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節——中國北方的祭海文明 福建湄州的媽祖世人皆知,但“國有國史,方有方誌”,在中國北方海域,也有一個萬眾膜拜以求平安的海神,他雖然不如南方的媽祖聲名遠播,卻同媽祖一樣德高望重,他是我國北方沿海特別是長海地區漁民的“守護神”,被人們稱作“馬老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祖節
- 節日習俗:以廟會的形式祭奠等
- 馬老祖:長海地區漁民的“守護神”
- 屬性:中國北方的祭海文明
節日起源,節日習俗,比較,變遷,
節日起源
馬老祖,又名馬痴子,相傳是長海縣廣鹿島人(一說蓬萊人)。其父被漁霸逼死,他同兄嫂逃往山東蓬萊落戶。後來,馬痴子告別兄嫂,回到廣鹿島,棲身於南台里修煉成仙。數年後,侄子從山東前來探望叔父。回家時,馬痴子備下船隻,並送給他兩升鵝卵石。侄子回到蓬萊,登岸後回頭一看,船忽然變成一片樹葉隨波漂去。解開包裹,又發現鵝卵石已經變成了光燦燦的金銀錁。這時,侄子才恍然大悟,叔父早已得道成仙。
節日習俗
傳說畢竟只是傳說,卻寄託了漁家人渴求風調雨順、年年有餘的樸素願望。明朝萬曆年間,為了紀念逝去的馬老祖,廣鹿島人在他的居處原址上修建了馬祖寺廟。每年的農曆六月十六,馬祖生日之時,遼東半島的漁民們便紛沓而至,以廟會的形式祭奠他,祈求魚肥糧豐、平平安安。人們把祝福寫在紅布上繫於馬祖廟附近的古樹,在廟前點燃一掛掛鞭炮和煙火,然後悄悄地排好長隊,等待進廟拜見仙人的神聖一刻。廟外鑼鼓喧天,廟裡卻莊重肅穆。進香的人們虔誠地跪著,口中念念有詞。他們堅信,唯有心無旁騖才能感動神仙。
比較
這種強調精神的祭祀風格相對於東南沿海顯得不夠講究,南方的“媽祖節”上既有“媽祖宴菜”,又有“神功戲”,還有“豬、雞、魚”三牲祭品,可謂在細節上做足了功夫,但是北方祭海儀式的簡單卻顯得實實在在,這也正如北方人的性格———豪放粗獷。即使是那些由祭祀擴展出去的旅遊文化的內容,也帶上了更多隨意性的色彩。帳篷的排列不甚規矩,于山野間時隱時現;島上的居民可以任意擺攤叫賣自家的西瓜……總之,在廣鹿島的“馬祖節”上,輕鬆自然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然而,不管是“媽祖”還是“馬祖”,他們都是中國的海神,都具有與西方海神不同的文化特質:歐洲海神波塞冬體現了西方人冒險、征服、掠奪的海洋文化精神,而中國的“媽祖”和“馬祖”卻都是象徵和平的偶像,他們體現的是平等交往、自由貿易的海洋文化精神。從這個層面上說,“媽祖”和“馬祖”實屬一家。
變遷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長海地區就有人墾耕漁獵,繁衍生息。已經挖掘出來的廣鹿小珠山底層文化遺址被認為是大連地區最早的原始文化,距今約有6400年。如今,居住在長海的民眾多是山東登州等地的移民後裔。清初,遭受兵燹匪禍的山東漁民發現了長海這塊寶地,先後乘船上島落居。最早登島的有張、劉、石、王等姓氏的人,今天這四大姓仍然是長海縣人的主要姓氏。山東人的傳統習慣被保持了下來,烀餅子,熬酸菜,說話帶有濃重的山東口音。
長海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是打開京津門戶的鑰匙。早在戰國時期,諸侯爭雄,燕國最終占據了這處邊境要塞。東晉十六國時,為高句麗所據。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兩世六伐高句麗,長山列島重入唐朝版圖。明末,遼東戰事頻發,明將毛文龍占領海島以抗拒清軍,與大陸交通斷絕,糧源阻塞,致使島上居民逃向大陸謀生,島上一度荒置。日俄戰爭時,日本海軍侵占長山、游弋於廣鹿獐子海域,以扼制俄軍。抗戰時期,膠東八路軍寺山根據地在獐子島南海面上設“大肚船”物資轉運站,40多隻船、200多人投入海上“密運”,把軍需物資運往山東蓬萊、劉家旺一帶。
1945年海島獲得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仍然處於緊張的軍事狀態。然而,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由戰爭向和平過渡的歲月中,長山列島也在適時地變換著角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長海人也投入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不斷地調整戰略,建立並發展起“捕撈、養殖、加工、旅遊、海運”五大產業,到2003年時,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4.5億元,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經濟能力的增強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海島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蓋起了洋樓,用上了電話,裝上了電腦,甚至形成了有線電視網路“村村通”。
從原始文化源地到軍事要塞,再到漁業旅遊強鎮,海那邊的大陸文明悄無聲息地衝擊著海島文明,在這裡實現了現代化與傳統的結合。人們保持著古老的生活習俗,卻也不抗拒外面世界的多姿多彩,正是這種多元化給了長海無數種可能,也更增添了它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