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是冷戰時期一樁“懸案”,1978年9月7日,流亡於英國的保加利亞持不同政見者格奧爾基·馬爾科夫,在倫敦街頭被一名“路人”的雨傘尖“無意”刺中,隨後中毒身亡。此案堪稱冷戰期間最蹊蹺、最神秘的謀殺案之一。

簡介,經過,起始,腿部意外被刺,突然發病身亡,二次檢查,推理--遇害原因,英國當局的分析,證據,殺人武器--雨傘槍,兇手,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至今下落不明,兇手可能健在,

簡介

幾年前,英國重啟了對冷戰時期一樁“懸案”的調查。1978年9月7日,流亡於英國的保加利亞持不同政見者格奧爾基·馬爾科夫,在倫敦街頭被一名“路人”的雨傘尖“無意”刺中,隨後中毒身亡。此案堪稱冷戰期間最蹊蹺、最神秘的謀殺案之一。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一些對此案感興趣的人開始探查真相。赫里斯托夫是保加利亞頗有名氣的記者,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於今年9月7日(即馬爾科夫遇刺30周年紀念日)出版了一本著作,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調查結果。根據這一調查,英國派遣數批特工前往保加利亞尋找證據,以便將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經過 起始 1978年9月7日中午,從蘇聯逃走的作家格奧爾基·馬爾科夫走在英國的大街上,他正準備去英國的BBC上班 腿部意外被刺 大橋上的馬爾科夫無心觀景,徑直向公車站走去,他身邊是熙熙攘攘的上班人流。突然,他感到大腿後部痛了一下,便立即回身。地面上有一把黑色長柄雨傘,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將傘拾起,對馬爾科夫說了句“對不起”,便匆匆離開了。隨後,那名男子擠過人群,穿過馬路,搭上一輛計程車消失了。
突然發病身亡回到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的辦公室後,馬爾科夫感到大腿後部疼痛異常,雨傘尖扎到的地方起了紅疹。他覺得有些蹊蹺,於是將在滑鐵盧橋上遭遇的“意外”詳細告訴了一位同事。
當天深夜,馬爾科夫發起了高燒。被送往醫院後,醫生對其進行了詳細檢查,卻找不到高燒的原因。當年9月11日,馬爾科夫不治身亡,時年49歲。 二次檢查 在第一次檢查無果的情況下,又進行了第二次檢查,這次果然有了結果:醫生在馬爾科夫的大腿部發現了一個空心金屬球,經檢查,裡面裝的正是含有劇毒的蓖麻毒素,正是他讓馬爾科夫身亡的。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推理--遇害原因 英國當局的分析據後來英國當局分析,極有可能是因為馬爾科夫曾經寫就過諷刺政府的作品而因此遇害 證據要想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他的生平 馬爾科夫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技工學校擔任化學老師。他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得不暫停教學工作,奔波於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為了打發時間,馬爾科夫開始嘗試從小就十分感興趣的寫作,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1957年,他出版了小說處女作《攝氏度之夜》,隨後相繼推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開始在保加利亞文壇嶄露頭角。1962年,馬爾科夫出版了小說《人》,獲得了當年的保加利亞作協大獎,不久,他被吸納進保加利亞作協。
20世紀60年代,馬爾科夫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部廣受讚譽的作品,成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之一。除小說外,馬爾科夫還撰寫了大量劇本,其中一些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很高。
在當時的保加利亞,文學與政治密不可分,馬爾科夫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的作品觸犯了一些政治禁忌,引起了保加利亞相關部門的注意,其小說《天花板》在出版過程中被緊急叫停,一些話劇也被禁演。
