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超傑,字常之
- 別名:橄果山主人
- 國籍:華夏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海郡
- 職業:計算機軟體工程師、教師
- 畢業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主要成就:2007年5月參建東莞志願者合唱團
2007年12月創建東莞漢服社
2009年7月參與組建東莞古琴協會 - 信仰:法家思想為主,兼信墨、儒
- 宗教:無
- 語言:粵語、國語
- 偶像:秦始皇
與東莞志願者,馮超傑與漢服、傳統文化,馮超傑的報導,上門維修電腦 也穿長袍上陣,馮超傑和他的漢服復興夢,東莞街頭有群“漢服哥”,不愛時裝愛古裝常著漢服玩穿越,身穿漢服去追“夢”,
與東莞志願者
1998年在校期間,第一次參加志願者的活動,每月為智障兒童學校清潔衛生。並一直堅持到畢業。
2002年畢業到東莞工作,曾給自己定下“每年做三件好事”的規則,並努力去做……
2007年初加入東莞市志願者協會。
2007年中參與組建東莞市志願者合唱團,任宣傳組長,後任副團長。
2008年多次帶團到各鎮區,寮步、常平、石碣等鎮區義演。以及參與各類的社會公益事業。
2008年,參與了由東莞時報組織的東莞“汶川大地震”救災義演募捐活動。與志願者合唱團一起,到多個鎮區義演募捐。
2009年參與組織東莞市志願者協會的“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音樂紀念晚會。
馮超傑與漢服、傳統文化
2001年了解了傳統服飾--漢服。
2005年認識了漢網,開始熱愛漢服。
2006年通過廣州的同袍,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件漢服。
2007年在志願者團隊中宣傳漢服,志願者朋友“雄雄”很感動,請人製作一件漢服相贈。
2007年12月2日,馮超傑與“玖伍貳柒”“淚零”“珍珍”“中華舊夢”共五人,創建東莞漢服社。並在廣深兩地同袍的支持下,舉行了第一次漢服活動。
2008年與同袍舉行了多次漢服活動,其中,七夕活動得到了東莞電視台報導,中秋拜月活動也得到了羊城晚報與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並加入東莞陽光網。12月,組織了大型的拜祭袁崇煥的漢服活動。東莞多家媒體均有報導。
2010年仍舊在傳統節日的漢服活動之外,在1月參加了東莞文聯的新年晚會。7月的東莞可園,舉了珠三角地區,第一次漢服社團大聯誼活動。12月第二次崖山憑弔活動。影響深遠。
2011年三月三,舉行了莞深惠三地的漢服聯誼活動。5月,參加了首屆可園文化節。12月第三次崖山活動。
2012年,5月參加第二屆可園文化節,12月舉行了東莞漢服社五周年紀念活動。此活動成為東莞漢服社成立以來最多人數的一次。
2013年,馮超傑代表東莞漢服社參加福州漢服文化節。重陽節活動,使東莞漢服社的旗幟在“東莞第一峰”上飄揚。
馮超傑的報導
上門維修電腦 也穿長袍上陣
穿著長袍去乘坐公共汽車
另類人
東莞有位愛穿長袍的年輕人馮超傑:在家裡他穿著長袍,上班幹活時也穿著,出門上街也照穿不誤,並不管別人是否有異樣的目光。
“開始時,媽媽說我穿得傻;爸爸說我穿得不像樣;姑姐說我穿得像個少數民族樣,唉,其實剛好相反,我穿的是漢服啊!”馮超傑說,走在東莞的大街上,許多人以為他是在拍戲,最惱火的是被別人誤以為是韓服、和服,“真想站在街上高喊一聲:我穿的是漢服”!
