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根結線蟲病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是由根結線蟲屬的多個種引起的、發生在馬鈴薯的病害,主要為害根部和地下塊莖。病株在根部存在大小和形狀不同的根結或蟲癭,當線蟲密度高,並且環境條件有利時,塊莖被侵染,出現表面具有瘤狀突起的蟲癭。地上植株部分表現為生長不良,嚴重時地上部分死亡。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在世界各馬鈴薯種植區均有發生,是馬鈴薯生產上的重要病害,馬鈴薯受害後,可嚴重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一般來說,在粗糙結構的土壤里,根結線蟲繁殖較快,存活時間較長,引起嚴重的損害。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無病種薯;前茬收穫拉秧後仔細清除植株殘根,深翻土壤,減少病源;可選用20%呋蟲胺可溶劑500倍液灌根處理,也可選用10%的嚏哩磷顆粒劑500可與10~15千克細土混合均勻撒施、蓋土、澆水至土濕潤即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鈴薯根結線蟲病
  • 外文名:Meloidogyne spp. disease of Potato
  • 病原:根結線蟲屬的多個種
  • 為害作物:馬鈴薯
  • 為害部位:根部和地下塊莖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情況,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病原特徵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病原為根結線蟲屬的多個種(學名:Meloidogyne spp.),包括北方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hapla)、南方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javanica)、哥倫比亞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chitwoodi)、花生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arenaria)、偽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fallax)、泰晤士根結線蟲(學名:Meloidogyne thamesi)。
  • 北方根結線蟲:雌蟲:梨形或袋狀,唇區口孔呈六角形,唇盤與中唇不對稱,排泄孔位於口針基部球後,平均為2.2~2.5倍於頭頂至口針基部球末長度處。會陰花紋圓至卵圓形,背弓低平,側線不明顯,在尾端有一明顯的刻點區,背腹線紋有時在側區形成翼。雄蟲:蠕蟲形,頭區隆起,與體軀界限明顯,頭帽側面觀圓弧形,唇盤與中唇融合,無側唇,頭感器長裂縫狀。口針粗狀,口針基部球圓形,與桿部界限明顯,側區具4條刻線。幼蟲:蠕蟲形,體長347~390微米,頭端平或略呈圓形,唇區唇盤不隆起,側唇小,頭感器明顯,排泄孔位於腸前端,半月體緊靠於排泄孔前,直腸不膨大,尾部向後漸變細,常有1~3個縊痕。
  • 南方根結線蟲:該種線蟲屬內寄生線蟲,雌蟲和雄蟲的形態明顯不同。雌蟲成熟後膨大呈梨形,體長440~1300微米,體寬325~700微米,雙卵巢,卵巢盤卷於蟲體內,陰門和肛門位於蟲體後部末端,陰門周圍的角質膜形成特徵性的會陰花紋,是鑑定種的重要依據。會陰花紋背弓稍高,頂或圓或平,側區花紋由波浪形到鋸齒形,側區不清楚,側線上的紋常分叉。雄成蟲細長,尾短,無交合傘,交合刺粗壯,成對,針狀弓形,末端尖銳,彼此相連,體長1150~1900微米,體寬280~570微米。
  • 花生根結線蟲:雌蟲:梨形乳白色,體長560.98微米,口針長12.6微米,口針基部球略向後傾斜,會陰花紋圓至卵圓形,背弓中等高度,側區的線紋沒有波折,有些線紋伸至陰門角,陰門裂長39.8微米。雄蟲:蠕蟲形,頭區低平,唇盤與中唇融合,無側唇,頭感器明顯,口針粗狀,側區四條側線,導刺帶新月形。幼蟲:蠕蟲形,體長448微米,口針基部球向前凸出,半月體緊靠於排泄孔前,直腸膨大,尾部向後漸變細,末端尖,透明尾區有1~3個縊痕。

