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遇難

1948年8月22日,馮玉祥乘輪在黑海海面上失火而遇難。馮玉祥,1882年出生於清軍下級軍官家庭。1902年投袁世凱新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灤州起義。1917年張勛復辟時,率部入京擊潰張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玉祥遇難
  • 外文名:Feng yuxiang killed
  • 時間:1948年8月22日
  • 地點:黑海海面上
  • 原因:乘輪失火而遇難
1948年8月22日 馮玉祥遇難
1948年8月22日,馮玉祥乘輪在黑海海面上失火而遇難。馮玉祥,1882年出生於清軍下級軍官家庭。1902年投袁世凱新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灤州起義。1917年張勛復辟時,率部入京擊潰張部。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被吳佩孚任命為第三軍總司令。10月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政權,並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1月在直奉聯軍的進攻下,通電辭職。不久,去蘇聯考察。8月離蘇回國。9月任國民軍聯國總司令。1928年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長。1930年3月同閻錫山、李宗仁結成反蔣聯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在察哈爾組織抗日同盟軍。1936年1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呼籲停止內戰,實行抗戰。抗戰勝利後,主張和平民主,反對內戰。

1948年8月22日 馮玉祥遇難  1948年8月22日,馮玉祥乘輪在黑海海面上失火而遇難。馮玉祥,1882年出生於清軍下級軍官家庭。1902年投袁世凱新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灤州起義。1917年張勛復辟時,率部入京擊潰張部。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被吳佩孚任命為第三軍總司令。10月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政權,並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1月在直奉聯軍的進攻下,通電辭職。不久,去蘇聯考察。8月離蘇回國。9月任國民軍聯國總司令。1928年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長。1930年3月同閻錫山、李宗仁結成反蔣聯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在察哈爾組織抗日同盟軍。1936年1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呼籲停止內戰,實行抗戰。抗戰勝利後,主張和平民主,反對內戰。
馮玉祥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後來又反對張勛復辟、發動北京政變、參與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去美國考察水利。1948年,為了回響中共號召,參加即將召開的新政協會議,他從美國啟程,乘蘇聯輪船勝利號返回祖國。出人意料的是,在路經蘇聯境內的黑海時,輪船突然起火,馮玉祥當即遇難。
按照當時的邏輯,馮玉祥之死肯定是美國特工或國民黨特務乾的,但由於缺乏證據,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沒想到多年以後,馮玉祥的秘書賴亞力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為破解這個懸案提供了一些線索和思路。
賴亞力本來是潛伏在馮玉祥身邊的共產黨員。當年馮玉祥遇難時,他就在現場,但後來他卻對此事守口如瓶。直到1982年夏天,賴亞力夫婦在青島療養時,才對馮玉祥的小兒子馮洪達及其夫人余華心透露了一點真相。
賴亞力告訴他們:勝利號出事後,蘇聯方面有一個調查報告,說那場大火是“烈性炸藥引起的”。馮洪達問:“為什麼沒有公開這個調查報告呢?”賴回答說:大概是“出於國際和政治上的種種因素考慮吧。”經過一番追問,賴亞力才承認馮玉祥是死於謀殺,而不是意外事故。最後,他對馮洪達夫婦說:“對你們家人和世人來說,這是個很重要的真相。我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告訴你們,是因為看了你們寫的書,我覺得是應該告訴你們的時候了,我的年紀也這么大了,我再不說,你們就永遠不會知道事實真相了。”
為什麼要把謀殺偽裝成是意外事故?為什麼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吐露部分真相?這些問題都為“馮玉祥之死”平添了許多神秘和疑問。
與賴亞力相比,周海嬰的說法雖然是二手材料,但也非常重要。周先生在《我與魯迅的七十年》中說:1948年他從香港回到瀋陽,曾遇上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李“向大家詳細敘述了馮將軍死難的經過,使眾人聽了很感悲痛和疑惑。她本人對這件災禍雖有疑問,為怕影響中蘇關係,只得忍著喪夫之痛,也沒有明確地提出詳細調查的要求。所以大家聽了也都不便表示什麼。”
無論是賴亞力“出於國際和政治上的考慮”,還是李德全害怕“影響中蘇關係”,都說明這位被稱為“基督將軍”、“反戈將軍”的馮玉祥,已經喪失了他的宣傳和表率作用。因此我猜想: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所謂敵國破謀臣亡,才是他遇難的真正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