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馬鈴薯褐色粗皮病、馬鈴薯莖潰瘍病。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基本介紹
- 別稱: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馬鈴薯褐色粗皮病、馬鈴薯莖潰瘍病
- 中醫病名:馬鈴薯黑痣病
- 常見發病部位:幼芽、莖基部及塊莖
- 病原:立枯絲核菌
分布危害:馬鈴薯種植面積逐漸擴大,重茬問題較為普遍,在馬鈴薯種植區黑痣病日趨嚴重,且發病較為普遍,一般可造成馬鈴薯減產15%左右,個別年份可達全田毀滅,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其致病菌除侵染馬鈴薯外,還可侵染豌豆。
症狀:主要危害幼芽、莖基部及塊莖。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爛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後染病初,植株下部葉片發黃,莖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6cm。病斑上或莖基部常覆有灰色菌絲層,有時莖基部及塊莖生出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塊狀或片狀、散生或聚生的均和;輕者症狀不明顯,重者可形成立枯或頂部萎蔫,或葉片捲曲呈舟狀,心葉節間較長,有紫紅色色素出現。嚴重時,莖節腋芽產生紫紅色或綠色氣生塊莖,或地下莖基部產生許多無經濟價值的小馬鈴薯,表面散生許多黑褐色菌核。
病原: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以病薯上或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帶兵種薯是翌年的初侵染源,也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載體。馬鈴薯生長期間病菌從土壤中根系或莖基部傷口侵入,引起發病。該病發生於春潮及潮濕條件有關。播種早或薄厚土溫較低發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