不過,有一次,有人驚訝道:你穿的是漢服啊!他覺得很欣慰,終於發現也有人認識這種服裝。漸漸地,在親人朋友同事眼裡,他穿漢服是很自然的事了,因為大家不僅知道他愛穿漢服,還都知道那是他喜愛漢文化的緣故。
一年四季都穿漢服
認識這位年輕人是在東莞漢文化群的一次聚會上,當時他正和幾位“同袍”(記者註:漢文化群里大家互稱)在爭論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較快的話是否還會出現鴉片戰爭。
漢文化群是QQ群中熱衷漢文化的一群人,他們常在網上熱議漢服、漢禮儀等漢文化。14日上午,馮超傑打來電話告訴記者,他的第三件漢服從長沙寄到東莞了。“以前做的兩件漢服長袍都不是夏裝”,因此,雖然平常喜穿長袍的他,夏天時也就只好放棄了。“沒辦法,真正的漢服在街上難以買到,近年市面上賣的仿古裝大多是根據清代服飾改良過來的,並非漢服”。馮超傑告訴記者,裁縫師傅也不知道漢服究竟啥樣,只好上網求助於那些既懂漢服式樣又懂得剪裁的“同袍”,寄來的這件是請長沙網友按照唐朝襴衫式樣設計的夏裝。馮很高興一年四季都有漢服穿了。
馮超傑是廣東清遠人,畢業後來東莞已有六個年頭,如今在一家電腦行做上門維修服務。“前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漢服。當時,花了兩天時間和一位網友跑到廣州中大布匹市場選布料,因為當時大家對漢服的了解都是‘半桶水’,所以搞了半天才選好布料,朋友幫我剪裁成衣,這件衣服至今仍常穿著”。馮超傑說起他的漢服就來神:“第二件漢服自己親手做,根據明朝服裝樣式設計並改良”,馮覺得古人的長袍下擺不夠寬大,走起路來步子邁不開,而他常要上門為客戶服務,“走得慢了趕乘公共汽車就不太方便,所以將下擺改寬了”。
將漢文化融進生活中
不少漢服愛好者擁有數百上千元一套的豪華漢服,卻僅是為了聚會或拍照時穿穿。馮超傑的漢服卻只花了100來元,且以實用為主。
看古裝戲,演員穿的古裝大多為“交領右衽、寬袍大袖”,那么,天天穿著漢服,會不會礙手礙腳影響到工作呢?“漢服不一定都是寬袍大袖,也有中袖、窄袖。這兩種袖子一般不會影響工作,必要時還可以挽起來”,馮超傑除了自己將下擺改寬,做的長袍都是窄袖。另外,古人的服裝是沒有口袋的,他便在長袍的兩個大袖子內側各加縫了一個口袋,“可以放手機,放錢包,也可以學古人帶把摺扇呢”,一位“同袍”打趣說,馮設計的新漢服可以申報專利了。
緣何喜歡上穿漢服呢?馮自認讀中學時就是位歷史迷,也特別喜歡古典文學。當他出來工作接觸到漢文化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馮說:“大家都說喜歡漢文化,但是,總得有個表達的形式,穿漢服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每個人都比較容易做到。”因此,他選擇了通過穿漢服將漢文化融進生活當中,“久而久之,進而對唐詩宋詞等國學乃至整箇中華民族文化都特別感興趣,遇到問題就會自己去圖書館、書店找書來看、去學習。”
馮超傑和他的漢服復興夢
東莞時報2009年8月7日星期五 本報記者 榮建華
人物名片
姓名:馮超傑
年齡:29歲
關注理由:他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但卻異常喜歡歷史。他與他的“漢友”在東莞推廣漢服,並組織與漢服文化有關的活動,掀起了一場漢服復興運動。
雨歇,風和。
衣袂飄飄,舉步若仙。
昨日,橄果山主人,一藍色襴衫,飄然而行。此前的雨驟風狂,如過眼雲煙。
橄果山主人只是號,他名叫馮超傑。朋友更多稱他橄果。他今年29歲,是一名軟體維護工程師,但他的愛好卻是“兩個凡是”:凡是與中國歷史有關的,我都喜歡;凡是與中國歷史無關的,我都不喜歡。
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滿清入關,強令漢人剃髮易服,發展了近4000年的漢服灰飛煙滅。至今日,絕大多數中國人,只知滿清服裝西化而來的“唐裝”、“旗袍”,卻不知有漢服,馮超傑很生氣。他有的不僅是對漢服的愛好,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執著。他將“復興漢服文化是80後一代的使命”掛在嘴邊。他與“漢友”一起,建立了東莞的漢服論壇,將東莞漢服愛好者,齊聚在一起 。
馮超傑是理科生,卻以古代讀書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撫琴、寫古詩、畫畫、品簫、吹笛、下圍棋……而著漢服當街行走,以古禮祭拜袁崇煥等,則實實在在地在東莞掀起了一股漢服熱。
罷了,且聽他說。
首件漢服造了一個月
馮超傑對傳統文化的嚮往,自年幼時,便已根種。
