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沂河滾滾流淌,養育著兩岸千萬兒女,古老的千年古鎮馬頭,就是沂河岸邊一顆璀璨的明珠。春秋時期,馬頭古鎮周圍就有星羅棋布的村莊。漢唐時期已初具規模,宋明時期就相當繁榮,清代達到鼎盛。清末民初,享有“小上海”之盛名。
春秋時期(前770-前256年),郯子遊覽採蓮湖,在今石站處設站休息,得名前站,後改石站。
西漢時期(前206-公元25年),馬頭西道口、愛國村有人居住。
南北朝時期(420-589年),東海郯人徐勉、徐摛在馬頭東北處設壇祭祀,後建村莊北墠。
唐朝時期(618-907年),浙地名醫李淑欽,徒居郯城縣馬頭鎮行醫。名譽臨郯,遠揚徐淮。
元朝時期(1335-1340年),大圩溝建村。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燕王掃北,各地回民陸續來馬頭鎮定居。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劉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馬頭東建一土樓,立村劉樓。1405年,始建馬頭清真寺。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劉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郯子花園故址而建村劉花園。林子建村。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班姓在馬頭東南建村班莊。
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高姓在馬頭南建樓立村,名為高樓。回民哈氏、文氏、王氏陸續來馬頭定居。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崔莊、何圩子、高圩子、徐大牆等村陸續建村。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境域為郯城縣大東安鄉。
清康熙七年(1668年),馬頭鎮人口達到七千餘戶。
清雍正二年(1724年),屬郯城縣西鄉。
清乾隆元年(1736年),修建馬頭鎮清真寺大殿。
清光緒元年(1875年),馬頭鎮廣記紙坊店開業。
清光緒初年,皇甫辰先後創辦“長發”、“長春”雜貨店。
清光緒七年(1881年),馬頭鎮“聚源隆”中藥店開業。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絲織業在馬頭形成。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棗莊回族張守仁來馬頭鎮開辦“郵政代辦所”。拉開臨沂地區近現代郵政的序幕。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馬頭鎮成立《郯城縣商業聯合會》即“商會”,下設郯城分會、重坊分會、澇溝分會。此為臨沂地區較早的商會。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於靄辰創辦私立馬頭鎮圖始女學,揭開近現代教育在郯馬地區的新紀元。
清宣統元年(1909年),於靄辰創辦私立馬頭求是國小堂。馬頭鎮源興湧棉紗莊開業。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郯城縣二區,期間曾改稱馬頭鎮。
民國三年(1914年),皇甫辰在馬頭清真寺西院主辦“中華回教俱進會私立群化國小”。
民國四年(1915年),於靄辰、楊樞臣創建琅琊草帽公司,並請準專利五年,開創了專利在臨沂地區新篇章。
民國五年(1915年),馬頭鎮“大生昌”中藥店開業,“源興福”錢莊開業。
民國八年(1919年),德國商人在北水門東投資辦蛋品加工廠,開啟了郯馬地區對外貿易的先河。
民國十二年(1923年),樊家彬創辦經營土特產的商號“祥茂”開業。
民國十五年(1926年),“郯城縣流通券發行董事會”成立,孫壽椿任董事長。
民國十七年(1928年),李春早來馬頭鎮開辦“泰記車行”,這是有史證的臨沂地區第一家腳踏車修理鋪。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李春早創辦《馬頭鎮電燈公司》,《電燈公司》放射出臨沂地區電氣化的曙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在馬頭鎮成立《郯城縣抗日民眾總動員委員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馬頭鎮成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郯城縣醫藥合作社》在馬頭鎮成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劃為郯城縣第十一區。
1954年,改建馬頭鎮。
