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蘭號核潛艇

馬里蘭號潛艇 (SSBN-738)是美國海軍中的第十三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它也是美國海軍中第四艘以馬里蘭州之名命名的軍艦。位於康乃狄克州格羅頓的通用動力下屬公司電船公司承建了該潛艇。馬里蘭號潛艇於1991年8月10日下水,通用電船公司為其主持了一個慶祝儀式;1992年6月13日服役,隸屬於美國大西洋艦隊,母港為喬治亞州的金斯灣海軍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里蘭號核潛艇
  • 前型/級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 
  • 研製時間:1986年4月22日 
  • 服役時間:1992年6月13日 
  • 定型時間:1991年8月10日 
  • 國家:美國
  • 舷號:SSBN738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服役,技術特點,艇體設計,電子設計,艇載武裝,性能數據,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68年,美國開始著手新一代潛射彈道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新一代武器系統以美國本土為基地,從潛艇上發射洲際射程的彈道飛彈,是一種效能更高、生存能力更強、具有更大威懾力的戰略武器系統。1972年3月,這種新型戰略飛彈被命名為“三叉戟”I型(C4)飛彈。
俄亥俄級發射彈道飛彈俄亥俄級發射彈道飛彈
20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規劃發展新的戰略核潛艇,來取代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因為原始設計的限制使它們無法換裝較新型的C4三叉戟(Trident)彈道飛彈。在美國海軍最初的規劃中,新型潛艇只是一种放大改良版的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並且仍舊使用S5W反應爐,極速約在20節左右。但是為了增加靜音能力,又採用許多先進靜音科技;而為了符合成本效益,最後竟然設計成拉法耶特級的兩倍大,成為美國海軍最大的潛艇,並使用了推力達60000軸馬力、引進自然循環技術來大幅降低噪音的S8G反應爐,彈道飛彈搭載量更從16枚增加到24枚,是全球彈道飛彈潛艇飛彈搭載數量最多的,這就是後來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建造服役

1979年4月7日,俄亥俄級首艇“俄亥俄”號服役,之後,美國開始對“三叉戟”I型(C4)飛彈進行改進,研製出“三叉戟”II型(D5)飛彈,並從俄亥俄級第9艘開始裝備,因此作為俄亥俄級第14艘的馬里蘭號裝備了當時最新的戰略飛彈。
UGM-133A三叉戟IID-5潛射彈道飛彈UGM-133A三叉戟IID-5潛射彈道飛彈
1986年4月22日,馬里蘭號開工,由通用電氣公司電船分公司建造,1991年8月10日下水,1992年6月13日服役,舷號SSBN738,首任艇長為馬歇爾,隸屬於美國大西洋艦隊,母港為喬治亞州的金斯灣海軍基地。

技術特點

艇體設計

馬里蘭號的艦體同樣是圓柱形淚滴流線艦殼設計,帆罩較拉法葉級小,前平衡翼位於其上。馬里蘭號的彈道飛彈發射管長度突出耐壓殼,因此艦體上部有一層上層建築,從艦艏涵蓋到艦體後段,並充分融入艦體的線型,沒有破壞流線性,不像蘇聯德爾塔級核潛艇的背部突兀地突起一大塊結構,增加了航行阻力與流水噪音。本級艦的十字尾翼與洛杉磯級核潛艇相同,都在水平翼端增加兩片垂直方形小翼面。馬里蘭號的設計極端注重靜音能力,其輪機設備都置於減震浮筏上,擁有兩組蒸汽渦輪系統,一組是在高速時使用,另一組則是在低速時使用的渦輪導氣驅動系統(Turboeduction Drive),具有極佳的靜音特性。馬里蘭號的靜音性能優於改良型洛杉磯級,在海狼級核潛艇服役前是全世界最安靜的核動力潛艇。
俄亥俄級核潛艇線圖俄亥俄級核潛艇線圖
俄亥俄級核潛艇剖視圖俄亥俄級核潛艇剖視圖

