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嶺古道

馬鞍嶺古道

馬鞍嶺古道位於瑤溪鎮底嶺下村狀元鎮御史橋村東南,海拔約200米,該嶺與前岩兩峰對峙,形象馬鞍在,故名。嶺長約3000米,寬約1.2,嶺徑條石板建構,東至西繞山崗通往狀元鎮御史橋村,嶺南與嶺上有陶土礦開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鞍嶺古道
人文歷史,特色,

人文歷史

昔日的馬鞍嶺中坪上,庵擇靈地,有求必應,有古剎五進,高僧接踵,香火興盛,蔚然壯觀。山北嶺外坑上,建有“白馬將軍殿”,香客祭祀,絡軍繹不絕。在這裡,可以感受山野妙趣,可以領略佛門淨地幽雅深厚的佛教文化氣息。寺周群山蒼翠,前聳似屏,後疊恢弘,前巒東隅,築有烽火煙墩。相傳明代,倭賊頻擾,沿甌江而上,結夥搶驚,民怨載道,哀嘆驚鴻,於是,四鄉團結,八方支援,奮起抗禦,望烽煙為號,撻倭寇遁逃。馬鞍嶺曾是解放前革命活動的地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共永嘉縣委領導下,永統環中心支部曾在馬鞍嶺古道一帶拋頭顱灑熱血,開展地下活動,該村進步青年謝益旺在1947年加人黨組織,以木匠師博身份為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積極開展減租減息鬥爭,組織農會,為發展黨員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馬鞍嶺古道馬鞍嶺古道
馬鞍嶺從嶺根起步前往16級,就可見馬鞍嶺右根的一塊毗嶺而立的高大岩石上鐫刻林劍丹先生書寫的三個紅色大字:“馬鞍嶺”。再往前步行65行的轉彎處,這裡樹木陰翳,石碑林立,惹人注目。其中有龍灣區瑤溪街道團委建立的“共青林”石碑,龍灣區老人體育協會建立的“紀念首屆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基地”石碑,還有龍灣區體育事業發展局建立的“龍灣區全民健身登山徑”等等,它們猶如藝術皇冠上璀璨寶石,領略著馬鞍的旖旎風光;碑後高林巨樹,遮天蔽日,懸葛垂滕,繞岩掛石,別有一番風光。
馬鞍嶺也是一處風水寶地。山得水而活。是山下的悠修永安河,流淌淙淙,滌心悅耳,清澈可鑑,水嶺互應,盡顯山水風光。臨河而建的朝暉亭,依水而坐,傍橋而立。洪崖殿、朝是暉亭雖為永安公路橋所隔,但殿亭相應,靈山秀水,連水相通,晨鐘暮鼓,禳災驅魔,香火氤氳,蔚為壯觀,極融守宗教和美學之境界。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面對美麗的馬鞍嶺,誰能遏制住心動而不與她親近呢?馬鞍嶺臥龍藏虎,山勢低緩,嶺高不過百米,僅有875級,平鋪嶺背,每級石高僅有8公分,除左右溝瀆各為0.75米外,嶺寬1.50米×0.35米×0.08米。馬鞍嶺四季皆成詩,兩旁都是畫。單是亭子遂鋪就民子詩情畫意。在底嶺下村下車,沿永安河步行200多米到底左轉彎50米便到馬鞍山根,一座山嶺蜿蜒,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緊依嶺根的“馬鞍嶺亭”亭上楹聯,吟風弄月,歌山頌水,字型端正,魅力引人。“馬鞍嶺古道復呈異彩;大羅山景色又添新姿”。“翠竹裝運一亭風月宜酣飲;蒼松倚日萬里溪山可暢懷。”“山戀晴雲揮盡無墨畫;竹敲秋雨詳吟有聲詩。”平仄就是起伏的山嶺,意象就是優美的山景,意境就是潺潺的溪流。亭上還刻有《重建馬鞍嶺碑文》,成為人們崇尚自然,心繫自然的心靈風景。碑文日;馬鞍嶺“年久缺失修茸,道頹石脫,泥覆草長,雨過路滑,行人嘆慨阻,任之齷齪乎?吾村兩委、老人協會,共謀重建山嶺,遠近仁人志士,欣聞善舉,解囊樂助,糾工庀材,選用花崗岩條石,督工監造,業已竣工……”
嶺邊的岩石上悠然現出三個紅色大字:“歇息岩”,它緊倚嶺中亭—益壽亭。亭者,往來思憩之所也。烈日烜赫則思憩焉,風雨驟至則思憩焉,履涉疲倦則思憩焉。然“思憩”不是目的,而是讓登嶺人領略清新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文精神,讓登嶺人吸收大自然給予的美麗與精神,讓登嶺人吸收大自然給予的美麗與健康,這就是益壽亭的真正內涵所在。駐足亭口,人們自然會吟誦起富於意境的訂定聯來:“眼前百級勝似閒庭信步;身後千山宛若海闊天空。”“流水映霞紅疇似錦,遠山凝黛碧翠如煙”,“玉壘浮雲,億昔有龍霄作浪,環宇盛景原今無虎再興風。”心懷喜悅,拾級而上,疾步如飛,真不覺有半點疲憊,便一口氣登臨嶺背,竟是另一個嶄新世界,嶺背坦蕩如砥,是一片開闊的平坦地帶,行神如空,深美閎博。“知青亭”高韻雅致,詩意地棲息在嶺背,簡直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背靠虎威,肩倚龍脈,眼收坦途,可謂天時地利風水好。嶺背上還擁有一個廣闊的體育運動場,分三個運動區,一是太極休閒區,水泥道坦,面積為26.8米×19.20米。二是健身場,面積有12.50米×39米,配有沙坑,單槓、雙槓、跳馬、鞍馬、吊環等十來種戶外健身器材。三是籃球場;配有一對籃球架,球場面積為33米×21米,遠遠超過國際籃聯標準(長28米,寬15米)。

特色

馬鞍嶺高嶺土礦址 位於龍灣區瑤溪街道與狀元街道之間的馬鞍山坪。1922年,底嶺下村村民張永有三兄弟發現高嶺土,進行小規模經營性開採,為附近陶業廠家提供原材料。馬鞍嶺礦山資源優美,嶺上蘊藏的白土,與永嘉小京岙的黑土配置土坯燒碗,燒出來的碗色白質好,暢銷市場。馬鞍嶺下的溫州東陶面磚,質量上乘,名聞遐邇。美不勝收的馬鞍嶺,傳達著如此悽美動人的傳奇故事,使人心情神貽而流連忘返。 身處馬鞍嶺,心與白雲閒、登山徑、觀風物、與情牽著馬鞍亭、益壽亭、知青亭,三亭遍覽,情誼此處越斑斕。亭有共林圍繞,背有知青隨伴,美景不勝有,嶺上江山畫,還有嶺下古民居和古書院,馬鞍嶺遠勝似神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