他老家清遠。爺爺是有名的中醫,待百年之後,留下一櫃醫書。紙頁泛黃,線裝古本。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孩子,竟生生背起了那些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更勿論其中夾雜著大量名詞。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中學代數老師的父親給兒子灌輸著這樣的理念。孩子想,今天不懂,也許以後就懂了。雖然最後也沒做成醫生,但醫書卻背了個七七八八,有了對傳統文化的開蒙。
2001年,馮超傑讀到《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得知世上還有陪伴了華夏民族近4000年的漢服。感慨,“豈曰無衣”。隨後,他混跡於各類漢服網站,成為正兒八經的“漢友”。
2006年初,馮超傑從東莞前赴廣州,與一“漢友”前往中大服裝布料市場。兩個大男人,花了一天時間,買下布料。然後,馮超傑請那位廣州“漢友”,用微型縫紉機,花了月余,製作了一件直裾(流行於秦漢時期,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學習於此款),這也是馮超傑的第一件漢服。
那時,整個東莞,還沒有浮在水面上的漢服愛好者。
和“漢友”著裝組織活動
2006年,馮超傑聽聞,東莞還有一“漢友”。他遂在本地論壇上尋找,終如願。卻也是一個80後男孩,網名“玖伍貳柒”。到2007年8月,又找著一位網名為“中華舊夢”的東莞“漢友”。
三人努力之下,遂有了東莞的漢服論壇。
隨後,發帖徵友,群英薈萃。初期也不過是聊天,待隊伍擴大之後,他們開始在傳統節日,身著漢服,組織與漢族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2007年12月22日,東莞6名“漢友”,連同廣州、佛山趕來的10名“漢友”,前赴袁崇煥廟。馮超傑寫了一篇長長的祭文,在主祭的誦讀聲里,以古禮進行祭拜。
此後,凡有傳統節日,馮超傑等必組織活動。他們著漢服,坦坦然,行走於現代都市。農曆三月上巳節去植物園郊遊,端午節去看龍舟,七夕節拜牛郎織女,中秋節拜月,重陽節登高插茱萸……
原本已有相當書法、繪畫、圍棋等功底的馮超傑,開始學起古琴、古禮,言行之間,一如古代士子。
到2008年,東莞的“漢友”已有100餘人。但這時,說話的多,願意走出來的仍然少。每次活動有10人參加,馮超傑便拊掌大笑。到了去年冬至日,馮超傑組織了50多人祭拜袁崇煥,此事被本報等媒體強勢報導後,東莞“漢友”激增。
如今,東莞漢服交流群的人數飆至230人,每次活動,至少有20人報名。“相當多的人,並不了解漢服,還只是圖個新鮮有趣。”馮超傑感嘆。 但這終究是一個好的開始。
對話
漢服製作 自己設計的經濟又實惠
東莞時報:你有幾套漢服,怎么來的?
馮超傑:我一共有三套。我以前是畫國畫的,現在在畫油畫。我先畫個漢服圖來,根據古書上所說,自己設計,把畫好的圖,拿去找裁縫店。但他們看了,要么說難做,要么說沒空,我只能找“漢友”們幫忙做。現在拍圖穿的這張,是第三件,我在網上,認識一個湖南的女孩子。她說她能做,我就拜託她幫我做了件,其實是她媽做的。最後也只收了150塊,算是材料工本費,很便宜。
東莞時報:買不到嗎?其他漢服愛好者,也都是自己做漢服嗎?
馮超傑:買也能買到。大多數“漢友”都是到網上買的。但很多是把和服改了一下,充作漢服。最近企石一個“漢友”就這么上當了。另外,網上賣的漢服太貴,一般四百塊錢以上;二來,樣式太樸素,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像勞動人民服裝。我還是覺得,漢服要讓大家喜歡,要走公子哥和千金小姐的路線,布料、顏色等等,都要好看。
東莞時報:對唐裝、旗袍怎么看。
馮超傑:旗袍追求曲線美,是一種西式思維的中國化。漢服追求含蓄美,一種傳統思維的現代化。我不喜歡這兩樣,但覺得你穿旗袍、唐裝也無所謂。不過“漢友”內部也有偏激的。有次我們搞活動,有女孩子穿旗袍來了。我把活動照片發到了外面一個漢服論壇上。很多人批評我,說我不該允許穿旗袍,就把我ID封了。不過在東莞漢服愛好者圈子裡,我們幾個發起人都比較開明,倒沒這么偏激。
外界質疑 前兩年有點多現在少了
東莞時報:你會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漢服嗎?
馮超傑:會啊。秋冬的時候穿得多。我有時候上班,或者上街,會直接穿漢服。有一次,我還穿著它,去見客戶。
東莞時報:路人應該會表示驚異吧?
馮超傑:反應很大的。因為大部分人都沒見過漢服。不斷有人盯著你,還有很多人來問,你穿的是和服嗎?這很悲哀,和服本身就是漢服傳到日本後,演化而成的。
東莞時報:有沒有非議?
