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Fé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3年
- 性質:歷史地名
馮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馮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因馮氏在此首居,故名馮村,且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馮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解放初屬馮村鄉;1954年屬馮村初級社;1956年屬馮村高級社;1958年屬光輝人民公社馮村大隊;...
《馮村村志》是馮村村黨支部、馮村村民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根據詳今略古、古為今用的原則,實事求是地進行記述。二、本志的下限為2005年底。三、本志用語體文記述,以篇、章...
雙廟馮村村民委員會 雙廟馮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雙廟馮村村民委員會,即為雙廟馮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77年隸屬曹市公社,1988年隸屬雙廟馮鄉,1991年撤區並鄉屬曹市鎮,2005年合併至黃塘村。
九里馮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住地九里馮莊,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望月人民公社,九里馮大隊;1986年屬城南區望月鄉九里馮村;1992年撤區並鄉,莊周鄉、望月鄉、小馬店鄉合併設立莊周鄉,屬莊周鄉九里馮村民委員會;2006年3月31號,莊周鄉併入...
前馮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莊曾有一個馮姓大戶人家,故名前頭馮,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前馮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為照耀大隊,屬紅旗公社;1962年劃屬太平公社;1963年劃屬三聖公社;後照耀大隊更名為前馮大隊;1983年4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前馮村,屬三聖鄉;1992年3...
大馮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有因其境內有大馮自然村,村內馮姓聚居,且村莊較大,故得名大馮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為武崗公社大馮大隊;1983年4月,改制村委會,置武崗鄉大馮村;1992年3月,撤區並鄉,武崗、中心、官渡3鄉合併為武崗鎮,設武崗鎮大馮村;2008年3月,...
雙馮村民委員會是河南省地名,因村委會駐大馮而得名。地名含義 相傳,明代前馮姓先祖在此建村,故名馮村,後以村落大小分為大馮、小馮(現西馮村)兩個自然村,俗稱雙馮。歷史沿革 1940年至1949年屬高陵縣二區。新中國成立後劃歸內黃縣井店鄉,1958年合作化時期,西馮(原小馮)和大馮(原南馮)合併為一...
馮村位於夏縣胡張鄉北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個居民小組,173戶,637人,三個居民小組,有勞動力339人,黨員人數32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年人均收入2700元,總耕地面積1989畝。多年來,為了拓寬民眾致富渠道,發展經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我村發展經濟種植桃樹50餘畝,杏樹10畝,第五代日光溫室19個;養雞5戶存欄...
馮村黨支部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示下,交叉任職、分工合作的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共同發展,利用山水資源,發展生態農業、特色經濟、建設度假村、旅遊勝地的“農家樂”,引天下朋友到此流連忘返。村史沿革 追溯歷史,源遠流長,根據眾多史學專家考證:“舜生於姚”。馮村古名諸馮,距今四千年前傳承的歷史文...
現該村有居民136戶、423口人,除馮姓居民外,尚有傅姓、郭姓、張姓、薛姓、武姓、湯姓等少數居民,其中張姓居住在東山坡,形成一個自然村,隸屬東山馮村民委員會。該村經濟以林業、畜牧為主,盛產櫻桃、板栗、杏子等乾鮮果。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於勞務收入,2004年居民人均純收入5560元。自2002年以來,該村開始舊村...
小馮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小馮)而得名。地名含義 金朝承安年間(1196-1200年),有一姓肖的闊佬從此路過,看好此寶地便居住下來,後有馮氏家族搬住此村,起名肖馮莊,再後來路、李、楊、張等姓氏陸續搬住此村。清朝末民國初因社會黑暗,位於肖馮村西北1千米有一叫成莊的村莊,因莊小人少,常...
郭馮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郭馮莊,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壇城人民公社,郭馮大隊;1986年屬壇城區壇城鄉郭馮村;1992年3月撤區並鄉,壇城鄉、芮集鄉合併設立壇城鎮,屬壇城鎮郭馮村民委員會;2006年范集鎮併入壇城鎮;2007年3月由郭馮村、龐廟...