馬爾科夫感到心灰意冷。1969年,他以探親為名離開了保加利亞,前往弟弟定居的義大利。他原本想在義大利待一段時間,等自己的作品解禁後再返回保加利亞,但漸漸地,他的想法改變了,決定留在西方世界。1972年,他被保加利亞作協開除,隨後又以“叛國”的罪名受到保加利亞司法機構的缺席審判,被判刑6年零6個月。
在義大利待了一段時間後,馬爾科夫移居英國首都倫敦。他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負責報導保加利亞事務。馬爾科夫並沒有停止寫作和編劇,相繼撰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均在西方世界受到好評。
1975年,馬爾科夫進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資創辦的“自由歐洲廣播電台”擔任評論員,專職點評保加利亞的文化和政治現象。有他參與的節目《失神的報告》在“自由歐洲廣播電台”連續播出了3年(1975~1978),毫無顧忌地批評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及其最高領導人。
這引起了朋友們的擔憂,他們通過保加利亞國內的一些渠道得知,馬爾科夫已被情治單位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他們提醒馬爾科夫注意安全,勸他在政治批評上有所收斂。馬爾科夫接受了朋友們的安全提示,不獨自一人去偏僻的地方,也不去陌生的餐廳吃飯,卻不打算停止對保加利亞政權的批評。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兇手 因此,當馬爾科夫於1978年神秘死亡後,負責調查此案的倫敦警察局以及英國情治單位,均懷疑此案與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有關。倫敦警察局的法醫們對馬爾科夫的屍體進行了詳細檢查,終於發現了蹊蹺:他們在馬爾科夫被雨傘尖扎傷的皮膚內,提取到了一粒直徑為1.52毫米的金屬珠,金屬珠含有90%的鉑和10%的銥,珠上有兩個直徑為0.35毫米的小孔,孔內有微量的蓖麻毒素和糖分。蓖麻毒素是加工蓖麻子時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能很快致人死亡,而且至今沒有解藥。因此,即便收治馬爾科夫的醫院當時檢測出他體內有蓖麻毒素,也束手無策。
倫敦警察局推測,金屬珠外部用糖衣密封,那名中年男子的雨傘可能是一種經過精心改裝的特殊槍械,可以發射這種小金屬珠。小金屬珠射入馬爾科夫體內後,體溫使糖衣融化,蓖麻毒素外溢進入血液,最終導致馬爾科夫死亡。
馬爾科夫遇刺的9月7日是保加利亞最高領導人托多爾·日夫科夫的生日,那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中年男子在向馬爾科夫說“對不起”時暴露了濃重的外國口音。因此,倫敦警察局深信,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是這起謀殺案的幕後黑手。
果然,30年後,保加利亞前情治單位負責人公開表示,馬爾科夫謀殺案確實是其所為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武器--雨傘槍
殺人傘內裝有彈簧、槍管、扳機,一扣扳機就會射出一顆小圓珠,直徑為1.7毫米,由白金製成。小圓珠上有兩個微小的孔,中心是空的,容積約為0.4毫升,內裝有劇毒物質蓖麻毒素,小孔外封有蠟。在小圓珠被射入人體後,蠟隨即熔化,蓖麻毒素流出導致人中毒身亡。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兇手 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上周,保加利亞媒體公布了一系列當年的間諜檔案,終於將“雨傘殺人案”兇手和幕後主使曝光,而這要歸功於記者赫里斯托夫,他花費了6年時間調查研究才揭開“雨傘謀殺案”之謎。
“雨傘謀殺案”的兇手名叫佛朗切斯科·朱利奧,丹麥籍義大利人。1970年他在保加利亞邊境走私毒品和現金時被保加利亞方面逮捕,並被保加利亞間諜部門招募為間諜,專門監視保加利亞的外國人。
當時馬爾科夫經常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中攻擊保加利亞當局,他的言論惹怒了保加利亞當局,時任保加利亞內政部副部長的斯托揚·薩沃夫向朱利奧秘密下令謀殺馬爾科夫。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經過