馮超傑:有啊。前兩年,大家都不知道漢服的時候,很多網友上來說漢服如何不好,如何拘束不舒服。還說我們是群打工仔,人家歷史學教授都沒有能力復興漢服文化,你們憑什麼,有什麼能力來復興漢服文化。有個網友,偶然在車站碰見我穿漢服,他回來就到漢服論壇上,說我穿漢服的形象很猥瑣。我們幾個斑竹,跟他辯論了好些天。
東莞時報:你是版主啊,這種人身攻擊的帖子為什麼不刪呢?
馮超傑:我堅決反對刪帖。爭辯沒有什麼可怕的,越爭辯,能讓更多人了解漢服。他們只是不了解漢服才會那么想。像現在,這樣的聲音就少很多了。
推動復興 希望漢服受更多人認可
東莞時報:你們的活動,僅僅是漢服呢,還是有其他傳統文化的東西?
馮超傑:沒有文化內涵的漢服展示,頂多是一場服裝走秀。沒有外在形式的文化活動,最多是一番高談闊論。我們會研究古代禮節,玩投壺、喝黃酒等傳統文化活動。漢服活動只是傳統文化的外在表現。
東莞時報:七夕節有沒有“漢友”湊成一對?
馮超傑:我們不搞那些為發展情侶的交友活動,還是圍繞傳統文化。今年七夕節馬上要來了,就有交友網站找到我們,給我拒絕了,這樣會讓活動失去本來的意義。不搞交友,至少我們是60分。
東莞時報:你對漢服不只是興趣,倒是有使命感,對嗎?
馮超傑:沒錯。我覺得復興傳統漢文化,是我們80後這一代的使命。自滿清以後,漢服就已經消亡了。民國時,國內不統一,無法復興。而文化大革命,徹底將傳統文化給摧毀了。文革之後就是我們80後。如果我們再不復興,那么,我們下一代,他們對於傳統漢文化的東西,能知道多少呢?
東莞時報:有多少信心?復興到哪一種程度?
馮超傑:我很有信心。漢服也是這兩年才走回人們的視線。大家對漢服不了解,以為不方便。其實它款式很多,而且我們可以改良,和現代審美結合起來。既具有漢服的特點,平時穿著上街也行。只要中國人以後能對待漢服,至少在節日時能穿上就很好了。
東莞街頭有群“漢服哥”
大洋新聞 時間: 2010-07-06 來源: 信息時報 作者: 王汨
7月18日,如果你在東莞街上看到一群身穿漢服的年輕人,請不要驚奇。因為珠三角漢服同袍交流活動將於這一天在東莞市西城樓、騎樓、可園等地舉行,屆時將有東莞漢服社、廣州、深圳、惠州等100餘位珠三角漢服同袍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活動發起者之一東莞漢服社組織者馮超傑介紹,這是漢服社成立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活動,將談論漢服復興的思路,以及未來漢服活動的發展方向等。
“提到漢服,有的人存在誤區,以為漢服就是漢朝的服飾。其實漢服是指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由於東莞的漢服店很少,一些漢服愛好者只能在網上購買合適的漢服,馮超傑就萌發了自己學習漢服剪裁和製作的念頭。“最早我是利用業餘時間泡圖書館查資料,還專門借了沈從文《中國服飾史》來看,後來買布自己進行製作,截止目前我已經做了4套漢服,在不同的場合穿著。現在我們漢服社也是提倡自己製作漢服,通過熟手教新手進行製作。”
馮超傑目前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但他自讀書時就對中國文化十分痴迷,喜愛漢服也已有多年,如今漢服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告訴記者,“東莞漢服愛好者最初是在一個叫漢網的網站論壇認識的,最初主要是討論如何復興漢文化,最後決定採取實際行動,即用穿漢服的形式推廣漢文化。”
2007年冬至前後,東莞漢服社舉行了首次漢服聚會——身著漢服來到東莞石碣鎮袁崇煥紀念園祭拜了民族英雄袁崇煥;2008年12月,漢服社再次組織了一次40多人的漢服活動祭拜袁崇煥,不久漢服社發展壯大到100多人。之後,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他們就會自發聚集舉行活動。“我們會特意穿著漢服逛街、坐公車、游公園,增加大家對漢服的認識,漢服不是我的漢服,而是咱中國人的漢服。”馮超傑說。
不愛時裝愛古裝常著漢服玩穿越
南方都市報2011-9-30
東城市場的街頭,一個身穿灰色麻布漢服,踩著木屐的青年男子,引起行人側目。乍看像壽司店的打扮,可仔細一打量更像課本上的古人,最近看多了《步步驚心》的人,也許要懷疑自己目睹穿越了。其實,這位男子是一位漢服發燒友,他是來自清遠的80後馮超傑,還試過穿著更誇張的官服去美宜佳買東西。
身著古裝去購物
馮超傑指著一套漢服說這叫“直裾”,是先秦、漢朝的時候是普通的禮服,一般人走親訪友可以穿這個,他所穿的那件腰帶還打了一個結。據他介紹,這是宋朝時候才演變出來的,之前都只是玉帶一條,或者打一個扣子。
