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約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橋村,位於龍崗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3千米。與大行村、聯和村相鄰。始建於清鹹豐年間,黃姓先祖從龍崗坑梓沙田村遷至此地建村。因村南有一大橋而得名馬橋村。村莊坐落於丘陵谷地中,村內原有松崗排、低山坳、塘尾山等山丘,現已被推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約社區
  • 地理位置:龍崗街道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南約社區。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明初從福建寧化遷入廣東梅州,後輾轉遷至龍崗坑梓;清鹹豐年間從坑梓沙田村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53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30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9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34人;海外留學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番薯、花生、龍眼、荔枝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集體經濟向工商業、物業出租轉型,村內入駐的工廠主要生產手套、玩具、口罩等。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端午節的艾粄、冬至的蘿蔔茶果、婚慶的喜粄等。南同大道、龍南路從村旁經過。1974年通電,1990年通電話,1996年通網際網路,1997年通自來水,2005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建有籃球場、健身廣場和村民活動中心。
傳統民居為客家圍屋,20世紀80年代中期,村民陸續從圍屋中搬出。現圍屋中大那分房屋已破敗,保存較好的主要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代表性民居有雲橋新居和馬橋碉樓院。雲橋新居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約570平方米,正門朝南偏西25度;整體為一碉樓拖一排屋,排屋中間開一正門,門額書“雲橋新居”,進門後為天井,東西兩側分別為齊頭和尖頭的三間兩廊排屋;碉樓高4層,上部樓板已塌落,頂部為鍋耳式山牆,四面開瞭望窗,東面窗側開橫條形射擊孔;房屋局部構件受風化及人為破壞較嚴重,牆風化情況嚴重,壁畫受侵蝕已模糊不清;整體保存狀況一般,原布局尚存,現無人居住。馬橋碉樓院,民國時期建築,正門朝南偏西20度,面闊21.5米,進深約12米,占地面積231平方米:整體為一碉樓拖一排屋,排屋開有兩門,為齊頭三間兩贏建築;碉樓高5層,平頂,頂部灰塑已脫落,帶二門樓,四面開窗;房屋大面積牆壁腐蝕,內屋嚴重破損,部分瓦片脫落,碉樓頂部灰塑已脫落。整體布局受到破壞,僅剩一碉樓一拖屋,現存的建築基本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現存馬橋宗祠,建於清鹹豐末年,重修於1980年、1983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宗祠前後二堂,中間一大巷,二橫門,後堂有祖先牌位,門前有禾坪、半月形池塘。村民每年中秋過後,會集同宗港澳同胞同赴園山墓園祭祖。結束後返回馬橋村聚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