1958年,撤區並鄉,改稱馬頭鄉,秋,建立馬頭公社。
1984年,政社分開,因駐馬頭,故名馬頭鎮。
1995年,馬頭鎮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投資環境三百佳”鄉鎮,被山東省政府定為“百新工程”的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1999年,馬頭鎮列入山東省人民政府省級工貿園區,並被省政府批准為“鄉鎮企業示範區”、“中心鎮”。
2000年12月29日,高冊鄉併入。
2007年,馬頭鎮被山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十二家單位授予全省十大“最具發展潛力的鄉鎮”稱號之一。
2013年,馬頭古鎮開發項目被列為全省服務業和旅遊業重點工程,馬頭鎮被山東省委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獲得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稱號。
2014年,馬頭鎮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百強建設示範鎮”、“全省十大名鎮”。
2023年,馬頭古鎮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點。
建築布局
馬頭古鎮以“產城融分區、文旅之重鎮”為目標定位,按照“點線面、河路空、文武戲、漢回紅、吃住購,樹造產”建設理念,傳承古鎮歷史文脈、民俗文化、建築風貌。同時,在功能定位、古鎮布局、空間結構、景觀風貌上大膽創新,提升古鎮價值,深挖古鎮內涵,激發古鎮新的生機和活力。
景區景點
馬頭鎮境內共文物保護單位3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為清真寺、中共魯南第一支部舊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商賈文化館;已公布歷史建築數量1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
中共魯南第一支部舊址:位於古鎮馬頭北首,沂河南岸,原郯城第三中學校園內北隅。由劉之言同志於1929年10月創立並開展工作,是我黨在臨郯費嶧地區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同時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紅色黨性教育基地:總投資約8500萬元。黨性教育基地旨在讓黨員幹部穿越時空觸摸歷史,追尋革命的足跡,在體驗中砥礪品格,得到黨性的鍛鍊,在歷史和現實的碰撞中審視自我,堅定信念前行,實現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郯馬民俗文化館:面積2480平方米,分為歷史沿革、水運、紅色文化、商業、民俗、美食等6個展區。是郯城縣黨性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郯城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讓郯城人了解歷史,記住鄉愁,同時也是外地人了解郯城文化的一個視窗。
糧博園:是由原郯城縣馬頭鎮糧管所改建,原有糧倉七間現已打造三間糧倉為園館,目前已建成溯源、礱藏、啤酒生產流程線三個館。
馬頭名人館:馬頭名人館位於郯城縣馬頭鎮中央大街鄭家巷。該館是由馬頭人鄭貴福老師用自家的庭院開辦的,本展館以時間為軸先後介紹了近百位古鎮馬頭籍的英賢名人,他們貴德輕財、和睦眾鄰、抗日救國、助貧扶困,興辦義學、祛邪扶正,護一方平安,其德行義舉奮鬥之路,為馬頭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馬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該館所處的位置,是以前的藍家大院,始建於1935年,屬於比較典型的明清時代民居建築,歷經百年仍保存完好,客廳、堂樓、西跨院俱在。本館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8項。
馬頭商賈文化館:原為源興涌商號,始建於1909年,主要經營土特產品,是當時馬頭鎮300多家商號中生意做得最大的一家。1939年,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第一次解放馬頭,並將指揮所設在商號院落內。2023年馬頭鎮黨委政府投資興建了“馬頭商賈文化館”。馬頭商賈文化館分上下兩層,共四大部分,分別介紹了馬頭古鎮的商業格局、商幫文化和商號情況、手工作坊和集市的繁榮、馬頭商人的商業精神。
