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橋村

馮橋村

馮橋村是巨野縣營里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鎮東南8里,北距縣城65里;位於縣南邊界,與成武縣田集鎮交境。北臨前店子村、後店子村,東臨肖莊村、馮莊村、侯樓村,南和西南與田集鎮的孫莊村、姚樓村隔老萬福河相望。現在,村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共400戶,1630人。有耕地2000畝,多為黃粘土,以淤性為主,土壤肥沃。主要種植小麥,大蒜、棉花、玉米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馮橋村
  • 外文名稱:fengqiao
  • 別名:馮橋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馮橋村,吳莊村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274927
  • 地理位置:東經116.090349度 北緯35.130332度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1630人
  • 方言:魯西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古石橋 中原武校
  • 機場:菏澤機場,濟寧機場
  • 火車站:巨野站
  • 車牌代碼:魯R
村名由來,傳說和景點,古集風貌,衣食住行變革,古今名人,文化教育,發展中的馮橋,

村名由來

據原來村中心的白衣堂前的石碑記載, 明朝洪武(1368—1399)年間,有王姓人遷此定居,在南面萬福河(今老萬福河)上修了一座橋,遂取村名為王橋。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間,馮氏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很快人財兩旺,便聚資重修萬福河橋,並改村名為馮橋。馮橋村解放初屬巨野縣第九區店子鄉;合作化後先後稱馮橋農業社、馮橋大隊,屬營里鄉、營里公社;現為馮橋行政村。
馮橋村

傳說和景點

白衣堂(白衣觀音、白音奶奶廟)所供為白娘子,不知何人何時為何而修,香火很旺。過年過節時很多村民和部分鄰村村民(不分男女老少),會接連來到堂前燒香、磕頭,有時會跪一大片;不年不節也時而有人默默走進小廟燒香禱告。天大旱時村人常在堂前搭台唱戲,就唱《斷橋》或《白蛇傳》,常常戲沒唱完雨就下來了,把唱戲的、聽戲的淋個透濕,很靈。
村南馮氏所修老石橋是萬福河上少見的青石大橋,估計石料來自羊山。下面的石券全由大青條石砌成,嚴絲合縫光潔如鏡。炎炎夏日熱得喘不上氣來的時候,只要鑽到橋下,不管有水沒水,瞬間就會涼得打哆哆。橋體兩側同樣光潔,並雕繪有大禹治水、白娘子傳說等圖案,還各有一排石雕龍頭以接橋面雨水。正因為這座大石橋,使馮橋村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營里、大謝集和大田集等鄉鎮之間的交通樞紐。1957年春新萬福河開挖,大型卡車和拖拉機常從橋上駛過。那是大部分村民頭一回看見汽車和拖拉機,一街兩行的人瞪眼觀看。可這些大傢伙也是大石橋頭一回面對,受傷不輕。也巧,當年夏秋間老天爺又送來一場幾十年未見的大洪水,大石橋南半段首先倒塌了。之後,橋面幾乎年年斷開,慢慢毀了。現有的大石橋為1965年又重修的。
炮台在村東北角,東海子外沿兒。那兒原是日本鬼子修的炮樓,打跑鬼子拆了炮樓,磚石陸續被人們搬走蓋了房子,就成了炮台。炮台是全村的至高點,站在炮台頂上,能清清楚楚地看見各家院裡的斗架的雞、汪汪叫的狗和在圈裡轉圈的豬;南望清清的河水、莊嚴的大石橋,東面田陵的松柏林、大牌坊也會轉眼間擺在面前。1957年平整土地,組織全村義務勞動從春節後乾到麥前,乾出來幾十畝好地,也就沒了炮台。

古集風貌

解放前的戰亂年代馮橋村四周建有高大的寨牆,有堅實的寨門、吊橋,現在的北海子、東海子、南海子和葫蘆頭坑(海子後來叫坑)等,就是當年寨壕的遺蹟。因為村里富戶較多需求就多,又是交通要道,還相對安全,就慢慢形成了集市。解放初馮橋集市是周邊三大集市之一,且逢二一會(營里逢八,大田集逢七),一月有三個物資交流大會。當時有戲院子、當鋪、糧行、餐館、雜貨店等,分為牲口市、豬羊市、青菜市、布匹市等;馮家的雜貨,王家的香油、醋、高饃、香油果子,劉家的燒餅,張家的羊肉湯,李家的屠宰(剝羊)等都是當時方圓幾十里知名的品牌。村里王姓、馮姓之外的各姓氏,就多是來馮橋集上做生意而留居的,有“二巨野”之說。解放後的馮橋供銷社,是全營里鄉所設四個供銷社之一。

