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渡王村隸屬於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辦,南接白鹿原,北臨灞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渡王村
- 隸屬: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辦
簡介,村名來歷,馬渡王二號遺址,本村名人王之傑,
簡介
村名來歷
馬渡王村南面為白鹿原,北臨灞河,相傳漢光武帝劉秀因王莽篡權後策馬東逃,至該村所在處時山水相接,河水寬深且湍急,往前無路,後又有王莽追兵至,情急之下,強行過河,少頃,河水已過馬頸,不得過。因此地距漢文帝霸陵近,此時漢文帝神靈庇護,馬化為龍,使之得以過河保命,故曰馬渡漢王,村以此得名馬渡王。實則據史料記載:唐開元年間有村,此處是長安通往藍田的灞河渡口,稱作碼頭,王姓人居住後稱馬頭王家村,清末演變為馬渡王村。
馬渡王二號遺址
居住遺址。位於霸陵馬渡王村,面積8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30.35米,出土糧倉3個,石斧1把。
本村名人王之傑
王之傑(1866~1909)字漢三,號溪漣,霸陵鄉馬渡王村人。小康之家,父親在其出生前不久辭世。祖父系同治年間舉人,地方名儒。7歲時前往渭南,隨祖父讀書。他天資聰穎,酷嗜讀書,每試輒冠其曹,因而備受祖父鐘愛。16歲,參加府試,中秀才;弱冠之年,參加鄉試,中舉人。1893年,赴京參加光緒甲午恩科會試,中進士,隨即授刑部主事。赴任後,他潛心研讀律令,因而為刑部尚書薛允升器重,常以“法家”的稱號讚許之。1898年,戊戌變法,王之傑積極擁護光緒皇帝改革朝政,變法圖強。他同禮泉的宋伯魯等被認為是陝西在京的維新派著名人士。後來“帝黨”事機敗露,“後黨”大肆捕殺進步人士,“六君子”被害,康梁逃亡,王之傑避難回到家鄉。直到1900年《辛丑和約》簽訂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離開西安時,形勢緩和下來,他才同刑部尚書薛允升等一道陪駕回京。王之傑熱愛家鄉,善育桃李。他在刑部行職10餘年,先後兩次丁憂(遭到父母的喪事)回家,總計6年。他應邀在西安關中書院(故址在西安市書院門今西安師範學校)講學,遠近各縣的求學者紛紛慕名而來。王之傑才思敏捷,治學嚴謹,文章氣盛深沉,哲理性強,這些均在受業後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官清正,作風樸實。在京為官期間,府邸無使婢,外出無僕從,夫人親自做飯洗衣。他日常衣著樸素,足登布履,與菸酒絕緣。丁憂鄉居期間,他於教書之餘,常和鄉鄰一起閒談,在樹下“丟方”、下棋,給大家講故事,談笑話,毫無官老爺的架子,在鄉里威望極高,鄉親們都樂於和他接近。宣統元年(1909)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