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莊戶地處華北平原,自古以來就是農業鄉村,由於位置緣故,這裡的人很早就去了外面省份工作,農忙春節返鄉。由於這裡未曾開發,生態環境保持良好,有大片楊樹林、成群喜鵲麻雀每天嘰嘰咂咂叫個不停,雖看不到大海高山,也沒有湖水環繞,但這裡有遼闊的麥田,有燦如星海的星空。這裡有一種記憶叫紅薯饃,這裡有一種零食叫毛衣,這裡有一種美食叫洋槐花,這裡有一種遊戲叫捅馬蜂窩,這個村莊每天都有很多人為了夢想和生活努力奮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大莊戶
- 外文名:Fengdazhuanghu
- 別名:馮耀(yao)
- 行政區類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紀王場鄉馮大莊戶
- 所屬地區:安徽省利辛縣
- 地理位置:馮大莊戶位於利辛縣境北部偏西
- 下轄地區:東馮莊
- 政府駐地:馮大莊戶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700
- 氣候條件:位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 人口數量:916人(2013年)
- 車牌代碼:皖S
- 方言:中原官話區”阜陽話
姓氏,姓氏來源,輩分表,族譜,村莊春天,村莊夏天,村莊秋天,村莊冬天,村莊隨拍,兒時遊戲,農作物,地方風俗,婚嫁,喪葬,節令,飲食,
姓氏
馮
姓氏來源
”(《明史·食貨志》)。縣內移民多稱來自山東老鸛巷和山東棗連莊,更早據說來自山西大槐樹。民間尚俗傳凡遷來之民,小腳趾有兩個趾甲,世居老戶均沒有。
輩分表
克(文)、西(立、明)、 金( 清)、良(其、愛)、 開 、祥 (括弧內為平輩份,大以上的輩分不詳)
馮大莊戶
族譜
解放後於馮愛修(馮愛理)家族遺失。
村莊春天
村莊夏天
村莊秋天
村莊冬天
村莊隨拍
兒時遊戲
摔炮 玩彈子 吊青蛙 抓魚 掏鳥窩 捅馬蜂窩 攆兔子野雞
農作物
小麥 黃豆 玉米 花生 紅薯 棉花 綠豆
地方風俗
婚嫁
初婚 民國年間,傳承古代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實行封建包辦婚姻,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無權自主,奉行“二姓之好”、“同姓不婚”的古禮,同姓結婚,視為宗族奇恥大辱,姑表、姨表近親結婚,視為名正言順。男女定婚,有“小紅媒”(娃娃親)、“大紅媒”(成年定親),納彩(送禮求婚)、納徵(送聘禮)不拘多少,小紅媒甚簡,大紅媒略豐。男家一般備釵環手飾、衣服幾件,女家酬以頭巾、文房四寶,互致勉勵。親家交往,淳風翕然。舊時,恥於婚姻論財,若女家苛求彩禮,則被社會唾罵。迎娶極為隆重,有迎親、送親、拜堂、合、廟見、回門等繁文縟節。1950年4月,開始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男女權利平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男女訂婚,逐漸廢除問名(論檢生辰八字)、請期(選擇吉日),由介紹人穿針引線,雙方見面相識,稱作“相親”,女方到男家相訪,稱作“相家”,若雙方無意見,即為允婚。男家略備衣服、鞋、襪,由介紹人送到女家,作為聘禮。