上千年前的普通衣服,在今日的街頭卻讓人驚詫不已。對此,馮超傑已經習以為常。他熱愛漢服文化,是受到他老爸的影響。他父親是一個私塾里讀著《三字經》長大的老學究,但也會覺得他在今時今日如此打扮太“不三不四”,甚至過年回家的時候不願走在兒子身邊。
但是他仍然痴迷地研究古漢服:“2001年A PE C會議上,大家因為各國領導人穿唐裝,於是接受了這種服飾;其實唐裝只代表了清朝的服裝文化,中華5000多年的服飾文化應該只有漢服才能代表,所以我並不覺得自己怪異。”
與唐裝不同的是,漢服現在還沒有成為普通的休閒服裝被人們所接受,所以要穿漢服沒得賣,只能自己做。馮超傑2005年曾經讓一個朋友幫忙做過一件漢服。他從柜子里拿出一套藍色的大袍,袖子和領角都是鮮明的白色,外行人一看就覺得就電視上常見的差不多。但是馮超傑就能挑出骨頭來:“這個腰帶做得不好,怎么可能從中間穿一個洞系起來呢?不嚴謹。”
1980年出生的馮超傑小時候從沒染指女工,那時候居然為了改正這件衣服,而操起了針線活,全部針腳都返工過。雖然後來還不太滿意,但他還是穿了自己擁有的第一件漢服去樓下每一家買東西,他至今記得售貨員驚異地問了一句:“剛拍戲回來嗎?”
目標:把漢服日常化
不過馮超傑的理想可不是只把漢服當成奇裝異服來奪人眼球,他想通過召集發燒友,將漢服文化像唐裝一樣推向市場。2006年,他專門買了一個縫紉機製作漢服,可惜粗手大腳的他做完第一件衣服,就把縫紉機給用壞了。
“那個針眼打下去方向不聽使喚呀。”馮超傑關門閉戶一周,才把一件淺色的中衣裁成功了。這種所謂的中衣,就是古人的內衣,多熱的夏天都要穿一件在內,有的人也會穿肚兜。這些知識都是他翻閱《禮記》以及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獲知的。
因為具備這些知識,馮超傑一看電視上的古裝劇,就能火眼金睛指出演員服飾不合情理的地方。
“例如我這件官服,在電視上也見過,在明朝以前普通人可以穿,明朝之後只有縣丞,也就是相當於副縣長的人才可以穿。可是電視上有時候就亂套了。”通過自己動手做衣服,馮超傑開始領會古人的智慧,例如衣服中間都有一條中縫,這樣可以使裁下來的邊角料更少,“很多細節就體現了古人的科學之處。”
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跟無線電和電腦打交道的技術員,經過幾年的發展,也有各行各業的發燒友一起集結成社團,現在成立了漢服協會,幾乎每個月都要舉行活動。
“中秋已經舉行過拜月活動,重陽我們準備在銀瓶嘴登高,等到冬至的時候再搞一個大型的活動。”馮超傑希望,通過這些發燒友的推廣,漢服終有一天能夠像唐裝、旗袍一樣登堂入室,成為現代人的社交禮服。(采寫:南都記者 楊洋攝影:南都記者 陳奕啟)
身穿漢服去追“夢”
2013-04-15 09:14:00 來源: 南方日報(廣州)
龔名揚 攝
昨日,一群穿著古裝衣裳年輕人出現在東莞市道滘鎮的粵暉園,引來遊客圍觀。這不是在拍戲,他們穿著的也不是和服和韓服,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這些身著漢服的年輕人並不是要單純地遊玩,而是嘗試過一個已經消失多年、只在史書中有記載的節日上巳節。
他們中既有東莞本地人,也有新莞人。出於對漢服的喜愛,他們加入了一個名為東莞漢服社的社團。
5年多來,為了在東莞推廣漢服,社長馮超傑克服了很多困難,也承受了很大壓力。如果說在東莞每個人都有一個“東莞夢”,那么對於執拗的新莞人馮超傑來說,他的夢與漢服密不可分。
失傳的節日和失傳的服飾
昨日,正在讀高一的傾弦很是興奮,他的心情就像東莞人久別重逢的陽光一般明媚這名高中生穿上了自己的第一套漢服,與東莞的數十名漢服愛好者一起,到粵暉園過了一次上巳節。
這個節日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非常陌生。據了解,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而讓傾弦有點鬱悶的是,給他做衣服的裁縫由於從來沒有做過漢服,便按照自己的想像改了一下。“漢服真的很好看,可惜我的第一件被做砸了,看起來像戲服。”他指著那些被改得不倫不類的地方,紅著臉說。
在這些漢服愛好者中,有兩名穿著漢服的小朋友很是惹人喜愛,他們的母親叫小喬,是東莞漢服社的成員,很多成員的漢服均出自她之手。小喬做了好幾套親子裝,她覺得這樣會比較和諧,“我想從小就培養‘漢二代’。”
這次活動的組織者馮超傑在人群中忙前忙後,讓社員們簽到並互相認識。待人齊後,這群身穿漢服的年輕人便開始遊園踏青,在這座仿古的園林內的亭台樓榭中穿行。在經過園內的孔廟時,他們站成五排,雙手交疊,三鞠躬,以漢禮拜孔子。中午,他們在樹蔭底下,邊喝紹興黃酒邊用餐,有人撫琴,有人吹古簫。下午,有的社員在園內遊船,也有的選擇在園內自由地拍照……
