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鬧寺
- 藏語稱:馬鬧賢巴林
- 原屬:臨潭縣寺院
- 現位於:卓尼縣的卡車鄉
歷史,發展,
歷史
這裡原為漢藏茶馬交易地,多有西藏商賈來此通商,並以此為媒介,傳來西藏佛教。馬鬧寺僧人也常去西藏、蒙古族地方學經、傳法。寺院建築規模較大,有大經堂、清淨殿、密集殿、居多方扎康、勝樂殿、善巧殿、長壽佛殿、藥師佛殿、白傘蓋母佛殿、菩薩殿、怙主殿等殿堂。佛像、佛經典籍極豐,相傳藏有五世達賴的衣物,並有釋迦牟尼銀像1蹲,以千餘兩白銀製成,極為珍貴。寺院下轄有曲洛靜房、扎貢靜房、加洛郎等。其中,加洛靜房,法名“南傑繹曲林”(尊勝菩提洲),由馬鬧寺名僧(21歲曾去色拉寺學經)阿冒羅桑曼蘭(1672一?)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 ),歷史悠久。馬鬧寺由明朝敕封的馬僧綱寺主。馬僧綱,系原洮洲地區五僧綱之一。據《跳州廳志》記載,馬僧綱始祖名力車加綻,原籍西藏,明洪武六年(1373),為西藏一“世襲千戶”。其子華爾丹旺秀,於永樂三年(1405)承襲父職,帶僧100名來洮州衛地陽坡莊,建修馬鬧寺,以疊番案內保奏,賞加禪師銜,升世襲僧綱兼管百戶,分守暗隘中馬。華爾丹旺秀侄祥巴桑吉於正統二年(1437)承襲;祥巴桑吉子桑吉次力於正德十二年(1517)承襲,賞賜“呼吉禪師”名號,命約僧管民;桑吉次力子勺吾加綻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承襲,奏請朝廷為寺院頒號賜名,應許並敕賜“馬爾寺”名號,勺吾加綻之侄阿旺加參於萬曆十四年(1586)承襲,其侄札巴多智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 )承襲。其間,奉陝西總督、蘭州撫院、洮州衙檄文,發三十三族番民。
發展
札巴多智子昂哈旺秀於清順治四年(1647)承襲,因平息臨潭范家嘴了七起戕官劫庫事件有功,委為護理臨洮指揮守備,兼管部落。昂哈旺秀之侄洛藏爾麻於康熙十四年(1675)承襲,後傳四代至馬成龍,於道光八年(1828)代理僧綱,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功保奏為藍翎千總。鹹豐八年(1858),馬成龍之子馬中魁代理僧綱。同治二年(l863 )河州回民起事,馬中魁因馳往隴西各地救援有功,保奏為花翎儘先都司馬。同治十年(1871 ),中魁子馬阿旺丹王承襲僧綱,管“番人21族,計120戶,僧人183名,把守達加暗門1處”。
馬鬧寺在清末經兵亂毀去大半,從此日趨衰落,“到1949年解放,已消亡,後未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