結婚日子,雙方擇便商定,婚前到政府辦理結婚登記,迎娶一切從簡,廢除坐轎、騎馬、拜天地等舊俗,結婚儀式設司儀,新人向毛主席像、向父母行鞠躬禮,夫妻亦互行鞠躬禮。境內向有“新婚三天無大小”的禮俗,婚宴後無論長輩、平輩、晚輩,都可向新娘逗樂取笑,主家以為愈鬧愈發。舊時鬧洞房有脫鞋、解衣、推拉擠抓等過分之舉,實行新婚禮後,多以介紹“戀愛經過”、咬糖、啃蘋果、唱歌等形式過“鬧房”關。撒床習俗相沿已久,撒床人必須是“全旺人”,即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女性,在新人未就寢前,把紅棗、染紅的花生盛在笆斗里,撒床人突然撒向新娘懷裡,邊撒邊唱喜歌“一把花生一把棗,閨女小子滿道跑;生小子,要好的;生閨女,要巧的……”經濟條件好的主家,亦有撒栗子(立子)、桂圓(尊貴之意)、香菸(香火延綿)等物,以其諧音,祝吉祈福。結婚第二天早晨,新娘上灶,入廚擀麵條,俗稱“喜面”,下鍋時放一掛鞭炮,左鄰右舍聽到炮聲紛紛拿碗來盛喜面,認為小孩吃了能長命富貴,老人吃了不牙痛。60-80年代初,結婚登記制度鬆弛,農村青年結婚相沿舊習,以為舉行過婚禮就是夫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較為普遍。1981年實施新《婚姻法》以後,違法婚姻在減少。80年代以來,農村財禮之風日熾,城鎮鋪張攀比亦日甚,輾轉相從,已成陋習。財禮大致有4種:一是見面禮,初次見面要備辦酒席,男家父母要給女方見面錢,少則百元,多則五六百元;二是四首禮,從訂婚到完娶要有過花紅(送禮訂婚)、傳書(議定婚期)、迎娶、年禮等,每次要備豬肉、鯉魚、羊腿、酒或加果品、公雞等;三是彩禮,要衣料、布料、毛線、鞋、襪、圍巾等,由女方選購,男方付錢,少則二三百元,多則五六百元,有的附帶縫紉機、腳踏車、錄音機、手錶、一套家具。更有甚者,女方為娘家要小板車、大黃牛、磚瓦、木料、養老錢。名目繁多,男家越是困難,女家越是苛求;四是尋常禮,女方尋常到男家,男家有時給三五十元錢,有時給衣服、布料,有時給鞋襪毛線,總之不能空手而回。種種重禮,男家稍有疏虞不周,輕則推遲婚嫁,重則悔婚毀約。民謠有“閨女多了蓋高樓,兒子多了夜夜愁;花紅彩禮千斤重,壓得二老淚交流”。
再婚 男人喪偶再娶,俗叫“續弦”。若娶未婚女子,必須名媒正娶,一切如初婚禮儀;若娶孀寡嫠婦,婚事從簡,亦不聲張。女人喪偶改嫁,受幾千年封建主義思想影響,以為“失節”,不但為婆家人瞧不起,就是娘家人也瞧不起,常由同情者暗中說合,不要花紅彩禮,不擇期親迎,僅由介紹人陪同到再嫁夫家,略備薄宴,入洞房時放一掛鞭炮即算成禮,少有喝喜酒、鬧洞房種種熱鬧。男女離婚後再娶再嫁,不與喪偶同論,亦無初婚儀重。
喪葬
土葬 相沿數千年,人未死先治壽器、壽衣和選擇墓地。做棺材的木材,俗稱“壽木”,運輸時繫上紅布、跟隨一隻公雞,以趨吉避凶。做棺材事先選擇日子動工開鋸,壽器將成,故舊好友備以酒菜祝賀,俗稱“翻棺材底”,喜其成又祝其不即用。壽衣一般3-5套,一棉二單或一棉四單,常用藍布、青布、紅布,忌用黑布、白布、花布,鞋、襪、帽要新做。老人病重,嫡親子女和父族、母族至親臨床守候。病故,親屬為死者脫去原身衣服,穿上壽衣,等待咽氣。孝子敞頭、跣足、披麻,先向本族、本村叩喪,再向母族叩喪。死者未入棺,親眷不慟哭,舊俗認為會把亡靈哭迷路,進不了棺材。棺材內先鋪上棉褥,上放4-6枚制錢或現代硬幣,俗稱“墊背錢”;用白布做成三角枕頭,內裝曬場碎土,枕頭下墊一塊土坯,就緒後,將遺體移入棺內,蓋上被子、蒙面紙和棺蓋,在靈柩前用土圍一火坑供焚紙,俗叫“錢笸籮”,在棺前點一盞長明燈,放一碗麵條、兩個饃、一雙筷;既畢,放一掛鞭炮,開始燒“倒頭紙”,喪眷遂放聲慟哭,極盡哀情。