為了方便上班族參加,組織方把時間改成了三月初五的周日,而且他們過上巳節的形式與資料記載的相差甚遠,當年的很多風俗今天都已經難以複製這個節日消失的時間,甚至要比漢服更久。至於失傳了多年的漢服在東莞重新出現,要追溯到2006年。
“線上生成”的東莞漢服社
東莞漢服社QQ群人數已經超過500人,平時參與活動的積極分子有50多人,這是五六年前的馮超傑所不敢想像的。如今,他仍然記得當年四顧無人時的孤獨:“以前來參加活動的人超過5個,我就心滿意足了。”
馮超傑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了東莞工作。他自小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很有興趣,2006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縫製了一套流行於秦漢時期的直裾,以“豈曰無衣”為網名的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漢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漢服有了,但“同袍”(漢服愛好者常以此互稱)安在?就在同一年,馮超傑偶然得知東莞還有另一位漢服愛好者,在本地論壇幾度尋找,他終於用QQ與對方聯繫上了,他的網名為“玖伍貳柒”。後來,他們一起在網上建起了“東莞漢服論壇”,廣發“英雄帖”,尋找同道人。
藉助網際網路,馮超傑與玖伍貳柒找到了一些本地的同袍,也與其他城市的同袍建立了聯繫。2007年的冬至,東莞本地的同袍與從廣州、佛山、深圳趕來的同袍一行十數人,一同前往袁崇煥廟按古禮進行祭拜,東莞漢服社也宣告成立。
雖然與大城市的漢服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東莞漢服社這一路走來,殊屬不易。馮超傑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有著旁觀者無法理解的辛酸。
“我喜歡喝苦茶。而漢服,可能是我喝過的最苦的一杯。”
承客群叛親離的壓力
馮超傑家住東城,在電腦公司上班,負責電腦和網路的維護工作。有時他會穿著漢服去修電腦,“客戶一般會感覺新奇,不怎么反對。”他的老闆曾經反對過,但後來馮超傑搬出一堆道理,把老闆說服了。
讓他鬱悶的是,當穿著漢服穿行在他家附近的社區時,一些已經熟絡的街坊總是語重深長地“教育”他。
“他們勸我說,‘後生仔,唔好咁另類、咁偏激’,有時也有人問我是不是拍戲。”馮超傑無奈地說。
不止是街坊,他的家人和親戚也對他的“怪異行為”極力反對。與家人的不理解相比,他更為焦慮的是東莞漢服社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層次無法提升的焦慮
“有時候有人質疑我們怎么穿古裝又戴眼鏡?但事實上明朝時候就有眼鏡了,”他說,“也有人說我們的穿著有問題,與歷史不符,但這些人對漢服多半沒什麼研究。”
馮超傑每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按捺不住要和對方爭辯甚至是對罵,黑臉曹操’我沒少當。”
令他欣慰的是,這幾年隨著大家對漢服的了解逐漸增多,類似的情況正逐漸減少。而當外部的壓力減弱時,內部的問題就開始凸顯了。
“漢服社成立已經5年多了,但這幾年來一直在同一個水平層面上徘徊,沒有什麼進步。”馮超傑對此有點苦惱。雖然是社長,但他平時畢竟還要工作,對於社團活動的組織也不可能過多兼顧。此外,由於東莞漢服社的社員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大多是普工、白領、學生、個體戶和中國小老師等,雖然積極,但思想層面與理論知識水平都不高。而要組織培訓,場地和時間又有較大限制,“有時上完課,他們回工廠加兩天班又都忘了。”
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社員通過培訓和學習成為了漢服社的骨幹,但他們不一定會長留東莞,人員流動性大是制約漢服社成員素質提升的致命因素:“有時候花大力氣去培養一些骨幹,但用不著兩年他就離開東莞了,於是我們又要從頭再來。”
一場執拗者的“復興夢”
2009年8月,馮超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復興”:“我覺得復興傳統漢文化,是我們“80後”這一代的使命。如果我們再不復興,那么我們的下一代對於傳統漢文化的東西能知道多少呢?”