基馮村村民委員會 基馮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更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境內原基馮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基馮大隊,1983年更名為基馮村村名委員會,2004年併入辛豐村村民委員會後消亡。
彭光明 彭光明,現任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西馮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人物經歷 現任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西馮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被確定為江蘇省脫貧攻堅暨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
歷史沿革 1952年前屬阜陽縣大田區柴集鄉,解放後屬新寨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柴集人民公社,後屬於後湖鄉。1961年建倪小寨大隊和大馮莊大隊,1969年並社時屬柴集公社後湖鄉。1984年大隊改村。1992年撤區並鄉時柴集鄉、後湖鄉、普善鄉、趙寨鄉合併為柴集鎮。2006年並村時與大馮村合併為倪小寨村至今。
惠馮村村村民委員會 惠馮村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惠馮村村村民委員會,即為惠馮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77年隸屬輝山公社,1988年隸屬輝山鄉,1991年撤區並鄉屬曹市鎮,2005年合併至輝山村。
刁馮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莊原刁姓與馮姓村民居多,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刁馮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為八波公社八波大隊;1983年4月,改制村委會,為八波鄉八波村;1992年3月,撤區並鄉,隨八波鄉併入襄河鎮,為襄河鎮八波村;1993年,為八波鄉八波村;2001...
陳馮村民委員會,以居住姓氏及自治組織名稱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陳”“馮”均指姓氏,“村民委員會”指民眾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50年後,屬陳馮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姜李公社,陳馮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尺八區,姜李公社,1975年1月撒區並社,屬尺八公社,1984年設區建鄉,屬尺八區姜李鄉...
馮家灣村村民委員會 馮家灣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名馮家灣村,根據政府部門的同意,因而設立馮家灣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因所在區域及功能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0年屬沅江縣第八區光復鄉,1956年名馮家灣合作社,1961年名馮家灣大隊,1983年名馮家灣村,2008年與朱家嘴,西河口合併成朱馮村後廢 止。
1959年4月,馮村管理區隸屬張村鄉先進人民公社。1961年6月馮村管理區建制為馮村生產大隊,隸屬於張村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2年1月,馮村生產大隊分制為上溝和馮村兩個生產大隊。1984年5月,上溝生產大隊建制為村民委員會,隸屬張村鄉人民政府。2002年10月,馮村、上溝合併為馮村村民委員會。屬馮村村民委員會管轄。...
窯峪溝 窯峪溝,1949年設立,2001年廢止。地名含義 因所處地理位置環境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2年屬沁源縣第一區,1953年至1957年屬沁源縣法中鄉,1958年至1983年為法中鄉馮村大隊,1984年4月25日,因政社分設,由原馮村大隊更名為馮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成為歷史地名。
根據門頭溝有關房屋徵收決定,位於長安街西延線南側的A地塊將被政府徵收。A地塊中屬於馮村的約210畝地,是馮村僅剩的一整塊土地。6月,徵收動員工作開始,引起多名村民擔心。上述村委會負責人和村民稱,此前閆永喜也曾多次啟動舊村改造,通過拆遷等方式讓農民上樓,騰出土地用於開發房地產。當年,一些村民為要更多面積...
西丁家溝 西丁家溝,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理位置命名。地名含義 民國六年,因柴坡地形制約,人口劇增,需移居,以山脈選擇此地,在溝兩岸兩莊相對,在西,故而以地形得名西丁家溝,但無姓丁人氏。歷史沿革 解放初至今丁家溝隸屬馮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實行移民搬遷,該莊全部移入馮村,現已成為荒莊,無人居住。
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長畛嶺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長畛嶺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10年搬至馮村至今無人居住。
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長畛嶺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長畛嶺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10年搬至馮村至今無人居住。
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小神殿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小神殿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10年搬至馮村至今無人居住。
同年11月撤銷絳縣建制,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成立續魯峪公社,屬續魯峪公社小神殿大隊。1984年屬續魯峪鄉小神殿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鄉並鎮時撤銷續魯峪鄉。2003年將原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至2014年12月31日未變。
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小神殿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小神殿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03年合村後陸續搬遷至山下。至2014年僅剩1戶人家居住。
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長畛嶺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長畛嶺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10年搬至馮村至今無人居住。
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續魯峪公社小神殿大隊。 1984年因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屬於續魯峪鄉小神殿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鄉並鎮將續魯峪鄉撤銷。 2003年將續魯峪鄉的小神殿村、長畛嶺村併入馮村,屬安峪鎮馮村村民委員會。 2010年搬至馮村至今無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