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814.38畝(其中:田913.16 畝,地 901.22 畝),人均耕地0.61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50409.4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1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5畝,主要種植柑桔、柑蔗、烤菸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3.5畝,荒山荒地2570畝,有錳礦等礦產資源。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0萬元;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年內出欄肉豬1943頭,肉牛23頭,肉羊80頭,雞1120隻);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0.04%;林業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3.28%;第二、三產業收入1680萬元,工資性收入1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42.30元,該村農民收入除以種養殖業為主外,採礦業也占農民收入大部分。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3萬元,外出務工人數251人,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7人,其中:在省內務工92人,省外25人。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4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50.00萬元,畜牧業收入292.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65頭,肉牛0頭,肉羊169頭); 林業收入20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4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87.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 ,在省內務工15人,到省外務工30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暫無路燈。全村有758戶通自來水,有75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達100%)。有7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45戶,占98.2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83戶(分別占總戶數82.45%,76.91%)。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2輛,拖拉機8輛,機車10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13.16畝,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13.1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3戶;建有小水窖8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8戶。全村有2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全部自然村已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有74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者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教衛生
該村建有國小2所,小學生就讀於馬扒嶺國小和新城國小,中學生就讀於新城中學。馬扒嶺國小校舍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47人,其中小學生315人,中學生205人,中國小入學率達到1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該村現有農戶758戶,鄉村人口2965人,其中男性1516人,女性1449人。其中農業人口2945人,勞動力 204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有1842人(占62.9%),其中彝族1507人,傣族581人,其他民族600人。
2008年該村參加新農合2644人,享受農村低保41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54人,五保戶9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個。
人文地理
馬扒嶺境內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冬不圍爐,夏不用扇,青山綠水,河流縱橫,竹海茫茫,村內山川秀麗、白花龍河貫穿全鄉,是天然的植物園。自古重教興文,歷史上人才輩出,境內旅遊景點眾多,馬扒嶺天生橋等是遊客們踏青探險、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馬扒嶺村委會是以彝族聚居的村寨,住在這裡的村民熱愛生活、辛勤勞動。他們樸實、好客。愛唱愛跳。其中猶以獨家、邑都的彝族突出,他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產豐收都喜歡唱彝家海菜腔、跳煙盒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96.71畝(其中:田950.46畝,地1846.25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736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85.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65畝,主要種植楊梅、竹子、柑桔、烤菸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200.00畝。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3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8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94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00萬元,有固定資產321.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14人,黨員中男黨員101人,女黨員13人。 團員16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民科技文化知識低,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民眾思想保守,基層組織薄弱,發揮不了作用。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改善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林果竹。加強基層領導建設,充分發揮黨在農村的惠民政策,引導農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新城鄉馬扒嶺村委會芭蕉箐村民小組、新城鄉馬扒嶺村委會白邑村民小組入選紅河州第二批文明新風示範村公示名單。
地圖信息
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一一四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