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溯源,特點,
溯源
馬跡塘“故事”至今已有150多年了。相傳1853年洪秀全率領太平軍打下南京,號為“天京”。慶祝勝利時,有人別出心裁,扎數十“高台”以迎“天王”。從此“高台”造型藝術成為“天京”軍民同樂的一種傳統藝術形式。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軍中的馬跡塘將士將“高台”藝術帶回故里,從此在馬跡塘生根發芽,並逐漸流傳下來。後來,馬跡塘民間把它演變成由演員扮成各種人物造型立在高台上,在大街上穿行而過的表演形式,當地人稱其為“故事”。
特點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馬跡塘一帶的民間藝人,運用獨特的手法和技巧,按照劇情的特寫場景,把兩名兒童裝扮成劇中人,照戲劇藝術造型,一高一低地站在一個一平方米的木台上,由四名男子漢抬著進行表演,在鼓樂和鞭炮聲中,雜在鬧元宵的人流里,遊街過市,緩緩行進,遠看像仙女從天而降,飄拂而來,近看則是出精彩的折子戲,加上小演員傳神的眼睛,出色的表演,引得看熱鬧的觀眾,如痴如醉,非要追著跑著,看個明白,弄清究竟。這就是“馬跡塘故事”。 馬跡塘故事,實際上是一種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藝術。高台是一種可移動的立體舞台,民間高台藝術最簡單、最常見的莫過於踩高蹺,高蹺就是一個“高台”。但馬跡塘故事遠不是高蹺這么簡單,它是將3米多高的鐵軸固定在一個平台上,旁邊用石塊、鐵塊穩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編成“許仙遊湖”、“牛郎織女”、“唐僧取經”等。演員扮成牛郎、織女等各種人物,立在高高的台上,從大街上穿行而過。“故事”的重點、難點在扎制高台,所以這種“故事”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民間藝人用靈巧的雙手、高超的技藝“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