衣食住行變革

高粱。馮橋的夏秋作物曾長期以高粱為主,其次是黃豆、地瓜、棉花等。高粱面加少量豆面蒸成黑面窩窩頭,就產生了俗話,“豆面窩窩就秦椒,越吃越上膘”;可高粱下來後有個把月黃豆下不來,只能吃純高粱面窩窩,叫燙麵窩窩;因為鮮紅如血,又叫“血燙麵窩窩”,很難下嚥,全仗著秦椒“朝肚裡拉(辣)”。小孩大多不吃,只吃地瓜;高粱麵糊凃煮地瓜好喝,小米稀飯煮地瓜就是好飯了。
土棚子。 合作化後開始推廣種玉米,到1958年基本取代高粱。玉米面窩窩頭,不論加不加豆面都比高粱面窩窩頭好吃。可開始不少人卻反對改種玉米,就因為高粱稈(秫秸)是蓋屋子的必備材料。馮橋村除了寨里(白衣堂南北街以西)馮家、李家的磚瓦房和幾幢樓房外,寨外和海子沿兒上全是各家的土棚子屋。這種屋子都是麥秸泥挑牆,好點的有磚石根腳,差點的就是泥牆坐地;梁檁上面鋪一兩層秫秸箔(也有不鋪的,也有鋪葦子箔的),箔上面就是一尺多厚的秫秸,秫秸上鋪一層馱泥草(或草苫子),上面再蓋上尺把厚的泥土,攤平、壓實、泥光,就算蓋成了。這種屋頂,每年雨季前得用麥糠泥細心地泥上一層,以防漏雨。不種高粱後,土棚子屋也就慢慢被淘汰了,繼之以平房、瓦房。這是玉米帶來的變革。1980年後馮橋的夏秋作物又相繼以棉花、大蒜為主。這是個歷史標誌,種田不再是為了自家吃穿用,而是為了交換,啥作物賺錢多就種啥,叫市場經濟。
白饃饃。一塊地想種高粱就不能種麥子,所以合作化以前馮橋種麥較少,成社後開始擴種;到麥茬玉米試種成功,能種麥的地才全種上了;一黃一白,達到一年兩收。然單產雖從一百來斤達到二三百斤,仍不能滿足需要。直到1980年後才迎來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其中有三個條件不應忘記:一是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各家各戶的積極性;二是自1960年代(個別地方是1958年)開始的農業科研活動,有社隊民眾性的,也有各省科研團隊專業性的,到1980年前後終於選育成功了幾個可以大面積推廣的高產優質品種,北方主要是小麥;三是1970年代國中央決定引進13套化肥設備(主要是合成氨和尿素),至1980年前後相繼形成產能。這三個條件湊到一起,使小麥產量一傢伙翻了一番,馮橋的村民就能天天吃白饃了。當然,如今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又帶來了新的嚴重問題,此為後話。
大車和小車。大車就是太平車,據傳始自宋朝,是我國古代工藝最複雜、高超的器具之一。車廂如槽,長約6尺寬約3尺,雙幫4輪,紮實耐用。4個實木車輪,必須用槐、棗等硬木,外圈包著鐵瓦,一名大漢使出吃奶的勁兒也只能搬動一隻車輪。用它朝地里送糞,朝場裡拉莊稼;走親戚,全家不論是4口人還是8口人,都能排排場場地坐車上,老人婦女小孩坐在車廂里;青壯年人坐在車幫上,倆腿在車旁噹啷著。但至少得用兩頭老犍(成年公牛)拉車。小車就是木獨輪車,下面是一隻實木輪,有安鐵瓦的有不安的。上面是用寬窄不同的木條以榫卯扣成的木排;主要是貫通前後的兩根車把,必須是好木頭,要硬、韌、不易扭曲。大車和小車在1958年前逐漸被地排車和膠輪車取代,1980年後就是機械車輛唱主角了。
大棉襖、二棉褲。“大棉襖二棉褲,洋燈皮穿著燈籠褲。”這是1957年前後村裡的基本情景。大棉襖前聳後翹,叫“撅腚襖”;棉褲是大褲腰、大褲襠,兩手抓住一擰疊在一起,再用褲腰帶(由多層破布條縫製)使勁系住;因為大多是一身襖褲過冬,所以較厚,顯得直撅撅的。大襖,很肥大且長及腳脖,比“撅腚襖”薄點,多是黑的,是成年人冬天穿在外面的“禮服”;把大襟朝右一裹,扣住扣子,兩手抓住左右腰間往後一折,再用戰帶(此名也許是古代戰士的遺蹟)紮緊,很有幾分威風。做大襖,需要里表和套棉三新;戰帶要整幅黑布,長一丈五以上,很窮的人家捨不得穿用。當時出現一種人造棉布,又軟又薄,顏色質地都比土棉布漂亮。好趕時髦的年輕人首先穿起來,熱天穿在身上飄飄的,叫“一級風”;冬天穿在身上亮光光的,叫“燈籠褲”。但這種布料不結實,使勁一扯就破了,一般穿不過2年,所以沒幾年就消失了。後起的的確良、的綸、晴綸等化纖布料比棉布還結實。但到1990年後人們又追求純棉衣料了,當然不是過去的土棉布,是精紡棉織品。

