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馬鈴薯早疫病菌為
半知菌亞門 真菌茄鏈格孢(學名:
Alternaria solani (Ell.et Mart.)Jones et Grout.)。
菌絲 暗褐色,在寄主的細胞間和細胞內生長。
分生孢子梗 單生或束生,淡褐色,頂端色淡,有0~4個膝狀部,1~7個隔膜,大小為30~3微米×6~8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淡褐色,單生,偶有二個串生,有4~9個橫隔膜,0~4個縱隔膜,隔膜處有縊縮。孢身大小為46~96微米×12~16微米。嘴孢很長,淡色,大小為33~165微米×2~8微米。
分生孢子 形成溫度15~33℃,最適為19~23℃。27℃以上分生孢子形成就停止。分生孢子發芽最低為1~2℃,最高37~45℃,最適為26~28℃。至55℃5~10分鐘分生孢子死亡。
馬鈴薯早疫病為害特點和病原體 為害症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侵害葉柄、莖和薯塊。在葉上病斑最初為褐色圓形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圓至近圓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邊緣明顯,有清哳的同心輪紋,有時病斑外緣有較窄的黃色暈圈。病斑上可產生少許黑色霉狀物。發病多時病斑可連線成不規則大形枯斑,使葉片局部雅訂枯死,嚴重時葉片全部枯死,但仍能看出有輪紋的病斑輪廓,因而易於與其他病害辨認,在莖或葉柄上病斑褐色,線條狀,稍凹陷,擴大後呈灰褐色長橢圓形斑,嚴重時莖、葉辨雄判籃可枯死樂芝勸。薯塊受害後病斑暗褐色,不規則形,稍凹陷,但只侵害皮下稍許薯肉,呈褐色,乾腐狀。貯藏後常為其他微生物侵染而腐爛。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株上越冬,也可在病薯上在窖內越冬,成為第二年的侵染源,土壤亦是侵染源之一。在病殘株上病菌即使在-35~-45℃下都可以存活,但在表面的分生孢子在-27℃下只能存活5天。病菌在土內15~20厘米處一年很少存活,土深10~15厘米病菌生存亦受影響,而在土表的病菌則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第二年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從氣孔、傷口或直接侵入。般在馬鈴薯下部葉片先開始發生,經反覆侵染逐漸蔓延到頂部,在開花前2~3周可出現症狀,但一般蔓延很慢,到生長後期才蔓延快。
流行規律 氣候條件 分生孢子侵染的溫度5~霉整地26℃,最適溫度12~16℃,而發病的最適溫度24~30℃。同時潛育期長短亦與溫度有關。25℃時僅2天,10℃和33℃分別延長為8天、7天,35℃以上病害不能發展。分生孢子發芽要求有80%以上濕度,最好有水滴存在,如在適溫下僅35~45分鐘可發芽,溫度低(6℃)或高(34℃)發芽延長至1~2小時,但當相對濕度降低到55%發寒驗尋凝芽減少,侵染率也低。因此在7~8月雨季溫濕度合適時易發病。若這期間雨水多、霧多或露水重,暴風雨次數多發病重。
品種 品種間抗病性有很大差異但無免疫。有很多野生品種具有高抗性,可作為育種材料,如Solanumbalsii 、S.curtilobum 、S.jamesii 、S.cutarthrum 等。有學者認為馬鈴薯組織中形成的一種C14萜(Rishitin)和C15萜(Rubimin)的量多少與抗性直接有關。同時發現在苗期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中的含量明顯不同,因而可作為抗性定的一種方法。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強,始花期開始抗病性減弱,盛期至生長末期抗病性最弱,發病增加。一般早熟種比較容易感病,晚熟種較抗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早熟抗病品種,特別拘茅應是套用抗當地幾種主要病害的豐產良種。適時提早收穫。
加強裁培管理。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提高寄主抗病能設促墓力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栽培措施。加強管理,增施鉀肥,及時灌溉,促進植株生長壯。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初侵染來源。
合理儲運。收穫充分成熟的薯塊,儘量減少收穫和運輸中的損傷,病薯不入窖,儲藏溫度以4℃為宜,並且通風換氣。
深翻地減少初侵染源。裁種時剔除病薯,不讓病薯混入播種材料中。
化學防治 發病前可用25%阿米西達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交替噴施預防,7~10天噴施1次,連續預防2~3次。發病後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600~800倍液噴霧,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效,上述藥劑交替輪換使用,7天1次,視情況連噴2~3次。
品種 品種間抗病性有很大差異但無免疫。有很多野生品種具有高抗性,可作為育種材料,如Solanumbalsii 、S.curtilobum 、S.jamesii 、S.cutarthrum 等。有學者認為馬鈴薯組織中形成的一種C14萜(Rishitin)和C15萜(Rubimin)的量多少與抗性直接有關。同時發現在苗期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中的含量明顯不同,因而可作為抗性定的一種方法。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強,始花期開始抗病性減弱,盛期至生長末期抗病性最弱,發病增加。一般早熟種比較容易感病,晚熟種較抗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早熟抗病品種,特別是套用抗當地幾種主要病害的豐產良種。適時提早收穫。
加強裁培管理。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栽培措施。加強管理,增施鉀肥,及時灌溉,促進植株生長壯。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初侵染來源。
合理儲運。收穫充分成熟的薯塊,儘量減少收穫和運輸中的損傷,病薯不入窖,儲藏溫度以4℃為宜,並且通風換氣。
深翻地減少初侵染源。裁種時剔除病薯,不讓病薯混入播種材料中。
化學防治 發病前可用25%阿米西達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交替噴施預防,7~10天噴施1次,連續預防2~3次。發病後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600~800倍液噴霧,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效,上述藥劑交替輪換使用,7天1次,視情況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