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甘肅非遺傳承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瑞,男,保全族,出生於1949年,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全族口頭文學與語言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瑞
  • 民族:保全族
  • 出生日期:1949年
  • 職業:教師
  • 項目名稱:保全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 性別:男
人物經歷,項目申報地區,項目級別,

人物經歷

1949年出生於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墩村。他從小在保全族音樂的滋養中長大,不僅是“花兒”能手,還是保全族宴席場不可缺少的關鍵性人物,著名的“調把式”。利用業餘時間蒐集和整理保全族語言與民間故事,1982年獲省文化廳“甘肅省農村文化藝術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被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師;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中華慈善總會授予“燭光獎”;2006年被甘肅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授予“優秀花兒歌手”稱號。曾在《河州》雜誌、《隴苗》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民間故事。2008年,他被確定為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全族口頭文學及語言傳承人。 馬瑞受到父輩影響,自幼喜歡音樂,喜歡花兒,當地的花兒會是他學習音樂的大課堂。1971年,他開始在保全族國小任教,熱愛音樂的他認為保全族音樂需要後繼有人。於是,他集合了一些學生,組成一個文藝小隊,每天用學校陳舊的腳踏琴帶領學生學習音樂,學唱花兒樂曲。他還編寫了若干新編花兒曲,讓學生們演唱。1980年他被調到縣文化館工作,任職期間,他積極籌劃和組織文藝匯演工作,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在文化館工作5年後,他又回到大墩村保全族國小任教。三十七年中,馬瑞為保全族的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心血。馬瑞老師說:“不管什麼事情我都不能敷衍了事,學校和家裡都是這樣,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做就認認真真做完。”正是這種堅韌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感,讓他成為保全族優秀的人民教師,他用他的智慧和熱情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大山深處的保全族青少年。由於當地民俗習慣的影響,馬瑞老師追求音樂的道路坎坷而艱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人們的思維方式逐漸在變化,如今他已成為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的保全族民間藝術家。馬瑞作為人民教師和文藝工作者,他認為,花兒是門藝術,是我國絢麗多彩的文化寶藏之一,我們有義務將其發揚光大,更有責任將其傳承給後代子孫。他不僅這樣說而且一直是這樣做的,在他身上體現出了既作為一個民間藝人,又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同時還作為一位“民間文化傳承人”所擁有的全部素質。 如今,馬瑞是保全族人當中熟知和掌握保全族音樂文化最多的民間藝人,也是接受中國保全族音樂文化課題組採訪最多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採訪中,馬瑞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而詳細的保全族民間音樂素材。同時,也讓人們對保全族古老而獨特的音樂頗為感動。他演唱的“花兒”《保全令》、《尕馬兒令》等具有濃郁的保全族風格。馬瑞是保全族有名的“調把式”,他演唱的打調《今晚上的東家是死哼哼》幽默風趣,擅於運用滑音。保全族“勞動號子”在他和搭檔的演唱中形象生動、韻味十足。同時馬瑞老先生還能熟練地演唱宴席曲、哭嫁歌、兒歌等民歌,並且會製作和演奏“瓦吾”、“蓽蓽”等保全族樂器。 馬瑞老師曾應邀參加2012年在西北賓館召開的“中國保全族音樂文化研究論壇”,在會議中他向與會的代表介紹了保全族音樂的情況,並熱情演唱了保全族民歌。數年來,他不厭其煩地接受課題組各種形式的採訪,始終耐心解答我們的問題,聲情並茂地表演各類保全族民歌和舞蹈,在課題組聽記唱詞和曲譜的過程中,馬瑞老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甚至不惜一字一句的反覆解釋幫助核對。 馬瑞作為省級 “保全族口頭文學及語言傳承人”,他總是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近乎失傳的保全族音樂完好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他對保全族音樂文化認真負責的態度,讓大家對神秘的保全族音樂更加喜愛並對這位民間藝術家心生敬意。

項目申報地區

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項目級別

省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