古今名人

馮氏分為東西二院,都是富甲一方的鄉紳。由於土地過多/長工也多,所以就在大塊土地附近蓋房供長工住宿,留下了現在的營里新莊、大謝集張橋、成武縣鄧莊及金鄉縣附近的眾多村莊。更有東院鄉紳“馮英遷”在鼎盛時期發行過銀票,叫做“英遷票”,在巨野、成武、金鄉、單縣四縣通用。西院有文舉馮錫傑在濰縣(今濰坊市)居官,官居六品主管教育。
李敬成----解放前李敬成以開明人士身份為掩護,成為中共三縣(巨野、單縣、金鄉)地下聯絡員,為本地的解放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據老人回憶李敬成兒子結婚大擺酒席,前院招待共產黨、後院招待國民黨、東院招待小鬼子和偽軍。幾支水火不容的隊伍在這裡喝酒不發生任何衝突。
馮建賢---參加抗美援朝,後成為新中國首批海軍。
孫世彪---參加了渡江戰役,後有參加抗美援朝,三級軍殘。
姚柏榮---參加抗美援朝,三級軍殘,後任山東省糧食廳主任。
賈守忠---參加抗美援朝。
劉金友---參加了渡江戰役。
劉守文---參加了湖西區游擊大隊。
馮增文---參加了渡江戰役。
馬大娘---老地下黨員,婦救會主任,發展了馮橋村第一批共產黨員。
聶西祿---馮橋武術發起人,為周邊村及本村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

文化教育

 馮橋國小---解放後馮橋村設國小一至三年級文化教育,1951年開始創辦,經過了幾年的流動教學(借用民房等)後在供銷社對面建設了馮橋國小 (1年級—3年級)。1988年中秋在村支書聶瑞海的帶領下馮橋完小在村北竣工落成。有假山、魚塘、六角樓、大操場及各種花草樹木。在首任校長馮昌燕的帶領下先後被評為全縣花園式國小、全縣優秀少先隊、數次評為先進教學單位等一系列的榮譽,2004年因危房合併到前店子國小。

馮橋武校---馮橋村自古以來多習武之士,王昌芳自幼在村里跟隨老人梁廷玉、馮昌環、李成貴三人學習武術,後去菏澤拜大洪拳掌門張廣鵬為師、藝成後回村,於1991年創辦馮橋中原武校國小部,屬寄宿式學校。1995年王昌芳與聶廷華創辦馮橋武校國中部,鼎盛時期武校中國小部總計學員近千人,在多次舉辦的市級武術比賽中獲獎,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代表有:相廣勇現任賴比瑞亞前衛隊總教練,李廣亮現任新加坡武術隊總教練,馮興坤現任特種兵多次參加國際維和,聶元濤現任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機長。2005年國家中國小實行兩免一補,馮橋武校被迫轉型為“非武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世界各地的功夫巡迴演出,曾受到多國的元首接見。在歐洲巡演期間受到時任國家總理溫家寶同志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

發展中的馮橋


如今的馮橋村湧現出一大批創業者,其中以馮國良、馮建林為首的20多人從事了塑鋼鋁合金的生產與加工,村內建有養殖場、塑膠顆粒廠等多種產業。更為可喜的是一部分人從事了電子商務產業和註冊了一批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馮橋村今後建設淘寶村和新農村轉型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