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甸(北京市海淀區東南部區域範圍)

馬甸(北京市海淀區東南部區域範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甸位於海淀區東南部。東起昌平路,西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東牆,北始元大都北土城遺址,南抵北三環中路。早年關外到京都販馬的集散地,原稱“馬店”,後衍化成今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甸
  • 地理位置:德勝門外元大都北城牆遺址土城南側
  • 面積:總面積29.57平方千米
  • 人口:總人口4.34萬人
簡述,區域範圍,歷史傳說,

簡述

位於海淀區東南部。東起昌平路,西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東牆,北始元大都北土城遺址,南抵北三環中路。早年關外到京都販馬的集散地,原稱“馬店”,後衍化成今名。
元代,馬甸地區在大都城內。明永樂年間,北京城南移,將此地劃到城外。成化年間,明廷經常和蒙古進行茶馬交易,馬甸成了季節性販馬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間馬甸形成村落,乾隆年間蒙古王公貢納的馬匹趕至京理由,馬甸地處北郊,加之當年這裡水草豐盛,適合放養,故而貢馬都圈養在這裡,以候上駟院的官員挑選;剩餘的大部分馬匹,則就地變賣。
因此,馬甸大道兩旁建馬店多家。嘉慶、道光年間,馬店行業逐漸移至德勝門外關廂,繼而興起的是販羊行業。道光三十年(1850)仍稱“馬店”,當時有羊店十三家。羊店存欄羊總數高達一萬餘只,當時北方有“馬甸無羊市無肉”之說。《都門紀略》記載:“蒸羊肉,肉案在德勝門馬店路東。”民國“馬店”改稱“馬甸”,尚有馬店一二十家。《北平市自治區坊所屬街巷村里名稱錄》載:“馬甸西村、馬甸官廳、馬甸後胡同。”新中國成立後仍稱“馬甸”。最初馬甸回族居民以馬、丁、罰、海四姓人口為最多,現已發展到了四五百戶。
清順治二年(1645),在馬甸建察罕喇嘛廟,簡稱後黑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慈度寺,簡稱前黑寺。均在民國年間被燒毀。此前打鬼之舉,又名“跳布扎”,屬密宗金剛神舞。康熙年間在馬甸街南端建清真寺。“大躍進”時被工廠占用一部分,至今仍正常開放,規模僅次於牛街清真寺。

區域範圍

北京馬甸位於德勝門外元大都北城牆遺址土城南側。泛指北三環中路、和德外大街交會處。明、清時期是關外到京城販馬的集散地,故名馬店。由於地勢低洼,每年積水如甸,後逐漸被稱為馬甸。馬甸立交橋是海淀區、西城區及朝陽區的分界點,八達嶺高速公路的起點。橋南為德外高科技區。2001年在立交橋西北側建成冠城園。冠城中心高140米,為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
馬甸

歷史傳說

歷史相傳這裡曾是明代京城販馬的集散地,稱為馬店,後演化為馬甸。明朝永樂年間,德勝門內有一家茶葉店,老闆姓常,他經營的茶葉品種多,貨色好,在北城一帶很有名氣。誰知他後來染上了賭癮,不到一年就把全部家底和茶葉店輸光,只好搬出城裡,在德勝門外給人趕馬車。一次他跟著車主到蒙古買馬,回來後就琢磨著也弄幾匹販賣,於是辭了差事,買回三匹馬在離德勝門不到十里的地方販賣。果不出所料,沒幾天,馬就賣出去了。就這樣販來賣去,半年工夫,又發達起來。
別人見他販馬掙了大錢,也跟著效仿,不少蒙古人也趕著馬到這裡來販賣,漸漸在這一帶初步形成一個馬的交易市場。明弘治年間,這一帶店鋪越來越多,形成販馬集散地,到清康熙時期基本成為村落,俗稱馬店。乾隆年間,蒙古王公貢納的馬匹趕至京城,因馬店地處北郊,地面開闊,水草豐盛,很適合放馬,於是貢馬都圈養在這裡,以等候上駟院(皇家負責飼養馬的部門)官員挑選,剩餘的馬匹就地變賣。民國以後,雖然把馬店改成馬甸,但依然有二十多家馬店存在。直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馬店才開始逐步消失,但馬甸地名一直叫到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