起始

腿部意外被刺

大橋上的馬爾科夫無心觀景,徑直向公車站走去,他身邊是熙熙攘攘的上班人流。突然,他感到大腿後部痛了一下,便立即回身。地面上有一把黑色長柄雨傘,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將傘拾起,對馬爾科夫說了句“對不起”,便匆匆離開了。隨後,那名男子擠過人群,穿過馬路,搭上一輛計程車消失了。
突然發病身亡回到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的辦公室後,馬爾科夫感到大腿後部疼痛異常,雨傘尖扎到的地方起了紅疹。他覺得有些蹊蹺,於是將在滑鐵盧橋上遭遇的“意外”詳細告訴了一位同事。
當天深夜,馬爾科夫發起了高燒。被送往醫院後,醫生對其進行了詳細檢查,卻找不到高燒的原因。當年9月11日,馬爾科夫不治身亡,時年49歲。 二次檢查 在第一次檢查無果的情況下,又進行了第二次檢查,這次果然有了結果:醫生在馬爾科夫的大腿部發現了一個空心金屬球,經檢查,裡面裝的正是含有劇毒的蓖麻毒素,正是他讓馬爾科夫身亡的。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推理--遇害原因 英國當局的分析據後來英國當局分析,極有可能是因為馬爾科夫曾經寫就過諷刺政府的作品而因此遇害 證據要想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他的生平 馬爾科夫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技工學校擔任化學老師。他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得不暫停教學工作,奔波於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為了打發時間,馬爾科夫開始嘗試從小就十分感興趣的寫作,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1957年,他出版了小說處女作《攝氏度之夜》,隨後相繼推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開始在保加利亞文壇嶄露頭角。1962年,馬爾科夫出版了小說《人》,獲得了當年的保加利亞作協大獎,不久,他被吸納進保加利亞作協。
20世紀60年代,馬爾科夫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部廣受讚譽的作品,成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之一。除小說外,馬爾科夫還撰寫了大量劇本,其中一些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很高。
在當時的保加利亞,文學與政治密不可分,馬爾科夫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的作品觸犯了一些政治禁忌,引起了保加利亞相關部門的注意,其小說《天花板》在出版過程中被緊急叫停,一些話劇也被禁演。
馬爾科夫感到心灰意冷。1969年,他以探親為名離開了保加利亞,前往弟弟定居的義大利。他原本想在義大利待一段時間,等自己的作品解禁後再返回保加利亞,但漸漸地,他的想法改變了,決定留在西方世界。1972年,他被保加利亞作協開除,隨後又以“叛國”的罪名受到保加利亞司法機構的缺席審判,被判刑6年零6個月。
在義大利待了一段時間後,馬爾科夫移居英國首都倫敦。他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負責報導保加利亞事務。馬爾科夫並沒有停止寫作和編劇,相繼撰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均在西方世界受到好評。
