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方放,1981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和2006年于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先後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園藝系,獲博士學位。2011年8月至2017年11月,先後在美國唐納德·丹佛斯植物科學中心和佛羅里達大學園藝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17年11月受聘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觀賞園藝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方放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1年
- 學位/學歷:博士
研究領域,研究成果,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
多年從事植物代謝組學、in silico代謝建模及代謝流量分析(Metabolic Flux Analysis,MFA)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高通量的、前沿的技術體系,包括穩定同位素(13C, 2H, 18O, 15N)標記、氣相色譜(GC)測定、液相色譜(HPLC)測定、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測定、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 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 測定、液相色譜-高分辨串聯質譜測定、高效離子淌度差分質譜測定、酶活測定以及MFA等等,深入研究了蘋果、擬南芥、玉米、油料作物、光合微生物以及其他多種園藝作物的關鍵代謝途徑及其調控機制。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運用13C標記輔助的非穩態代謝流量模型分析方法(INST-MFA)建立了陸生植物初生代謝的完整模型,開闢了對代謝途徑進行精準量化研究的新領域,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精確測定複雜代謝網路中代謝流量的分布及代謝過程對環境因素或者遺傳背景變化的回響,從而為在細胞/亞細胞和時間/空間雙重水平上對植物代謝進行特定的調控或者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驗依據。
研究成果
發表在PNAS、Plant cell、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Planta和Scientific reports等刊物上,還參編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Maize Kernel Development等學術專著。
研究方向
觀賞園藝作物重要農藝性狀的代謝基礎。計畫以海棠、玫瑰和菊花為材料,利用代謝組學和代謝流量組學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代謝過程對觀賞園藝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比如抗逆性等)的調控機制,為觀賞作物的代謝工程和遺傳改良提供深層次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