清真寺:始建於明永樂三年(1405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是郯城縣規模宏整、建寺較早的回民寺院。整體建築為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和伊斯蘭教民族建築特色的建築風格。寺中有南講堂、北講堂、東對廳、水房、古井亭、門樓、望月樓等建築。是蘇北魯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民族寺院。200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火神樓:又稱火星樓、火神廟,在古鎮老街北大街和正大街的交界處,是古時民眾祈福求雨、舉辦廟會的場所,為跨街明清風格古建築,與北水門南北呼應。
古碼頭遺址:位於北水門北側,風景優美,典故眾多,是古往今來見證古鎮歷史、連線水運的重要港口。東西兩側兩個入口,主道是青石台階,古碼頭遺址主體保存完好。
古炮樓遺址:位於古碼頭遺址西側,是抗日戰爭時期115 師在馬頭戰鬥時留下的炮樓。炮樓臨河矗立,樓身槍眼點點,仿佛讓人們從和平年代穿越到那烽火連天的時代。
郯馬武術文化館:馬頭鎮武術開展歷史較為悠久,在魯南蘇北一帶素有“拳術之鄉”的稱號,郯馬武術文化館主要延伸馬頭鎮武術精神,宣傳馬頭武術文化。
文化傳承
近年來,馬頭鎮依託千年古鎮的歷史節點,對古鎮的商賈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紅色文化、水運文化、民俗文化等進行了綜合研究開發,再現“千年古鎮,江北水鄉”的盛況,古鎮煥發出持續的生命力,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1)商賈文化:馬頭鎮傍依沂川,舟楫入運,上至京衛,下抵蘇杭,素為魯南蘇北之重鎮,物資交流之商埠。歷史記載,早在唐朝時這裡便已形成適宜人居的村落,因此有“古鎮”之稱。到了明清時代,此地水旱交通便利,是商賈雲集的貿易碼頭,素有“小上海”之美譽。鼎盛時期,全鎮的大小商店和手工業作坊有三百多家,在郯城縣有商會之前,馬頭就有了商會。歷史上馬頭晉商眾多,還有專門的晉商商會。雍正年間,八家山西巨商富賈合資興建山西會館,位於清真寺北面對門,東西寬60米,長170米。
(2)水運文化:馬頭處沂河岸畔,地理位置優越、商品貿易極為發達,相傳唐代已初具規模,清代以前水陸交通便利。馬頭鎮沿著水分為北水門、顏道口、西道口、大東門等多處集中的商業區。
北水門:馬頭鎮南北大街北端沂河堤岸上的建築物,這裡是南北物資交流的集散地,沂河船工的航標,商賈的驛站,也是遊客的中轉站。
道口:是水路和陸路的交會處。在北水門東西兩側分別有顏道口和西道口,其中顏道口是為了裝卸貨物而設的港灣,西道口則是擺渡的優良港灣,是郯邑通磨山、蘭山等地的重要關口,同時也是漁船的避風港。
(3)民族文化:馬頭是水旱交通交匯點,商貿發達,吸引回民從各地(主要為濟寧、棗莊、淄博、上海等地)前來定居經商。明永樂三年馬頭修建清真寺,歷經明、清、民國至上世紀末馬頭居民中有五十餘姓氏2000多回民。回民數量的增加也帶來了回民文化在馬頭的發展。
(4)紅色文化:馬頭鎮是魯南地區黨的發祥地,馬頭三小(今更名為求是國小)是中共魯南第一支部和中共郯城縣第一屆縣委的誕生地。馬頭鎮革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先後湧出了劉之言、劉諧和,高家18名八路軍等一大批革命人士和優秀共產黨員,用行動闡釋了對國家、對黨的忠誠。
(5)民俗文化:馬頭民間文化豐富,歷史悠久,特色鮮明。
傳統民俗文化—郯馬五大調:流行於魯南地區郯城、馬頭一帶而得名的,又稱“郯馬調”,也稱“淮調”、“五大調”,風格獨特,曲調充溢著古聲古韻,歌詞或雅正婉麗、意蘊雋永,或淺白流暢,渾樸本色,深受百姓喜愛和專業人士推崇。曲目分為愛情類、生活類、故事類、自然風光類、警世勸善類等,被譽為“明清俗曲大型演唱曲失音絕響後,保留下來的‘活化石’”。
傳統民俗文化—手工業:馬頭歷史上較有名的手工業門類有紅爐業(鐵匠鋪)、銅匠業、油坊、紡織業等。
傳統民俗文化—節慶:開齋節:穆斯林的傳統節日,山東省郯城縣數千名穆斯林民眾在馬頭鎮清真寺聚禮。
端午節:在郯馬一帶有佩戴荷包和吃粽子的習俗。
(6)美食文化:馬頭自古商賈雲集,民族融合,同時也帶來了各地各民族的美食的大融合,典型的地方美食有:—糝、朝牌、挎包火燒、燒雞、清真糕點等。
古鎮保護
積極推動美食文化、伊斯蘭文化、水運文化等六大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依託清真寺、古碼頭遺址、半濟堂、源興涌等古建築,重新復原建設北水門、火神樓、東門、南門、高家大院等五處歷史性建築;並對古碼頭遺址進行修復。
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並公布了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以及GPS測點;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做到了“ 四有 ”。
