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贊福,回族,1955年生於寧夏同心縣,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973年參加工作,歷任同心縣郵電261微波站技術員、班長,同心縣郵電局局長,寧夏電信工程公司經理,寧夏郵電局農村電話局局長,寧夏電信經營部主任,寧夏郵政局辦公室主任,寧夏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寧夏郵政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等職。2015年5月,免去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郵政公司黨組書記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贊福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
- 出生地:寧夏同心縣
- 出生日期:1955年
人物榮譽,人物事跡,
人物榮譽
1985年,被郵電部授予“勞動模範”稱號;200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06年被評為“寧夏十大經濟人物”;2007年被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並作為高層次優秀人才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得“寧夏改革開放30年行業特別貢獻人物獎”,被評為“振興寧夏·構建和諧社會傑出企業家”;2009年榮獲中國(寧夏)第二屆回商大會“寧夏傑出回商”,“寧夏誠信建設突出貢獻企業家”等榮譽稱號,同年9月又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曾3次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人物事跡
幼年的馬贊福曾夢想過要當一名畫家,上中學時給學校畫黑板報,速寫作品常得到老師的誇獎。及至到了高中畢業後,回響“上山下鄉”號召,來到同心縣城關公社小山村當社員,他仍然心懷自己的這個夢想。他利用業餘時間畫畫、辦黑板報,還嘗試著用同心方言創作過本地一種叫“道情”的劇本。但這一切,都沒能拗過命運對他的安排。1975年他上大學時,本來志願填寫的是長沙師大美術系,但機緣巧合,因是黨員,他竟被當時招生很嚴格的北京郵電大學錄取。
他在農村待了三年多,老鄉總是把他當自己的小孩對待,有時在田間地頭拔麥子,幹得很累的時候他們就幫他,甚至有些衣服都拿回去幫他洗,逢年過節或者有什麼喜慶的事情他們都邀請他。從那時,他就有意識地開始鍛鍊自己的管理能力。由於熱情樸實,吃苦耐勞,他很快就贏得了鄉親們的信賴和讚譽,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推薦為知青組長,擔任小山村黨支部副書記,並被連年評為優秀知青。在農村插隊期間,他帶領知青和民眾組織生產勞動,積極發展副業,展現出了良好的組織和領導天賦。在北郵,馬贊福學的是微波專業,在班裡,他總是最早一個到教室,最遲一個離開。由於善於觀察和勤于思考,他曾自己設計電路組裝過一台電視機。在一次科研實驗中,他被高壓電擊中,險些送了性命,他是學生會幹部,也是科研骨幹。他的畢業論文因具有可操作性和實踐性,成功攻克了一個項目,受到了當時郵電部的嘉獎。
1978年,馬贊福學成歸來,他首先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在微波站一乾就是3年。1984 年初春走進寧夏同心郵電局,一年後擔任同心縣郵電局局長。為了了解情況,他常常徒步行走七八十公里, 深入到同心縣各個鄉鎮調查研究,不久就提出了利用社會力量,採取委辦、代辦、農民承包郵路,以及用民眾集資等方式來改變山區通信落後面貌的改革措施。他的建議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並與鄉鎮政府一起落實了代辦郵電機構和通信設施, 使全縣所有鄉鎮建立了郵電所或郵電代辦所, 開通了郵路, 從此全縣95%的行政村通了郵。在那些日子裡,人們經常看到馬贊福天麻麻亮就起床,和機線人員一起,腳穿解放牌球鞋,翻山越嶺,一走就是一整天。由於是在野外作業, 他們的身上除了要攜帶工作所必需的工具外, 還要背上一路要吃的乾糧和水——那時可沒有什麼午餐肉和速食麵, 他們所帶的僅僅是一袋同心大餅和一個軍用水壺。 經過他們的日夜奮戰,半年之內就使全縣通電話的鄉鎮由原來的8個增加到16個, 在寧夏率先實現了“鄉鄉通”。1986 年, 馬贊福被任命為寧夏電信工程公司經理。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完工, 在全國程控交換設備套用並不廣泛, 設備安裝經驗缺乏的情況下, 馬贊福帶領工程技術人員不分晝夜, 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終於將程控交換設備安裝到位。在工程中, 他帶領工程技術人員搶時間, 拼速度, 工程進度讓日本人瞠目結舌。他們的工程28 天就完成了。最後連那位日本專家也連連向他們表示敬意。
1993年,馬贊福被自治區郵電局擢升為農村電話局局長。馬贊福深入調查研究,發揮特長,大膽提出利用微波技術實現“一點對多點”無線傳輸理論。這個理論一經提出便引人矚目,當時甚至有多家外國公司出資10萬美金購買他的“專利”,都被他拒絕。他可不願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變成個人發財的籌碼,他要用最低的技術成本為郵電事業創造最大的價值。1996年的《世界通信》雜誌對馬贊福的“一點對多點”無線傳輸理論進行了轉載,並將他本人作為封面人物給予特別報導。行動電話使用的正是馬贊福的“一點對多點”無線傳輸原理,因此,從理論上稱他為“行動電話之父”一點也不為過。在他的帶領下,通訊工程技術人員攻堅克難,頑強拼搏,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於1998年使寧夏全區提前兩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村村通”。
1999年,馬贊福調任寧夏郵政公司辦公室主任,不久升任副局長一職;2003年,又因工作出色被任命為寧夏郵政局局長、黨委書記。汶川地震發生時,馬贊福首先想到了用藥品配送的方式支援災區。多年配送積累的經驗在此時發揮了巨大作用,很快地,由他們組織的郵政運輸車隊就趕到了災區,不但解了當時災區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還給尚處於恐慌之中的災民們送去莫大的心理慰藉。除了藥品配送的車輛之外,馬贊福還專門派去了十輛流動服務車去汶川。馬贊福去歐洲考察學習時見過的很方便快捷的小木屋。小木屋最大的特點是方便居民儲蓄之用。受了它的啟發,馬贊福很快就著手作了初步設計。這流動車原本是由依維柯車改裝的,裡面有給居民快速辦理儲蓄和匯兌的各種功能。有了這個流動服務車,寧夏郵政的路子又寬了一大步。這一發明因為構思新穎、技術含量高而獲得國家專利。汶川地震時,馬贊福遠在國外考察,得知這一訊息後,他第一時間除了指示藥品配送外,還想到了剛剛獲得專利的流動服務車。這流動服務車此時可是派上了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