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7400畝(其中:田530畝,地6870畝),人均耕地2.42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410.6畝;水面面積53畝;荒山荒地525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7.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4.32%。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3.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4.80萬元,占總收入的52.3%;畜牧業收入184.63萬元,占總收入的32.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09頭,肉牛52頭);林業收入64.55萬元,占總收入的11.45%;第二、三產業收入19.74萬元,占總收入的3.5%。農民人均純收入146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1.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2人(占勞動力的4.49%),在省內務工62人。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33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2810元(人均4.19元);一事一議籌勞數180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0萬元,有固定資產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的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15戶通自來水,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6%)。有6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8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9.3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6戶(分別占總數的57.4%和51.38%)。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2公里。
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機車160輛。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3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8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234人,距離白雲中學32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該村建有衛生所1所,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13戶,占農戶總數的99.67%。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畝(其中:水田139畝,旱地75畝),人均耕地2.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35畝,荒山荒地1824畝,其他面積16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現在主要產業為,生薑種植(主產)、薏米種植(副產)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農業人口75人,勞動力26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3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在村國小1~5年級就讀與村內的馬馬康運國小,6年級可以選擇去距離21公里的白泥塘村,白泥希望國小,或者選擇去距離27公里的白雲鄉希望國小,中學多就讀與白雲中學。目前該村大學畢業生1人,在讀大學生2人,中專技校1人,高中畢業10左右,先高中就讀學生2人,國中就讀10人(初二人數較多)。文化水平偏低,多為在家務農,收入低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沒有收入,農村財務管理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滯後。科技含量低,農民生產方式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糯扎渡移民搬遷為鍥機,發展沿湖經濟,大力發展養殖業、橡膠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轎子山--佐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