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臍崬

馬臍崬

又稱“馬薺崬”,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 馬薺崬,是永定大溪境內第二高峰,因山形狀酷似荸薺,荸薺在永定客家稱為“馬薺”,故山名為“馬薺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臍崬(又稱“馬薺崬”)
地理位置,馬臍崬簡介,馬臍崬原始森林水資源,

地理位置

馬臍崬,又稱“馬薺崬“,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

馬臍崬簡介

又稱“馬薺崬“,與仙洞毗鄰(仙洞山,位於平和縣蘆溪鎮與永定區大溪鄉、湖坑鎮交界,海拔1530米),雖不及仙洞山高聳,但馬臍崬山形秀美,又多歷史文化淵源,被大溪當地人奉為心目中的神山。大溪游姓族人有說馬臍崬山上流下的水均衡地安排好了各房各門的風水,其中有一房子弟誤飲邊緣之水,造成該分支之族人女丁興於男嗣,有“金女銀婿、銅子鐵媳”之說,如若真有此事,想娶其族女子者必定爭先恐後,而欲嫁入其家門的女子就要沉思三分了。
登上馬臍崬,四望身下,唯我獨高,大溪山野皆收眼底,惟余莽莽,山天一色,不愧古人稱之為“漳州黃山”。
馬臍崬山間有一古剎曰圓山岩,據《永定縣誌》記載,圓山岩寺廟是清單順治年間一個泰溪(大溪之舊稱)游姓人家,“四議親事未娶輒卒,遂出家,並將田產舍於寺。將死遺囑以寺田業付侄仲莊、仲德、仲九管理,招僧奉佛”。寺內大白玉觀音雕像據說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從緬甸運回,至今依然光潔如新。
圓山岩寺廟後有一石頭砌成之水池,人稱“仙池”,清代大溪翰林巫宜福所作“大溪八景”詩中首句“鯉躍仙池一問之,名泉天漏是何時?”中的“仙池”即是。然“鯉躍仙池”在當地還有一段奇異的傳說。
當地人常往圓山岩祭祀,這天有人帶著鮮活的鯉魚作為貢品到廟裡祭拜,當他將鯉魚擺在神龕案桌時,鯉魚突然活潑亂跳,跳下神案,徑直朝廟後翻跳而去。朝拜者緊追不捨,不料那鯉魚跳得更快,一個筋斗躍入了廟後的放生池,在池水優哉游哉地遊動著,朝拜者驚得目瞪口呆。從這以後,再也沒有前往祭拜的人帶來活鯉魚了,而“鯉躍仙池”也成了馬臍崬一個著名的景點。
“名泉天漏是何時?”中的“天漏泉”則在圓山岩古剎左邊不遠處。嶙峋怪石之間流淌著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猶如天上漏下之泉,故名“天漏泉”。翰林巫宜福對起有記曰:“凡物可驗天地之候者,雖小必名蓂記翔,‘桐知閏’之類是也。而可占十二時之往復者,莫如馬臍崬之天漏泉。”說的是這泉水一年四季長流不息,不受旱澇之影響,另此泉一日十二個時辰所漏之水量大小因時辰不同而異,子午卯酉時辰較多,其他時辰較少,因何至今無人能知,乃奇泉也。古時圓山岩寺內僧侶皆接此泉水以器貯之,以煮茗茶。此水所泡香茗,味留唇齒。巫宜福胞弟巫宜耀翰林為天漏泉所折服,留下絕句為:
大時嘈嘈屋建瓴,小時點點玉瓏玲。
山中早晚山人曉,何事人間五斗瓶?
十二芙蓉葉葉奇,高僧絕技少人知。
何如卓錫南山上,聽取山泉十二時。
天漏泉邊石刻“清泉時出”、“今古奇觀”八字,今尤可辯。據說當年大溪監生游旺級,在清泉旁修建書屋而深讀,其孫監生游位中,也在於石泉上方修建亭榭,編刻題詠,以志名勝。
或許,馬臍崬在大溪人心目中的地位,與圓山岩及天漏泉的歷史文化積澱是分不開的吧!
天漏泉,在大溪馬臍崬半山。泉出石中,大小應十二時。石上有古刻“清泉時出”及“今古奇觀”八字。監生游旺級,嘗築清泉書屋於其旁。其長孫監生位中,重修亭榭於石泉之上,編刻題詠,以志名勝。

馬臍崬原始森林水資源

泉水采自極深岩層,水質清澈甘甜,PH值在7.1-8.0之間,呈弱鹼性,含有豐富的鉀、鈉、鈣、鎂、硒等微量元素,補充人體所需,原生態、無污染,有益人體健康,並經過了國家地質礦產部、衛生部等相關專家評審組的嚴格鑑定,尤其適合兒童、老人長期飲用。
馬臍崬上鳥瞰大溪馬臍崬上鳥瞰大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