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士筰

馮士筰

馮士筰,男, 1937年3月生於天津市,浙江海洋大學前任校長、現任名譽校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物理海洋和環境海洋學家。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海洋科學評議組組長;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學科專家組成員;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學科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海洋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士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37年3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淺海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 代表作品:《風暴潮導論》
簡介,兼職,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榮譽,

簡介

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流體力學專業,分配到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任教。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物理海洋學和環境海洋學家,中國風暴潮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環境海洋學學位點的主要創建人、第一個博士生導師和學術帶頭人。
馮士筰

兼職

馮教授還兼任諸多學術及社會職務: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地學部副組長
山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地球科學組組長
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AAS)國際成員
國家海洋物理科學協會(IAPSO)和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中國委員會委員
世界大洋環流試驗(WOCE)中國委員會委員,兼專家組副組長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計算海洋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風暴潮及海嘯研究會理事長;山東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力學學會理事。
全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副主席,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民建山東省副主委,青島市主委。

研究方向

馮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風暴潮動力學研究中創建了超淺海風暴潮模型,並將風暴潮動力學和預報模型及方法系統化,相關成果“淺海風暴潮動力機制和預報方法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2)。其專著《風暴潮導論》(1982)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論述風暴潮機制和預報的專著,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他主持的國家“七五”、“八五”重點科技攻關專題獲得了高度評價,部分工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馮教授在淺海環流和長期物質輸運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在這一當前近海環境海洋學研究焦點中,他及其合作者給出的拉格朗日余環流和長期輸運方程獨具特色,物理意義異常明確,且對長期物質輸運的計算提供了非常節省的計算模型,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
如已被套用於美國Chesapeake灣的時均鹽度場以及富營養化問題和渤海營養鹽、初級生產問題等的模擬和預測;建立的斜壓淺海環流方程組套用於渤海、黃海、東海環流和泥沙輸運的數值模擬和機制研究。

研究成果

相關成果“拉格朗日余流和長期輸運過程的研究——一種三維空間弱非線性理論”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9)。他的工作促進了淺海動力學、環境海洋學和海洋生態動力學的進步。
馮教授及其合作者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國家級重點教材《海洋科學導論》(1999),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002).

榮譽

“淺海風暴潮動力機制和預報方法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2)
專著《風暴潮導論》(1982)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論述風暴潮機制和預報的專著,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主持的國家“七五”、“八五”重點科技攻關專題獲得了高度評價,部分工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主持的“七五”攻關專題作為一部分,獲得“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1991),他的工作促進了風暴潮學科的發展和預報的進步。
“拉格朗日余流和長期輸運過程的研究——一種三維空間弱非線性理論”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9)。他的工作促進了淺海動力學、環境海洋學和海洋生態動力學的進步。
合作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國家級重點教材《海洋科學導論》(1999),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002);
教學成果“面向二十一世紀海洋科學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及“海洋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分別於2000年和2005年獲《全國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馮士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