1975年,馬爾科夫進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資創辦的“自由歐洲廣播電台”擔任評論員,專職點評保加利亞的文化和政治現象。有他參與的節目《失神的報告》在“自由歐洲廣播電台”連續播出了3年(1975~1978),毫無顧忌地批評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及其最高領導人。
這引起了朋友們的擔憂,他們通過保加利亞國內的一些渠道得知,馬爾科夫已被情治單位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他們提醒馬爾科夫注意安全,勸他在政治批評上有所收斂。馬爾科夫接受了朋友們的安全提示,不獨自一人去偏僻的地方,也不去陌生的餐廳吃飯,卻不打算停止對保加利亞政權的批評。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兇手 因此,當馬爾科夫於1978年神秘死亡後,負責調查此案的倫敦警察局以及英國情治單位,均懷疑此案與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有關。倫敦警察局的法醫們對馬爾科夫的屍體進行了詳細檢查,終於發現了蹊蹺:他們在馬爾科夫被雨傘尖扎傷的皮膚內,提取到了一粒直徑為1.52毫米的金屬珠,金屬珠含有90%的鉑和10%的銥,珠上有兩個直徑為0.35毫米的小孔,孔內有微量的蓖麻毒素和糖分。蓖麻毒素是加工蓖麻子時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能很快致人死亡,而且至今沒有解藥。因此,即便收治馬爾科夫的醫院當時檢測出他體內有蓖麻毒素,也束手無策。
倫敦警察局推測,金屬珠外部用糖衣密封,那名中年男子的雨傘可能是一種經過精心改裝的特殊槍械,可以發射這種小金屬珠。小金屬珠射入馬爾科夫體內後,體溫使糖衣融化,蓖麻毒素外溢進入血液,最終導致馬爾科夫死亡。
馬爾科夫遇刺的9月7日是保加利亞最高領導人托多爾·日夫科夫的生日,那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中年男子在向馬爾科夫說“對不起”時暴露了濃重的外國口音。因此,倫敦警察局深信,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是這起謀殺案的幕後黑手。
果然,30年後,保加利亞前情治單位負責人公開表示,馬爾科夫謀殺案確實是其所為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武器--雨傘槍
殺人傘內裝有彈簧、槍管、扳機,一扣扳機就會射出一顆小圓珠,直徑為1.7毫米,由白金製成。小圓珠上有兩個微小的孔,中心是空的,容積約為0.4毫升,內裝有劇毒物質蓖麻毒素,小孔外封有蠟。在小圓珠被射入人體後,蠟隨即熔化,蓖麻毒素流出導致人中毒身亡。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兇手 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上周,保加利亞媒體公布了一系列當年的間諜檔案,終於將“雨傘殺人案”兇手和幕後主使曝光,而這要歸功於記者赫里斯托夫,他花費了6年時間調查研究才揭開“雨傘謀殺案”之謎。
“雨傘謀殺案”的兇手名叫佛朗切斯科·朱利奧,丹麥籍義大利人。1970年他在保加利亞邊境走私毒品和現金時被保加利亞方面逮捕,並被保加利亞間諜部門招募為間諜,專門監視保加利亞的外國人。
當時馬爾科夫經常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中攻擊保加利亞當局,他的言論惹怒了保加利亞當局,時任保加利亞內政部副部長的斯托揚·薩沃夫向朱利奧秘密下令謀殺馬爾科夫。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突然發病身亡