三年半後的今天,對於復興漢服,他的信念依然堅定。而且,對於“復興”一詞,他有了新的解讀。
“我認為現在漢服是‘復而未興’。‘復’,是指和幾年前相比,漢服已經重新回歸公眾視野,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漢服才是漢人獨有的傳統服飾。而‘未興’,則是因為接受漢服的人還是太少。”他說。
現在,他打算多發展一些在工作穩定、已經在東莞安家的社員,從而減低成員的流動性。今年,他打算將東莞漢服社註冊為正式的社團,通過募捐等多種方式籌集經費,並學習上海漢未央和廣州漢服協會等比較成功的漢服團體,著力提升社團的活動質量。
在採訪中,馮超傑對記者講述了最近的一次經歷。有一天,他從老家清遠騎車回東莞,在騎了三十多公里時,天降暴雨,他只能在路邊的茅屋下避雨。他有想過回頭,有想過半途而廢,卻不甘心。最終,他騎了14個小時,總算回到了東莞。
他們中既有東莞本地人,也有新莞人。出於對漢服的喜愛,他們加入了一個名為東莞漢服社的社團。
5年多來,為了在東莞推廣漢服,社長馮超傑克服了很多困難,也承受了很大壓力。如果說在東莞每個人都有一個“東莞夢”,那么對於執拗的新莞人馮超傑來說,他的夢與漢服密不可分。
失傳的節日和失傳的服飾
昨日,正在讀高一的傾弦很是興奮,他的心情就像東莞人久別重逢的陽光一般明媚這名高中生穿上了自己的第一套漢服,與東莞的數十名漢服愛好者一起,到粵暉園過了一次上巳節。
這個節日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非常陌生。據了解,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而讓傾弦有點鬱悶的是,給他做衣服的裁縫由於從來沒有做過漢服,便按照自己的想像改了一下。“漢服真的很好看,可惜我的第一件被做砸了,看起來像戲服。”他指著那些被改得不倫不類的地方,紅著臉說。
在這些漢服愛好者中,有兩名穿著漢服的小朋友很是惹人喜愛,他們的母親叫小喬,是東莞漢服社的成員,很多成員的漢服均出自她之手。小喬做了好幾套親子裝,她覺得這樣會比較和諧,“我想從小就培養‘漢二代’。”
這次活動的組織者馮超傑在人群中忙前忙後,讓社員們簽到並互相認識。待人齊後,這群身穿漢服的年輕人便開始遊園踏青,在這座仿古的園林內的亭台樓榭中穿行。在經過園內的孔廟時,他們站成五排,雙手交疊,三鞠躬,以漢禮拜孔子。中午,他們在樹蔭底下,邊喝紹興黃酒邊用餐,有人撫琴,有人吹古簫。下午,有的社員在園內遊船,也有的選擇在園內自由地拍照……
為了方便上班族參加,組織方把時間改成了三月初五的周日,而且他們過上巳節的形式與資料記載的相差甚遠,當年的很多風俗今天都已經難以複製這個節日消失的時間,甚至要比漢服更久。至於失傳了多年的漢服在東莞重新出現,要追溯到2006年。
“線上生成”的東莞漢服社
東莞漢服社QQ群人數已經超過500人,平時參與活動的積極分子有50多人,這是五六年前的馮超傑所不敢想像的。如今,他仍然記得當年四顧無人時的孤獨:“以前來參加活動的人超過5個,我就心滿意足了。”
馮超傑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了東莞工作。他自小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很有興趣,2006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縫製了一套流行於秦漢時期的直裾,以“豈曰無衣”為網名的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漢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漢服有了,但“同袍”(漢服愛好者常以此互稱)安在?就在同一年,馮超傑偶然得知東莞還有另一位漢服愛好者,在本地論壇幾度尋找,他終於用QQ與對方聯繫上了,他的網名為“玖伍貳柒”。後來,他們一起在網上建起了“東莞漢服論壇”,廣發“英雄帖”,尋找同道人。
藉助網際網路,馮超傑與玖伍貳柒找到了一些本地的同袍,也與其他城市的同袍建立了聯繫。2007年的冬至,東莞本地的同袍與從廣州、佛山、深圳趕來的同袍一行十數人,一同前往袁崇煥廟按古禮進行祭拜,東莞漢服社也宣告成立。
雖然與大城市的漢服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東莞漢服社這一路走來,殊屬不易。馮超傑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有著旁觀者無法理解的辛酸。