舊時,為死者服喪分五等,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分;民國以來,麻布衰衣五服之制已不實行,尚有重孝、輕孝區別。重孝,子女為父母、年輕妻子為丈夫著素服、系麻繩,男子戴孝箍、女子頂白布長巾(長1.6-3.3米),腳穿麻鞭白鞋,“三七”、“五七”為居喪期,其後除孝;輕孝,侄女為伯叔、堂伯叔父母、姑父母、外祖父母,外甥為舅父母,侄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頂白布短巾,殯葬期服孝,其後則除。70年代以來,喪主亦有為弔客佩白花、黑袖章習俗。老人過世,舊俗一般停靈三日,亦有停靈五日、七日。停靈期,子女、孫子女晝夜守靈,晚間和衣睡在靈堂鋪草上,用土坯枕頭,表示哀戚之至,不敢自安。每日早、中、晚飯前為死者“送湯”,喪眷每人持一根哀杖(哀悼棍子,用柳樹棍或麻秸桿,糊以白紙做成),兩人抬一桶面水,一人挾紙放炮在前,邊走邊放,邊用勺舀水潑地,孝眷隨後號喪,直送到井涯或十字路口,燒完紙、潑完水為止,返回時,不再號哭。舊俗極重選擇墓地,迷信風水,掘墓前,由父族、母族尊長攙孝子下地,由陰陽先生選擇位置,經始方位,備言吉凶。動土前先焚化紙錢,選擇4名父母雙全者擔任掘墓人。孝子從墓地返家,兜一包掘墓時的第一鏟土,倒入家中的糧倉中,然後率孝眷鑽“老盆”、送湯、粘錢,為死者“淨面”,由孝子親自取出死者“噙口錢”、一枚墊背錢,之後,便由抬棺人封棺,將靈柩移出靈堂,吹奏哀樂,鳴放鞭炮,親眷號喪,孝子懷抱幡棍,由母舅攙扶在前領棺。起棺時,母舅將預置的“老盆”交給孝子摔碎,俗稱“摔老盆”,孝眷隨後號喪,直送到墓地,待棺入土始回。葬日,喪主儘其所有招待弔客,孝子謙躬全禮,不斷叩頭謝孝,自言“失恃”、“失怙”,弔客則勸慰節哀順便,保重身體。送客畢,孝子向本村幫助料理喪事的親族、鄰居,挨門叩頭遜謝。葬日晚上,孝子身背土坯三塊、麥草一筐、面燈一隻送往墓地,將土坯圍成火坑,燃著麥草,點亮面燈後返回,俗稱“送燈”。舊有“抹孝帽子”習俗,或在“三七”後,或在“五七”後,三五知己,備辦酒菜,公宴孝子,再致節哀惜身之意,勸勉除孝,以便作事。葬後,有“三日圓墳”(為新墳添土)、“三七”忌日、“五七”忌日,百天忌日、周年忌日、三年忌日,屆時,嫡親備辦祭品,到墓地追悼弔唁,俗為“守孝三年”。
節令
春節 俗稱“過年”,有“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的俗語,家家準備年貨,外出的人儘量趕在年前返家過年。春節前一日,習稱“年三十”,起早清污掃塵,刷洗用具,貼剪紙、年畫、鬥神,中午隆重聚餐,燃放鞭炮。新中國成立後,革除舊弊,不再貼“鬥神”,易以春聯。平常人家貼紅對子,居喪人家頭一年貼草紙,第二年貼藍對子,第三年貼綠對子。下午家家包餃子,留作第二天“年五更”吃。晚上納福守歲,闔家圍爐,邊吃瓜子果品,邊話閒敘舊,稱為“守歲”,至深夜始放關門炮。春節凌晨,俗稱“年五更”,當家的男人先起床,淨手後放“開門炮”(鞭炮),點亮室內外蠟燭、燈籠,燃灶生火,全家人起早迎春。生意人比一般人家起得早,叫做“搶財”。早餐吃蒸饃、素餃子,忌吃葷腥,意為素素淨淨,祝願一年內平平安安。飯前,本家的小孩給老人叩頭拜年,老人給小孩“壓歲錢”。飯後,開始向本族長輩拜年。通常一個家族男女各形成一支,由年長者帶隊,順序拜完本村長輩。長輩人在家應酬,謙不受禮,推讓再三,招待煙、茶、瓜子、點心,略為寒暄少坐,就告辭到下一家。拜完長輩就拜祖墳,一個家族的男性結成一隊,帶著火紙、鞭炮、酒、果品等,到墳前焚化澆祭。初二、初三到母族、祖母族,初四到妻族家拜賀。