回到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的辦公室後,馬爾科夫感到大腿後部疼痛異常,雨傘尖扎到的地方起了紅疹。他覺得有些蹊蹺,於是將在滑鐵盧橋上遭遇的“意外”詳細告訴了一位同事。
當天深夜,馬爾科夫發起了高燒。被送往醫院後,醫生對其進行了詳細檢查,卻找不到高燒的原因。當年9月11日,馬爾科夫不治身亡,時年49歲。
二次檢查 在第一次檢查無果的情況下,又進行了第二次檢查,這次果然有了結果:醫生在馬爾科夫的大腿部發現了一個空心金屬球,經檢查,裡面裝的正是含有劇毒的蓖麻毒素,正是他讓馬爾科夫身亡的。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推理--遇害原因 英國當局的分析據後來英國當局分析,極有可能是因為馬爾科夫曾經寫就過諷刺政府的作品而因此遇害 證據要想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他的生平 馬爾科夫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技工學校擔任化學老師。他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得不暫停教學工作,奔波於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為了打發時間,馬爾科夫開始嘗試從小就十分感興趣的寫作,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1957年,他出版了小說處女作《攝氏度之夜》,隨後相繼推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開始在保加利亞文壇嶄露頭角。1962年,馬爾科夫出版了小說《人》,獲得了當年的保加利亞作協大獎,不久,他被吸納進保加利亞作協。
20世紀60年代,馬爾科夫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部廣受讚譽的作品,成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之一。除小說外,馬爾科夫還撰寫了大量劇本,其中一些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很高。
在當時的保加利亞,文學與政治密不可分,馬爾科夫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的作品觸犯了一些政治禁忌,引起了保加利亞相關部門的注意,其小說《天花板》在出版過程中被緊急叫停,一些話劇也被禁演。
馬爾科夫感到心灰意冷。1969年,他以探親為名離開了保加利亞,前往弟弟定居的義大利。他原本想在義大利待一段時間,等自己的作品解禁後再返回保加利亞,但漸漸地,他的想法改變了,決定留在西方世界。1972年,他被保加利亞作協開除,隨後又以“叛國”的罪名受到保加利亞司法機構的缺席審判,被判刑6年零6個月。
在義大利待了一段時間後,馬爾科夫移居英國首都倫敦。他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負責報導保加利亞事務。馬爾科夫並沒有停止寫作和編劇,相繼撰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均在西方世界受到好評。
1975年,馬爾科夫進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資創辦的“自由歐洲廣播電台”擔任評論員,專職點評保加利亞的文化和政治現象。有他參與的節目《失神的報告》在“自由歐洲廣播電台”連續播出了3年(1975~1978),毫無顧忌地批評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及其最高領導人。
這引起了朋友們的擔憂,他們通過保加利亞國內的一些渠道得知,馬爾科夫已被情治單位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他們提醒馬爾科夫注意安全,勸他在政治批評上有所收斂。馬爾科夫接受了朋友們的安全提示,不獨自一人去偏僻的地方,也不去陌生的餐廳吃飯,卻不打算停止對保加利亞政權的批評。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兇手 因此,當馬爾科夫於1978年神秘死亡後,負責調查此案的倫敦警察局以及英國情治單位,均懷疑此案與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有關。倫敦警察局的法醫們對馬爾科夫的屍體進行了詳細檢查,終於發現了蹊蹺:他們在馬爾科夫被雨傘尖扎傷的皮膚內,提取到了一粒直徑為1.52毫米的金屬珠,金屬珠含有90%的鉑和10%的銥,珠上有兩個直徑為0.35毫米的小孔,孔內有微量的蓖麻毒素和糖分。蓖麻毒素是加工蓖麻子時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能很快致人死亡,而且至今沒有解藥。因此,即便收治馬爾科夫的醫院當時檢測出他體內有蓖麻毒素,也束手無策。
倫敦警察局推測,金屬珠外部用糖衣密封,那名中年男子的雨傘可能是一種經過精心改裝的特殊槍械,可以發射這種小金屬珠。小金屬珠射入馬爾科夫體內後,體溫使糖衣融化,蓖麻毒素外溢進入血液,最終導致馬爾科夫死亡。
馬爾科夫遇刺的9月7日是保加利亞最高領導人托多爾·日夫科夫的生日,那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中年男子在向馬爾科夫說“對不起”時暴露了濃重的外國口音。因此,倫敦警察局深信,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是這起謀殺案的幕後黑手。
果然,30年後,保加利亞前情治單位負責人公開表示,馬爾科夫謀殺案確實是其所為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武器--雨傘槍
殺人傘內裝有彈簧、槍管、扳機,一扣扳機就會射出一顆小圓珠,直徑為1.7毫米,由白金製成。小圓珠上有兩個微小的孔,中心是空的,容積約為0.4毫升,內裝有劇毒物質蓖麻毒素,小孔外封有蠟。在小圓珠被射入人體後,蠟隨即熔化,蓖麻毒素流出導致人中毒身亡。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兇手 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上周,保加利亞媒體公布了一系列當年的間諜檔案,終於將“雨傘殺人案”兇手和幕後主使曝光,而這要歸功於記者赫里斯托夫,他花費了6年時間調查研究才揭開“雨傘謀殺案”之謎。
“雨傘謀殺案”的兇手名叫佛朗切斯科·朱利奧,丹麥籍義大利人。1970年他在保加利亞邊境走私毒品和現金時被保加利亞方面逮捕,並被保加利亞間諜部門招募為間諜,專門監視保加利亞的外國人。
當時馬爾科夫經常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中攻擊保加利亞當局,他的言論惹怒了保加利亞當局,時任保加利亞內政部副部長的斯托揚·薩沃夫向朱利奧秘密下令謀殺馬爾科夫。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二次檢查

