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煒

馬文煒(1533---1603),字仲韜,號定宇,明中期大臣,安丘縣賈戈鄉馬家樓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馬文煒
  • 字號:字仲韜,號定宇
  • 所處時代:明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安丘縣
  • 出生時間:1533年
  • 去世時間:1603年
個人資料,主要經歷,人物紀念,

個人資料

姓名:馬文煒
字號:字仲韜,號定宇
民族:漢族

主要經歷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初任河南確山縣知縣。1572年(隆慶六年)任滿,因政績突出,升為御史。後因查辦要案觸動了奸相嚴嵩及其爪牙,被貶出京城,任湖北德安知府。由於他勤謹清廉,辦事公正,不久便升任按察司副使、荊南兵備道。他革除流弊,嚴肅軍紀,訓練兵勇,重修荊江江岸大堤,消除水患。荊南百姓感其大恩,稱該堤為“馬公堤”。嗣後,他累有升遷,先升左參政兼荊南兵備道,又升江西右布政使,繼升都察院都御使兼江西巡撫
他為官剛正不阿。荊南是當朝首輔張居正的故里,地方官吏對張百般奉迎,唯文煒公事公辦,不畏權勢。有一年,皇帝派員到荊甫給張居正修宅院,派員與張的家人趁機巧取豪奪,肆意圈占宅基,民怨沸騰。他嚴令制止,逮捕了兩名民憤最大的入獄,權貴們再不敢胡作非為。在荊南,張相府與他的府第相隔幾步遠,儘管張虛以委蛇,多方拉攏,但他卻從不買帳。張居正對他懷恨在心。
任江西巡撫時,他親自定規約10條,嚴令照辦.部分官吏陽奉陰違,尤以臨江太守為最,他便查其罪惡,上報朝廷,將其依法懲辦。嫉惡如仇,懲治不殆,必多有積怨,張居正及臨江太守等被查者對他耿耿於懷,誣陷他私藏春秋戰國時的“仲山甫鼎”,他義正辭嚴地說:“從前伊尹依這件寶物扶國君,難道我在荊南用它扶張相不成?此鼎在倉庫中完好無損,這謠造得太荒唐可笑了!”誣告者理屈詞窮,未達目的。明神宗詔其任浙江巡撫,他力辭不就,回歸故里。
歸鄉閒居18年間,他除勸導地方官勤政愛民,對鄉里多有幫助外,還積極著述。著有《雁門集》1卷,《奏議》2卷,《淮陽雜錄》2卷。1589年(萬曆十七年),在其子馬應龍協助下,主纂安丘第一部縣誌《安丘縣誌》。該志以總紀為綱,輔之以表傳,體例嚴謹。記事上自夏初,下至萬曆十七年,內容豐富。其疆域、明爵、秩分、人品詳而不泛,約而不遺,核而有據。尤其人物諸傳,不改史文,並著年代,為明代著志中所鮮有,極有參考價值。
1603年(萬曆三十年),馬文煒辭世。

人物紀念

當地百姓建“大中丞”坊,以示懷念。其後代馬世珍曾纂《安丘新志乘韋》,馬步元為宣統《山東通志》總纂之一,光緒末年纂成《安丘縣鄉土志》,民國3年修(安丘新志》,民國9年纂修《續安丘新志》,均為山東省名志。馬氏歷代修志,堪稱“修志世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