrillanthus Chun et Tsia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捩花目
- 科:蘿藦科
- 亞科:馬利筋亞科
- 族:馬利筋族
- 屬:駝峰藤屬
- 分布區域:廣東
特徵描述,相關提示,產地分布,
特徵描述
木質藤本。葉對生,具柄,羽狀脈。多歧聚傘花序腋生,具有長的花序梗;花萼5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輻狀或近輻狀,5裂至中部,裂片略向右覆蓋,未開花時上端向內粘合;副花冠生於合蕊冠上,5裂,肉質,裂片背部隆起,基部增厚,腹面與雄蕊的背部粘生;雄蕊著生於花冠的基部,花絲合生成筒,花葯頂端具有闊卵形的膜片,覆蓋著柱頭;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頂端通過花粉塊柄與著粉腺連結;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柱頭盤狀,基部五稜。蓇葖單生,紡錘形;種子卵圓形,扁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皮質厚;胚比種子短;子葉扁平,圓形;胚根短,生在上端。
纏繞藤本;葉對生,卵狀心形;花淡黃色,組成多歧的聚傘花序;萼5裂,裡面有腺體;花冠輻狀,5裂至中部,裂片略向右覆蓋,未開時上端向內粘合;副花冠鱗片狀,5,肉質,背部隆起,基部增厚,腹面與雄蕊的背部合生;雄蕊著生於花冠的基部,花絲合生成筒,花葯頂端具有闊卵形的膜片,蓋著柱頭;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雌蕊由2個離生心皮組成,長橢圓形,有胚珠多顆,柱頭平壓狀,5角形;蓇葖單個,近紡錘形,平滑;種子扁平,頂端有白色絹質種毛。
相關提示
本屬發表時曾與徐長卿屬Pycnostelma Bunge ex Decne. 作親緣關係相比,後者現已歸併在鵝絨藤屬Cynanchum L.。現經我們再作詳細的研究,發現本屬與印度產的Iphisia Wight et Arn.(Iphisia multiflora Wight et Arn=Tylophora iphisia Decne.)較相近似,不同之處在於本屬的花冠裂片的端部互相粘合,花粉塊柄斜行上升而且花粉塊完全倒垂。我們解剖了印度產的標本E. H. Wilson s. n., R. D. Austead s. n.暨參考了R. Wight及K. Schumann的圖,認為Iphisia Wight et Arn. 這個屬實有恢復的必要。它和真正的娃兒藤屬Tylophora R. Br.是有區別的,前者的花粉塊柄先橫平,次上升,後斜下,關於這點各家研究繪圖均是相同的。至於副花冠裂片卵圓狀三角形,其頂端幾乎達到膜質藥隔的基部。蓇葖僅一個成熟等也與娃兒藤屬很不同。娃兒藤屬的花粉塊柄是平展的;副花冠裂片僅達到花葯的基部;蓇葖二個均能成熟。
產地分布
1種,我國特產,分布於廣東海南島和高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