財神日 正月初五,希望財源亨通的人、生意人,天不明備牲接神,到野外焚化冥錢。今已湮。今以是日為小年,家人不外出,吃餃子、放鞭炮,兒童打燈籠,晚上掃墓。
人日 正月初七,舊有剪彩為人,貼於屏風、後牆。今已湮。
立春 俗稱“打春”。舊時有壅土作春牛用鞭打的習俗;晚上,青少年有“放牤牛陣”遊戲。今已湮。是日,家家為小兒剪花布縫“春公雞”,戴於左臂上,春後一日摘除,至今相沿。
元宵節 正月十五,舊稱“上元節”。晚上吃元宵,張燈結彩,放鞭炮、煙花。兒童打燈籠,自動結隊到郊野,比燈競勝。集鎮有玩獅子、龍燈、高蹺、旱船、小車子、騎黑驢等大型娛樂活動。燈會以展溝集為最,始於明洪武年間,以燈擺成“九曲黃河陣”,取於《封神演義》故事,以《河圖》、《洛書》為象,以“九宮八卦”為局,以“五行”生克為制,以周年360天為數,一日一燈,象天地,法陰陽,分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燈會多為集鎮和周圍居民自發籌辦,家家戶戶扎燈制藝,各獻所長,上人祖,下八仙,闡教截教各式人物,山水花草蟲魚,風采各異,爭奇鬥豔,能入選入展者,俱以為榮。燈陣最小時占地9畝,大時占地10餘畝。會期一般三四天,盛時達七八天。民國年間,時斷時續。50年代初,連續舉辦幾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當作“四舊”禁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解除禁錮,燈會復甦,1981年、1983年再次興辦。新辦燈會,繼承傳統,柔合新意,展出許多象徵精神文明、科學進步的新燈。
社日 二月二日,祭祀土地誕辰,家家起早,男人將草木灰撒在庭院、屋前、草場,掩成同心圓數圈,圓心埋以五穀、硬幣,覆以磚瓦,象徵“糧囤”、“錢庫”;又將草木灰沿房根撒一遍,願蛇蠍不入,蚊蠅不生。婦女用木棍邊敲門枕邊念叨;“二月二,敲門枕,金銀財寶往家滾”;又用木棍敲面瓢“二月二,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剩下一個不瞎的,拾綴拾綴搬了家”。做早飯前先炒五穀,俗稱“炒蟲”,意為害蟲不生。早飯吃攤煎餅,稱作“貪收”,希望五穀豐登。二月二日又作龍頭節,俗諺有“二月二,龍抬頭”,忌動菜刀、鍘刀、剪刀,怕傷了龍頭髮大水。
清明節 前一天下午掃墓,男人扛著鐵鍬、木杴,挑著擔子到墓地,把祖墳修飾一新。清明日,家家在房檐上插柳條、紙吊子,到墳地燒紙、放鞭炮。今習俗有所改變。
浴佛節 舊時,四月初八日善男信女身背黃包,到寺院拈香拜佛,慶祝佛祖生日,到集市上買活魚、蝦放生,民國年間此俗已漸湮,惟馬店、江集、闞疃集廟會延綿未絕。
端午節 五月初五,相沿吃麥仁酵子、粽子、糖糕、包子、餃子,亦有人將食物投到溝里以紀念屈原。農村習慣在房檐、門首、室內門後插艾條,晚上點燃艾葉,驅除蚊蠅。有的人把雄黃碾成粉末撒在牆根上,毒殺蛇蠍;將雄黃粉調成糊狀,抹在兒童“人中”、“淚堂”、“神闕”穴上,意為能驅毒辟邪。母親們將幾種花線合成彩繩,系在兒童手腕、腳腕上,俗叫“拴花線”,禳求不溺水;用黃布做兜肚、童鞋,繡以虎頭、五毒(蛇、蠍、蜈蚣、壁虎、馬蜂),送給外孫、侄子、外甥穿戴,俗叫“避五毒”;亦有做香蛤蟆、香公雞,縫在兒童的袖子上,以避瘟祛邪。
七夕 七月初七,舊時姑娘們相約集於僻靜處,焚香供果,借上弦月穿針引線“乞巧”和夜觀牛郎、織女相會。今仍有夜觀牛郎織女星相會習俗。