對清真寺、魯南第一支部舊址等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擴建和修繕,並制定了保衛管理制度。
先後編制了《馬頭鎮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重點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馬頭鎮城鎮總體規劃》、《馬頭古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規劃設計。規劃注重保護古鎮的歷史格局,對土地使用性質、景觀界面、建築高度、色彩、形式、“ 四線 ”控制,以及歷史建築恢復都作出了一些具體的控制和研究,對古鎮保護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古鎮美食
馬頭糝(sá):又名“肉粥”,一種傳統名吃,多用牛羊肉和麥仁、麵粉、蔥、姜、鹽、胡椒粉、五香粉、香油、醬醋等原料,經多道工序製成,濃香撲鼻、香辣可口、肥而不膩,又可祛風除寒、開食健胃,為當地百姓喜愛的早餐。
馬頭朝牌:因朝牌形狀類似古代上朝時用的笏板,故馬頭的文人墨客以“朝牌”命之。又因爐火烤制而成也稱為“烤牌”。馬頭朝牌趁熱吃最香,咬一口,脆生生的焦,軟乎乎的香,食鹽與花椒的成麻,加上芝麻芬芳,更讓人香醇滿口,回味無窮。馬頭朝牌的製作工藝流程獨特。大致分為準備原料、發麵、揉面、出劑子、揉劑子、制坯、成型、上色、撒芝麻、烘烤等多道工序。馬頭朝牌美味可口、外酥里嫩,深受人們喜愛,與馬頭羊肉湯、糝共同代表了是馬頭美食文化。
馬頭老八碗:馬頭老八碗始於建國初期,因其口味獨特、經濟實惠、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建國初期,物資匱乏、百廢待興。然,齊魯大地禮儀之邦,歷來尊師重道熱情好客。故,招待賓客從未怠慢,才有此四碟八碗之宴,此乃待客之最高禮儀,四碟八碗又取之四平八穩之意,寓意人們生活平穩、安居樂業。
清真糕點:基本上是傳統中式品種,也是記憶中的小時候味道。我們選料純正、工藝考究,製作過程中只使用麵粉、白糖、冰糖、芝麻、花生油,無香精、無色素、無添加劑,這樣做出來的糕點香酥可口、油而不膩。在馬頭,很多清真糕點店鋪都有著百年的歷史,生產工藝流程也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文家醬鹹菜:醬菜製作工藝考究,色澤黝黑,味道鮮美,久負盛名。每年的秋暮冬初,匠人們把精挑細選的辣菜、胡蘿蔔、勺子頭等按工序放在勾兌好的鹽水中醃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把醃製好的菜撈出來,曬到半乾。每年的春夏之交是炒鹹菜的最佳時間,將曬好的菜放在鐵鍋里,填上瓷缸里的濃鹽水,用木柴燒開,再文火細烹炒,醃製的各種蔬菜就成了黑色的鹹菜,大街小巷的空氣中多瀰漫著鹹中帶香的氣息。
古鎮牛肉干:選用當地民眾自養優質無污染新鮮牛肉,結合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與現代先進工藝進行製作,攜帶方便、營養豐富,既可做居家、辦公的小零食,又是旅遊出行的必備美味。古鎮牛肉干主要有兩種製作方法——烤和炸。烤制的牛肉干,乾而不柴,將所有的精華牢牢地鎖進每一根牛肉纖維中,每嚼一口都能感受到肉質的彈牙和醃製的美味。而炸制而成的牛肉干則更多了一些油香與酥脆,油潤的質感與表皮的焦香相結合,可謂越嚼越香。
馬頭羊肉湯:馬頭湯羊肉是經過特殊的烹調加工,裝上碗,一半湯,一半肉,湯肉並美。湯,看上去稀,舀起來稠,喝進嘴粘,咽下肚滑,獨具鮮、美、香、爽口味;肉,酥而不散,進嘴 則骨離筋化,回味無窮。讓人嗅之奪魂,食之酣暢,思之神往。湯羊肉毫無腥膻之味,為冬令食補之佳品, 湯羊肉製作用料考究,烹調獨特,其烹調技術程度看似與家常一般,當一般人如法炮製的時候,卻總也出不了那種獨特的味道,有一種不盡人意的感覺。
郯馬土特產
郯馬土特產購物中心位於馬頭古鎮沂河岸邊,是郯城縣第一座綜合性的土特產購物商場,集產品展示、銷售、採購為一體。購物中心所銷售的土特產品分為手工製造、非遺文創、銀杏產品、特色小吃、農副產品五大類別,共100餘個品種。
中國結:中國結屬於飾結的一種,“飾結”又稱為“繩結”,具有優美的造型與豐富的色彩,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從某種意義上說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中國結全稱為“中國傳統裝飾結”。它是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當時的繩結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用具,同時還具有記載歷史的重要功用, “結”因此備受人們的尊重。宋代,詞人張先寫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形容失戀後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糾結的狀態。到了清代,繩結髮展至非常高妙的水準,式樣既多,名稱也巧,中國結真正成為流傳於民間的藝術。當代多用來室內裝飾、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
