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白絹病

馬鈴薯白絹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馬鈴薯白絹病病原中文名:齊整小核菌

病原拉丁學名:Sclerotium rolfsii Sacc.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真菌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馬鈴薯

主要為害部位:塊莖

傳播因子:病殘體、土壤、肥料、流水、雨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鈴薯白絹病
  • 主要危害作物:馬鈴薯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薯塊上密生白色絲狀菌絲,並有棕褐色圓形菜籽狀小菌核,切開病薯皮下組織變褐。
發病狀態發病狀態

形態特徵

Sclerotium rolfsii Sacc.稱齊整小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Atheliarolfsii (Cursi)Tu. & Kimbrough.稱羅耳阿太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具隔膜;菌核由菌絲構成,外層為皮層,內部由擬薄壁組織及中心部疏鬆組織構成,初白色,緊貼於寄主上,老熟後產生黃褐色圓形或橢圓形小菌核,直徑0.5—3mm。高溫高濕條件下,產生擔子及擔孢子。擔子無色,單胞,棍棒狀,大小16×6.6(μm),小梗頂端著生單胞無色的擔孢子。此外,有報導Corticium rolfsii (Sacc.)Curzi稱羅耳伏革菌,也是該病病原。。

傳播途徑

以菌核或菌絲遺留在土中或病殘體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強,耐低溫,在-10℃或通過家畜消化道後尚可存活,自然條件下經5~6年仍具萌發力。菌核萌發後產生菌絲,從根部或近地表莖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後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及圓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擴散。

發病條件

菌絲不耐乾燥,發育適溫32~33℃,最高40℃,最低8℃,耐酸鹼度範圍pH1.9~8.4,最適pH5.9。在田間病菌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及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南方六、七月高溫潮濕,馬鈴薯地濕度大或栽植過密,行間通風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發病重的地塊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有條件的可進行水旱輪作效果更好。
(2)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層,可減少該病發生。
(3)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追施硫酸銨、硝酸鈣發病少。
(5)調整土壤酸鹼度,結合整地,每667m^2施消石灰100~150kg,使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
(6)病區可用40%五氯硝基苯lkg加細乾土40kg混勻後撒施於莖基部土壤上或噴灑5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混殺硫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7~10天1次。此外,也可用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於發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
防治農藥:五氯硝基苯、福美·拌種靈、硫磺·甲硫靈、甲基硫菌靈、三唑酮、甲基立枯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