“我喜歡喝苦茶。而漢服,可能是我喝過的最苦的一杯。”
承客群叛親離的壓力
馮超傑家住東城,在電腦公司上班,負責電腦和網路的維護工作。有時他會穿著漢服去修電腦,“客戶一般會感覺新奇,不怎么反對。”他的老闆曾經反對過,但後來馮超傑搬出一堆道理,把老闆說服了。
讓他鬱悶的是,當穿著漢服穿行在他家附近的社區時,一些已經熟絡的街坊總是語重深長地“教育”他。
“他們勸我說,‘後生仔,唔好咁另類、咁偏激’,有時也有人問我是不是拍戲。”馮超傑無奈地說。
不止是街坊,他的家人和親戚也對他的“怪異行為”極力反對。與家人的不理解相比,他更為焦慮的是東莞漢服社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層次無法提升的焦慮
“有時候有人質疑我們怎么穿古裝又戴眼鏡?但事實上明朝時候就有眼鏡了,”他說,“也有人說我們的穿著有問題,與歷史不符,但這些人對漢服多半沒什麼研究。”
馮超傑每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按捺不住要和對方爭辯甚至是對罵,黑臉曹操’我沒少當。”
令他欣慰的是,這幾年隨著大家對漢服的了解逐漸增多,類似的情況正逐漸減少。而當外部的壓力減弱時,內部的問題就開始凸顯了。
“漢服社成立已經5年多了,但這幾年來一直在同一個水平層面上徘徊,沒有什麼進步。”馮超傑對此有點苦惱。雖然是社長,但他平時畢竟還要工作,對於社團活動的組織也不可能過多兼顧。此外,由於東莞漢服社的社員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大多是普工、白領、學生、個體戶和中國小老師等,雖然積極,但思想層面與理論知識水平都不高。而要組織培訓,場地和時間又有較大限制,“有時上完課,他們回工廠加兩天班又都忘了。”
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社員通過培訓和學習成為了漢服社的骨幹,但他們不一定會長留東莞,人員流動性大是制約漢服社成員素質提升的致命因素:“有時候花大力氣去培養一些骨幹,但用不著兩年他就離開東莞了,於是我們又要從頭再來。”
一場執拗者的“復興夢”
2009年8月,馮超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復興”:“我覺得復興傳統漢文化,是我們“80後”這一代的使命。如果我們再不復興,那么我們的下一代對於傳統漢文化的東西能知道多少呢?”
三年半後的今天,對於復興漢服,他的信念依然堅定。而且,對於“復興”一詞,他有了新的解讀。
“我認為現在漢服是‘復而未興’。‘復’,是指和幾年前相比,漢服已經重新回歸公眾視野,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漢服才是漢人獨有的傳統服飾。而‘未興’,則是因為接受漢服的人還是太少。”他說。
現在,他打算多發展一些在工作穩定、已經在東莞安家的社員,從而減低成員的流動性。今年,他打算將東莞漢服社註冊為正式的社團,通過募捐等多種方式籌集經費,並學習上海漢未央和廣州漢服協會等比較成功的漢服團體,著力提升社團的活動質量。
在採訪中,馮超傑對記者講述了最近的一次經歷。有一天,他從老家清遠騎車回東莞,在騎了三十多公里時,天降暴雨,他只能在路邊的茅屋下避雨。他有想過回頭,有想過半途而廢,卻不甘心。最終,他騎了14個小時,總算回到了東莞。
“我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只有堅持,才有成功的機會,我不會主動放棄。”他認為,東莞漢服社能夠堅持5年多,與他的性格不無關係。
只是,從清遠騎車回東莞,路雖漫長,但還能看到終點;而他所選擇的另一條路,要走到什麼時候,卻誰也說不準。
馮超傑就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為一場在旁觀者看來虛無縹緲的夢而執拗前行。
策劃:王慧 龔名揚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龔名揚
只是,從清遠騎車回東莞,路雖漫長,但還能看到終點;而他所選擇的另一條路,要走到什麼時候,卻誰也說不準。
馮超傑就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為一場在旁觀者看來虛無縹緲的夢而執拗前行。
策劃:王慧 龔名揚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龔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