魯班凳:“魯班凳”是戰國時期魯班發明的,又叫“魯班枕”,綽號“瞎掰”。它是用一整塊木頭經過鋸、刨、磨、鑽、鑿、摳、拋光、上蠟等十多道複雜工序製作而成,整個物件共有42個眼和六個面,最終才製作成變化無窮的魯班凳。魯班凳能自由打開和閉合,各部分又不會完全分離,形成“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內外結合、相互配合、完美無瑕的奇特家具,真正彰顯出老祖宗的智慧。
木旋玩具: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俗稱“耍貨”,元末明初時期始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港上鎮北部的樊埝村。郯城木旋玩具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是為適應農村特點而產生的,富有較濃的鄉土氣息。在發展的過程中,郯城木旋玩具的木旋工藝形成了以圓柱形為主,局部凸凹、粗細結合、曲線流暢的表現形式,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艷麗、誇張傳神等特點。2014年,傳統玩具(郯城木旋玩具)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117。在圖案設計上,郯城木旋玩具多取材於神話、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等,其傳統作品有古代人物、虎頭棒槌、高低棒棒人、燕車、鳥車、八仙花盤、和尚敲術魚、不倒翁、京劇臉譜、花籃、雜貨、木碗、把拉頭子、攆鑽子等,郯城木旋玩具在傳統式樣的基礎上,產品品類不斷創新,已開發出日本娃娃、西遊記人物聖誕老人、火車、小雞啄碎米、京劇臉譜、閃光陀螺、中國古代仕女、鐵臂阿童木、胡桃夾子等新產品。
二胡:二胡製作技藝在郯城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年間就已經開始手工製作柳琴、二胡、京胡、板胡、墜琴等多種民族演奏樂器,是遠近聞名的“民族樂器之鄉”。郯城二胡製作技藝從選材、形制構造、工藝流程,都具有自己的特點,代表了北方二胡的製作特色,融入了製作藝人對二胡藝術的理解。2014年,二胡製作技藝列入臨沂市第四批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門票與交通
門票價格:免費
公交線路:臨沂汽車客運站-郯城汽車站,約25分鐘一班,然後轉2路公交,魯南特色小吃街站下車。
旅遊路線:路線1(濱河路):古碼頭遺址—北水門展館—魯南第一支部舊址—小穿店—火神樓—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商賈文化館—郯馬民俗文化館—清真寺—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糧食博物館—郯馬武術文化館—南門(郯馬路)
路線2(通達路):東門(遊客服務中心)—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清真寺—郯馬民俗文化館—郯馬武術文化館—糧食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商賈文化館—火神樓—小穿店—名人館—魯南第一支部舊址—北水門展館—古碼頭遺址(濱河路)
路線3(郯馬路):南門——郯馬武術文化館—糧食博物館—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清真寺—郯馬民俗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商賈文化館—火神樓—小穿店—名人館—魯南第一支部舊址——北水門展館—古碼頭遺址(濱河路)
榮譽稱號
2013年11月,馬頭古鎮開發項目被列為全省服務業和旅遊業重點工程,馬頭鎮被山東省委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獲得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稱號。
2019年07月,馬頭鎮被評為“山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23年11月,馬頭鎮被認定為“第四批全省景區化村莊”。
2023年12月,馬頭古鎮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