為害症狀

馬鈴薯根結線蟲病主要為害馬鈴薯根部和地下塊莖,根部受害後在根上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腫瘤,初為乳黃色,近球形至葫蘆狀,後發展成形狀各異的腫根,剖開後可見乳白色梨形根結線蟲雌蟲,塊莖受害後,表皮層形成多個大小不一的腫瘤狀突起,剖開後也可見乳白色梨形根結線蟲雌蟲。馬鈴薯受害後,地上植株部分表現為生長不良,葉片著生斑點或黃化,葉叢萎篇,嚴重時地上部分死亡。

分布情況

病原線蟲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但是由於溫度和種植習慣,病原線蟲被限制在特定的地區。也許南方根結線蟲種群是分布最廣泛的。在歐洲和北美洲,北方根結線蟲是占優勢的,其次是南方根結線蟲。 在非洲和亞洲,爪哇根結線蟲和南方根結線蟲是優勢種,其次是北方根結線蟲。在南美洲,南方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和北方根結線蟲都為害馬鈴薯。在許多地區的馬鈴薯上,花生根結線蟲已經發現。

侵染循環

馬鈴薯上根結線蟲的病害循環與其它作物或植物上的相似。第一次蛻皮發生在卵內,二齡幼蟲從卵內出來並侵入寄主根部的根尖附近。幼蟲經過根部移動到導管組織,在那裡它們變成靜止的。幼蟲取食造成機械損傷,幼蟲食道腺的分泌液引起線蟲頭部周圍的寄主細胞分裂和細胞體積增大,線蟲和寄主的相互作用引起多核的蟲癭細胞發育。線蟲從那裡獲得營養,取食後,幼蟲開始膨大。在寄主組織里,四齡幼蟲雌雄可以區別開。雌蟲繼續膨大,成熟時雌蟲白色,梨形,約1~2毫米長。四齡以後,雄蟲變成蠕蟲狀,約1~1.5毫米長, 遷到根外。雄蟲在一些種內是普遍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種內;在一些種里,線蟲繁殖時雄蟲是起作用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種類。雌蟲保留在根里,每頭雌蟲在根組織外面的膠質卵囊內可產卵1000粒。卵在膠質卵囊內孵化。幼齡幼蟲出來為害同一根的新的部位或新的根。據寄主種類、溫度和線蟲種類的不同,每代時間通常是20~60天。

流行規律

一般來說,在粗糙結構的土壤里,根結線蟲繁殖較快,存活時間較長,引起嚴重的損害。但是,它們受要求溫度的限制比土壤類型的限制更明顯,溫度要求隨線蟲種類而變化。北方根結線蟲最適溫度為20℃;其它的種有較高的溫度要求,並且不能抵抗冷涼的溫度。因此,根結線蟲在熱帶和溫暖氣候地區,有巨大的經濟意義。 在北部地區和熱帶高海拔土壤溫度冷涼的地區不太重要。
由於馬鈴薯主要種在比較冷涼地區,所以馬鈴薯根結線蟲病不是一個主要的經濟問題。在較溫暖地區,種植馬鈴薯能強烈的改變這種形勢,而且,環境產生的小種在爪哇根結線蟲,以及也可能在其它的種中存在。這些小種能適應比較冷涼的氣候,並引起嚴重的為害。例如,南方根結線蟲在印度的中部山地上已能很好的定殖,並對馬鈴薯引起嚴重的為害。根結線蟲屬的線蟲通過其它的病原物能增加病害的發展。在馬鈴薯上,細菌性褐腐病的發展,由於南方根結線蟲的作用而加快。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用無病種薯
  • 不要將病薯作為飼料,以防通過牲畜消化道進入糞便傳播。
  • 前茬收穫拉秧後仔細清除植株殘根,深翻土壤,減少病源。

藥劑防治

可選用20%呋蟲胺可溶劑500倍液灌根處理,減輕根結線蟲的發生危害;也可選用10%的嚏哩磷顆粒劑500可與10~15千克細土混合均勻撒施、蓋土、澆水至土濕潤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