在第一次檢查無果的情況下,又進行了第二次檢查,這次果然有了結果:醫生在馬爾科夫的大腿部發現了一個空心金屬球,經檢查,裡面裝的正是含有劇毒的蓖麻毒素,正是他讓馬爾科夫身亡的。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推理--遇害原因

推理--遇害原因

英國當局的分析

英國當局的分析

據後來英國當局分析,極有可能是因為馬爾科夫曾經寫就過諷刺政府的作品而因此遇害證據

證據

要想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他的生平馬爾科夫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技工學校擔任化學老師。他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得不暫停教學工作,奔波於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為了打發時間,馬爾科夫開始嘗試從小就十分感興趣的寫作,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1957年,他出版了小說處女作《攝氏度之夜》,隨後相繼推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開始在保加利亞文壇嶄露頭角。1962年,馬爾科夫出版了小說《人》,獲得了當年的保加利亞作協大獎,不久,他被吸納進保加利亞作協。
20世紀60年代,馬爾科夫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部廣受讚譽的作品,成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之一。除小說外,馬爾科夫還撰寫了大量劇本,其中一些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很高。
在當時的保加利亞,文學與政治密不可分,馬爾科夫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的作品觸犯了一些政治禁忌,引起了保加利亞相關部門的注意,其小說《天花板》在出版過程中被緊急叫停,一些話劇也被禁演。
馬爾科夫感到心灰意冷。1969年,他以探親為名離開了保加利亞,前往弟弟定居的義大利。他原本想在義大利待一段時間,等自己的作品解禁後再返回保加利亞,但漸漸地,他的想法改變了,決定留在西方世界。1972年,他被保加利亞作協開除,隨後又以“叛國”的罪名受到保加利亞司法機構的缺席審判,被判刑6年零6個月。
在義大利待了一段時間後,馬爾科夫移居英國首都倫敦。他在BBC找到了一份工作,負責報導保加利亞事務。馬爾科夫並沒有停止寫作和編劇,相繼撰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均在西方世界受到好評。
1975年,馬爾科夫進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資創辦的“自由歐洲廣播電台”擔任評論員,專職點評保加利亞的文化和政治現象。有他參與的節目《失神的報告》在“自由歐洲廣播電台”連續播出了3年(1975~1978),毫無顧忌地批評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及其最高領導人。
這引起了朋友們的擔憂,他們通過保加利亞國內的一些渠道得知,馬爾科夫已被情治單位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他們提醒馬爾科夫注意安全,勸他在政治批評上有所收斂。馬爾科夫接受了朋友們的安全提示,不獨自一人去偏僻的地方,也不去陌生的餐廳吃飯,卻不打算停止對保加利亞政權的批評。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兇手 因此,當馬爾科夫於1978年神秘死亡後,負責調查此案的倫敦警察局以及英國情治單位,均懷疑此案與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有關。倫敦警察局的法醫們對馬爾科夫的屍體進行了詳細檢查,終於發現了蹊蹺:他們在馬爾科夫被雨傘尖扎傷的皮膚內,提取到了一粒直徑為1.52毫米的金屬珠,金屬珠含有90%的鉑和10%的銥,珠上有兩個直徑為0.35毫米的小孔,孔內有微量的蓖麻毒素和糖分。蓖麻毒素是加工蓖麻子時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能很快致人死亡,而且至今沒有解藥。因此,即便收治馬爾科夫的醫院當時檢測出他體內有蓖麻毒素,也束手無策。
倫敦警察局推測,金屬珠外部用糖衣密封,那名中年男子的雨傘可能是一種經過精心改裝的特殊槍械,可以發射這種小金屬珠。小金屬珠射入馬爾科夫體內後,體溫使糖衣融化,蓖麻毒素外溢進入血液,最終導致馬爾科夫死亡。
馬爾科夫遇刺的9月7日是保加利亞最高領導人托多爾·日夫科夫的生日,那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中年男子在向馬爾科夫說“對不起”時暴露了濃重的外國口音。因此,倫敦警察局深信,保加利亞情治單位是這起謀殺案的幕後黑手。
果然,30年後,保加利亞前情治單位負責人公開表示,馬爾科夫謀殺案確實是其所為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殺人武器--雨傘槍
殺人傘內裝有彈簧、槍管、扳機,一扣扳機就會射出一顆小圓珠,直徑為1.7毫米,由白金製成。小圓珠上有兩個微小的孔,中心是空的,容積約為0.4毫升,內裝有劇毒物質蓖麻毒素,小孔外封有蠟。在小圓珠被射入人體後,蠟隨即熔化,蓖麻毒素流出導致人中毒身亡。 馬爾科夫政治謀殺案 - 兇手 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上周,保加利亞媒體公布了一系列當年的間諜檔案,終於將“雨傘殺人案”兇手和幕後主使曝光,而這要歸功於記者赫里斯托夫,他花費了6年時間調查研究才揭開“雨傘謀殺案”之謎。
“雨傘謀殺案”的兇手名叫佛朗切斯科·朱利奧,丹麥籍義大利人。1970年他在保加利亞邊境走私毒品和現金時被保加利亞方面逮捕,並被保加利亞間諜部門招募為間諜,專門監視保加利亞的外國人。
當時馬爾科夫經常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中攻擊保加利亞當局,他的言論惹怒了保加利亞當局,時任保加利亞內政部副部長的斯托揚·薩沃夫向朱利奧秘密下令謀殺馬爾科夫。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殺人武器--雨傘槍