電子設計

馬里蘭號的聲納系統較先前彈道飛彈潛艇先進,前一代的拉菲特級戰略核潛艇的聲納系統較為簡陋,體積較小,因此魚雷管可以置於艦首。而馬里蘭號則如同美國攻擊潛艇般擁有艦首大型球形聲納,魚雷管位被擠到艦身底側。本級艦使用的BQQ-6聲納系統除了省略艦首球型陣列聲納的主動拍發功能(仍保留聽音陣列)之外,其餘部件均與同一時期的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的BQQ-5聲納系統相當,搭配的計算機則為MK-118。美國計畫改良BQQ-6聲納系統,包括加裝新開發的TB-29拖曳陣列聲納。
駕駛室駕駛室
馬里蘭號配備柯爾摩根光學公司(Kollmorgen Optical Company)的Type-2F攻擊潛望鏡與Type-15L搜尋潛望鏡,其中Type-15L的伸縮桅桿左側裝備了WLR-10電子截收系統。馬里蘭號的作戰中樞為雷神公司的CCS MK-2型作戰指揮系統,主要硬體包括UYK-43主計算機、UYK-44中型計算機,其影像工作站以矽谷影像公司的4D/20個人信息工作站為基本架構,最多能同時控制四枚MK48魚雷接戰。

艇載武裝

馬里蘭號改配備更具威力的D-5三叉戟Ⅱ型洲際飛彈(UGM-133A),1989年首度試射成功。D-5的尺寸比C-4增加不少,可視為全新的飛彈,長13.41m,直徑2.11m,發射重量58.5噸,配備三級固態推進火箭,由於大量採用重量較輕的材料,因此同樣攜帶8個MK-4(配合W-76核彈頭)MIRV時,射程增加至11000~12000km;每一枚D-5最多可攜帶14枚MK-4型MIRV,此時射程就會減少到8000km以下。此外,D-5還可攜帶威力更強的MK-5 MIRV,每一個MK-5配備一個47.5萬噸TNT威力的W-88核彈頭,裝載8個MK-5 MIRV時,D-5射程約6000km以上。馬里蘭號的彈道飛彈發射管直徑為87英寸(2200mm)。
俄亥俄級魚雷發射管位置俄亥俄級魚雷發射管位置
馬里蘭號的艦首兩側共配備四門533mm魚雷發射管,採用渦輪氣壓幫浦(Air Turbine Pump,ATP)發射系統,由一組高壓氣體驅動的渦輪泵浦,抽取艇外海水注入發射管,發射時則將魚雷管內海水加壓,將武器打出去。早期如洛杉磯級核潛艇的固定排水量線性泵驅動水壓彈射魚雷管相較,渦輪氣壓泵的組件以旋轉代替直線運動,整個系統的體積重量更低,維修更便利,發射時產生的噪音減少,並具備更廣的發射包絡(即與更多種類的武器兼容)、發射前的準備周期更短等優點。 氣壓渦輪沒有高壓空氣進入海水或回收氣體導致艙壓升高的問題,雖然發射時仍有噪音,但不是壓縮空氣的轟然巨響,更沒有高壓空氣入水而衍生的氣泡問題。

性能數據

技術數據
水上排水量
16,764噸
潛航排水量
18,750噸
潛航深度
240米
全長
170.7米
全寬
12.8米
吃水
10.8米
動力系統
1具S8G壓水反應堆,2具傳動渦輪發動機,1具325馬力輔助發動機(6萬軸馬力)
水上極速
12節
潛行極速
20節(官方)
25節(報導)
自持力
45天
乘員
15名軍官
142名船員
船電系統
雷達
AN/BPS-15平面搜尋雷達
其餘不明
聲納
BQS-13球形被動測距聲納
BQR-25艦首等角被動陣列聲納
TB-16被動拖曳陣列聲納等
AN/BQR-19航行聲納
潛望鏡
Type-2攻擊潛望鏡
Type-15L搜尋潛望鏡
其餘不明
艦載武裝
飛彈
潛射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系統24管 ,使用三叉戟D-5洲際飛彈
魚雷
MK-67 21英寸(533mm)魚雷管4管(使用MK-48線導魚雷)
其他
三英寸誘餌彈發射器

總體評價

馬里蘭號服役時,蘇聯已解體,冷戰的氛圍越來越淡,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也在變小,打贏局部戰爭,由海向陸成為美國海軍的新戰略。為遵守彈道飛彈條約的規定,也為迎合新戰略,馬里蘭號有四艘同級艇被改裝為巡航飛彈多用途核潛艇。馬里蘭號發揮自身作用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甚至可能終生不會有用武之地。不過,作為國家戰略核威懾力量,馬里蘭號仍和其他俄亥俄級成員一起漫遊於深海之中。依照美國海軍在2010年代初期的計畫,俄亥俄級將從2027年起陸續除役,而新一代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計畫SSBN(X)則在2010年左右啟動),首艦預計在2031年左右服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