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櫻花節

馬櫻花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日,是楚雄市彝族一年一度傳統的馬櫻花節,相傳紅艷艷的馬櫻花是彝家姑娘“梅維魯”為反抗土司暴行,為民除害,最後以身殉難而被她的鮮血染紅的。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彝家姑娘,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都要過馬櫻花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櫻花節
  •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Festival
  • 節日時間:農曆二月初八日.暖春三月,在馬櫻花開花之際
  • 節日類型:自然崇拜
  • 流行地區:楚雄市
  • 節日起源:紀念
  • 節日活動:祭花神
  • 設定地點:將馬櫻花樹設為祭壇
  • 設定時間:新石器時代初期
馬櫻花節習俗,注釋,

馬櫻花節習俗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日,是楚雄市彝族一年一度傳統的馬櫻花節。彝語稱為“梅維魯吱嘎”。
馬櫻花節
仲春二月正是山上馬櫻花盛開的美好季節。漫山遍野的馬櫻花競相綻放,整個山野紅彤形的,鮮艷無比。相傳紅艷艷的馬櫻花是彝家姑娘“梅維魯”為反抗土司暴行,為民除害,最後以身殉難而被她的鮮血染紅的。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彝家姑娘,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都要過馬櫻花節。
馬櫻花節這一天,人們采來馬櫻花插在自家的門上,接回出嫁的姑娘,請來族內的長老,殺豬宰羊。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唱豐收歌,對“採花調”,通宵達旦。青年小伙子們還要采來艷麗的馬櫻花給自己的心上人戴上。向姑娘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同時也表示對愛情的忠貞與執著。
馬櫻花節期間還要請畢摩給牲口“衣學哀②”。彝族認為家畜是有靈性的牲畜,吃過節飯時要先餵飽牲畜後人才能進餐,然後把自家的牲畜趕到馬櫻花盛開的山坡上,采來馬櫻花用麻繩索連成花串,戴在牲口身上。到了傍晚,主人要背上一籃子青草,在畢摩主持下,等候在牲口回家的路上,待放牧人趕著牲口回家時,主人在前撒草引路,畢摩走在最前面不停地念著“衣學哀恰③”給牲口叫魂。回到家裡,主人取下戴在牲口身上的花串,掛在畜廄門上以示吉祥。等馬櫻花串乾燥後,研末並配上玉米芯,艾葉等中草藥,製成治病良方。彝族過馬櫻花節,體現了人們祈盼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彝族馬櫻花節祭花神儀式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當漫山的馬櫻花紅遍的時候,楚雄市的彝族就要過馬櫻花節,且要舉行祭馬櫻花神的儀式。屆時,畢摩們則要遷一清水長流的一滸之畔擇一棵馬櫻花樹設立祭壇。將一枝三叉松牌(一面削皮,表示陰陽)插在祭壇上代表神位,壇內置一升米,米上插三炷香,其前擺羊頭,豬肉,一碗茶水和一碗酒,茶左酒右,彝巫認為,茶水禮儀重,故置左。法鈴也供在升內,升內還插由畢摩剪制的五面五色(即紅、黃、白、紫、黑)花旗。吉時一到,主祭畢摩挑著雄雞端著羊頭,率徒弟們沿著湖畔踏起巫步,巫步之法,先起左腳,一跬一步,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接如丁字形。每踏一圈,便搖動右手的法鈴,口中吟唱。來到祭壇後,畢摩便左手持香和經書;右手搖法鈴,開始請花神和其他諸神到位,之後,根據不同的法事念誦不同的經文、咒辭,有念、誦、唱三種表達方式。馬櫻花神祭畢後,所有參祭人圍著馬櫻花樹叩頭跪拜,拿帽、衣角、手接主祭畢撒下的米,畢摩用一個綠色土碗裝著米,邊念口訣邊圍繞馬櫻花樹把米撒下四周。其口訣大意是“今年是吉年、今年是吉月、今日是吉日,花神啊花神,護佑全村更興隆。今天撒神米,一把賜老鼠,別齧吾莊稼。一把分貂鼠,莫偷吾莊稼。一把給地神,看護吾莊稼”。據傳,參祭人接的米越多,當年的糧食收成越好。

注釋

①梅維魯吱嘎—梅維魯:馬櫻花;吱嘎:過節,趕街;全意為:過馬櫻花節。
②衣學哀—衣學:靈魂。哀:叫或招;全意為叫魂或招魂。
③依學哀恰—恰:經文,調子;全意為念招魂調的意思。
講述:李從富(彝族畢摩)
流傳地區:楚雄市彝族聚居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