中元節 七月十五,民間俗稱“鬼節”,舊俗是日前幾天,家家祭掃祖墳,焚化冥錢。
中秋節 八月十五,有全家團聚圓月習俗,晚上吃月餅、焦饃、水果賞月,兒童用秫秸、麻秸裹以麥草,綁成火把,到野外點燃,搖來搖去,稱作“撂火把子”,燃盡始返。亦有“摸秋”習俗,從田裡隨便摘取一點瓜果蔬菜之類,帶回家中。
重陽節 九月初九,舊有登高、賞菊、吃花糕習俗,今已湮。僅是日中午略備盛餐以作紀念。
十月朔 十月初一,民間稱“鬼節”,有“送寒衣”舊俗,在祖墳上焚化冥錢,至今相沿。
臘八節 臘月初八,有吃“臘八粥”舊俗,以米粉、冬粉、花生米、大豆、果仁、豆腐皮等,佐以蔥、姜、辣椒、胡椒,煮成辣粥,以辣為特徵,又俗稱“辣米粥”,食後驅寒防凍,象徵五穀豐登,以此來歡慶豐收。
祀灶日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俗為灶君上天日,家家祭灶,焚香、放鞭炮。新中國成立後,革除貼灶君像舊俗。是日,民間仍以備盛餐、放鞭炮以為紀念。縣內部分李姓二十三日祭灶,其餘二十四日祭灶,有“君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賊祭六”的俗傳。
飲食
饃 是縣內的主食。由麵粉發酵蒸成的有蒸饃、卷子、餅子;未發酵做成的有死麵餅子(有的稱鍋貼);把和好的面擀薄加入油、鹽、菜的叫油饃;和成麵糊加入調料、雞蛋放在油鍋中煎的稱煎餅。蒸饃為半球狀,只有在節日、喜慶、宴賓時才食用,卷子、餅子為常食,煎餅在二月初二食用。另有烙饃,放在鏊子上炕熟;水烙饃,放在鍋內一張一張的疊起來蒸熟;焦饃,在烙饃內加入芝麻,放在鏊子上或鍋內炕焦。吃烙饃、水烙饃是為了調劑生活,吃焦饃是中秋節的習俗。
包子 冬粉、辣蘿蔔等做餡,用發麵包成。平常人家春節食用,平時為著調劑生活才做。
燒賣 俗諧音稱“捎美”,用冬粉、肉丁做成穗狀的包子,在喜慶時方做,每人兩隻,客人一般不食,臨離席時用紙包著帶走。
麵條 是家庭主食,將麵粉加入少許水和成麵團,擀薄後切成長條狀,開水下入鍋內,加入油、鹽、蔥、姜、青菜,是通常吃法,為調劑生活,另有蒸條面、炒麵條、炸醬麵條、溫湯麵條、涼拌麵條等吃法。
餃子 俗稱扁食,有用冬粉、饊子做成的素扁食,有用肉餡做成的葷扁食。節令不同,有用薺菜、韭菜、芹菜、鮮蘑菇等做成葷素扁食。吃餃子,平常是為了調劑生活。
饊子 油炸食品,俗稱麻花子、焦果子,將和好的麵粉充分醒好後,捻成條狀,然後桄起拉細,放入油鍋炸焦。春節時不少人家都做,作為互相饋送禮品,平常市場有售。
麻葉子 油炸食品,又俗稱焦葉子,有麵粉、米粉、粘秫秫粉多種,有的放入糖,有的放入芝麻、鹽,和勻擀成面片,切成菱形,待乾後入油鍋炸焦,春節時幾乎家家都做,作為自食和互相饋送禮品。
丸子 油炸食品,將綠豆泡好磨成漿狀,加入辣蘿蔔丁、蝦子、蔥、姜、鹽,調入少量麵粉,製成圓球入油鍋炸焦,春節作為主食,少量饋送親友。
麥仁酵子 新麥收穫,用水拌潮,舂去外皮,然後蒸熟,待半涼加入酒藥,上覆苘麻葉、棉被,讓其充分發酵後食用。五月端午前,幾乎家家都做。
碾串 七成熟的小麥揉下籽粒,帶有軟皮,用石磨磨成條狀,以此做饃、燒粥吃。民國年間,農民在初夏青黃不接時,權以充飢。新中國成立後,民間沒有吃碾串的習俗。
娃娃魚 俗稱“哈蟆騰子”。早秋發生糧荒,將七成熟的高粱米揉下籽粒,用石磨磨成糊狀,加水調和,滾開水上放軟箅子,將稀糊緩慢淋入,則成頭大尾小的面穗,撈入涼水中,涼拌食用或加入調料熱食均可。民國年間,以救荒充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