殺人傘內裝有彈簧、槍管、扳機,一扣扳機就會射出一顆小圓珠,直徑為1.7毫米,由白金製成。小圓珠上有兩個微小的孔,中心是空的,容積約為0.4毫升,內裝有劇毒物質蓖麻毒素,小孔外封有蠟。在小圓珠被射入人體後,蠟隨即熔化,蓖麻毒素流出導致人中毒身亡。

兇手

兇手是保加利亞間諜

上周,保加利亞媒體公布了一系列當年的間諜檔案,終於將“雨傘殺人案”兇手和幕後主使曝光,而這要歸功於記者赫里斯托夫,他花費了6年時間調查研究才揭開“雨傘謀殺案”之謎。
“雨傘謀殺案”的兇手名叫佛朗切斯科·朱利奧,丹麥籍義大利人。1970年他在保加利亞邊境走私毒品和現金時被保加利亞方面逮捕,並被保加利亞間諜部門招募為間諜,專門監視保加利亞的外國人。
當時馬爾科夫經常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中攻擊保加利亞當局,他的言論惹怒了保加利亞當局,時任保加利亞內政部副部長的斯托揚·薩沃夫向朱利奧秘密下令謀殺馬爾科夫。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至今下落不明

日夫科夫政權被推翻後,朱利奧於1993年2月5日曾在丹麥接受過一次審訊。朱利奧承認自己從事間諜工作,但是否認和馬爾科夫被殺案有關。因為丹麥沒有案件可以指控朱利奧,他最後被釋放。當時丹麥法務部長還通過丹麥駐索非亞大使向保加利亞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提供朱利奧的有關信息,但是保加利亞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1993年4月18日,朱利奧離開丹麥,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兇手可能健在

1993年9月29日,當時英國駐丹麥大使理察·托馬斯以及丹麥駐英國大使一起與保加利亞總統熱列夫會面,並施壓要求熱列夫對“雨傘謀殺案”作出解釋。但是保加利亞方面並沒有積極合作。
但赫里斯托夫認為朱利奧還活著。赫里斯托夫相信從保加利亞政府那裡還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朱利奧的詳細信息,並且依據信息自由立法將保加利亞政府告上了法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