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灘村
- 外文名稱:Ma tan cun
- 別名:三省莊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312
- 地理位置:中國 河南省 虞城縣
- 人口:約3000人
- 方言:河南話
- 機場:商丘飛機場
- 火車站:虞城火車站
- 車牌代碼:豫 N
馬灘村歷史,馬灘村榮譽,
馬灘村歷史
馬灘村在黃河的河灘上搭庵立村,歷史上,馬灘村人咀嚼著撲面的風沙在故道的惡水旁忍受著貧瘠與艱難,頑強地將村子在“風起沙卷房”的河灘上逐步壯大。馬灘村在三省的交界點上生存、發展,每逢政權交替、兵革興起之時,這個“一腳跨三界,雞鳴聞三省”的村莊就會率先燃起烽煙,成為多種勢力角逐之處。今天的馬灘,又因其襟連三省而成為省際間民眾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縮影。
據《馬氏家譜》記載,馬灘村的馬姓村民是從山東省單縣一個叫馬樓的村子裡遷來的。具體時間應該在200多年前。唐宋以後,黃河因淤塞多次發生改道和變遷。尤其是元末明初,全國處處烽煙,黃河缺乏治理,決口不斷,造成黃河周邊萬里荒蕪、餓殍遍野的悽慘情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開始從山西洪洞縣等未經戰亂、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今河南、山東一帶移民,以使中原腹得到開發。馬灘村的馬姓先祖就是在那時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幾經遷轉,後來定居在山東省單縣馬樓村。豫東的沃土肥田吸引各地的農民。很多外地村民攜家帶口遷到豫東一帶。因田地在農村各有歸屬,很多遷來的農民就在黃河河灘上搭庵居住。河灘上的土地儘管貧瘠,但清政府詔書免糧,農民所收盡歸己有。所以,黃河河灘上一時間也聚起了很多村莊。單縣馬樓村有幾戶馬姓村民在這時期就遷到豫東的黃河灘上,並搭庵開田,繁衍生息,後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村莊,稱為馬灘村。據馬灘村民說,黃河改道以前,馬灘村已經形成。一個村子的形成,應有幾十年。所以,馬灘村一些村民推斷,馬家人從單縣馬樓村遷到黃河灘邊的時間大約在1800年,距今200餘年。如今,位於三省邊界的馬灘村成了省際間農民和諧相處的一個縮影。馬灘村裡有很多一家三省人的農戶。兩個兒子,可能一個兒媳婦是山東人,另一個兒媳婦是安徽人。馬灘村也有很多姑娘嫁到了山東和安徽。
馬灘村榮譽
張集鎮的紅富士蘋果近幾年在全國屢獲大獎,聲名鵲起,帶富了一方民眾。與馬灘村毗鄰的山東、安徽的一些農民就到馬灘村學習蘋果栽培技術,也開始種蘋果樹。當蘋果成熟時,那些村莊就跨過故道,也賣“張集蘋果”。“張集蘋果”在世界農產品博覽會上都拿了大獎,不但好賣價還高。為了及時掌握蘋果栽培新技術,了解全國蘋果市場行情和交流蘋果栽培、貯藏經驗,在張集鎮由果農自發成立了一個園藝協會。這個協會就是一個“三省協會”,每個月農曆初十、廿五,園藝協會開會時,都有三個省的果農到會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