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山村

馬蹄山村,位於坂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風門坳村。始建於青代。原來這裡是一片山地,黃姓先祖遷此後,其3個兒子每人買了一匹馬,用來做交通工具,故得村名馬蹄山村。該村附近有老虎岩山和牛欄窩山,最高海拔100米;崗頭河從村北繞過;附近有崗頭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蹄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崗頭社區
  • 地理位置:坂田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寶安縣布吉鄉;1958年10月,屬紅旗公社;1959年1月,屬布吉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華區布吉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布吉公社;1983年7月,屬布吉區;1986年10月,屬布吉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2004年,屬布吉街道;2006年,屬坂田街道崗頭社區。
世居村民有陳、黃2姓。第一大姓為陳姓,早年從河南潁川縣遷到廣東惠陽淡水秋長,後遷到今深圳崗頭村;其中一支於清代從崗頭遷到此地。第二大姓為黃姓,早年從河南經福建、廣東惠東到龍華;清代從龍華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206人,其中男性91人,女性115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92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5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301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人,主要分布在蘇利南。歸僑1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兼種沙梨、鳳梨、柿子等。1986年,馬蹄山村新建了兩棟廠房,當時引進的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是一家電子廠。自此,集體經濟由農業經營轉向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華為、新天下、富士康等大型企業。這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IT企業的人駐,引來數以萬計的高科技頂尖人才,而這些IT精英的匯聚,使馬蹄山村被稱為“中國IT業的聖地”“中國矽谷”。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經營、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個人以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通、油角,清明節的茶果、艾粄,農曆六月初六或小孩滿月時招待客人的手指糍等。五和大道、瀋海高速G15線、坂李大道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通電,70年代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網際網路。建有馬蹄山小公園、商業住宅區,有健身設施,設休息亭等休閒區。
傳統民居為客家圍屋,已於2015年前後陸續拆除,現無存。
每年清明節,馬蹄山村各姓族人分別去祖墳地祭拜祖先,拜祭後聚餐吃大盆菜。2004年殯葬改革後,村民們改為去新遷的墓園區祭拜,儀式簡化。該村流傳賀新生兒等傳統禮儀。嬰兒出生第三天要“洗三朝”。第十五天,做“糯月”,至親女眷道賀,主家以豐盛的酒菜款待。滿月之日,若是男嬰必擺滿月酒,頭胎更不例外,俗稱“做滿月”或“做出月”。親戚朋友備賀禮,送嬰兒衣物服飾,孩子的外婆則送親手縫製的衣服、背帶、帽子及小銀項、小手鐲、小腳鐲等,作為給外孫的滿月禮。食物禮品一般包含蔥(寓小孩日後聰明)、蒜(寓小孩日後會算多謀)、雞蛋(客家人稱雞蛋為春,寓日後生活無憂)等。此後,尚有貿百日,貿局歲等小型儀式。
代表性人物:該村屬革命老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革命的村民有黃福、黃旦家,黃傳友等。黃福,早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任機檢排排長,轉戰山東、海南島,後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當時,部隊有一個戰士與其同名,這位戰土犧牲後,告知黃福戰死的信錯寄到馬蹄山,黃福母親接到後傷心欲絕,眼睛都哭瞎了。後來,黃福還家,其母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十分驚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