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埇橋馬戲,從時間上來說,始於明清,形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從藝術品種流變上分析,脫胎於明清時期的民間雜技;從地理上來講,發祥於宿州埇橋區的蒿溝、桃溝、柳溝一代農村。
至清朝中葉,由於生活的相對穩定,在埇橋的北部,開始盛行由多人參加的雜技表演;到了清朝末年,在埇橋區蒿溝鄉的騎路尹、尹窩子等村,形成了一個民間文化中心。玩洋片、演皮影、說大鼓、玩把戲,熱鬧非凡。這期間,埇橋區北部蒿溝鄉一帶的民間藝人,開始展出一些北方民眾少見的動物穿山甲、梅花鹿,開始馴養猴子和狗等小動物表演簡單動作,以取悅觀眾,這就是埇橋馬戲的雛形——展覽動物與簡單馴養。從此開始,智慧的埇橋民間藝人開始進一步摸索其他兇猛動物的馴化、演出。
20世紀20、30年代,埇橋馬戲、雜技規模初具,技藝漸漸成熟,出現了尹青玉的耍猴表演、吳清雲的老虎表演、尹清雲(尹大蘿蔔)的雜技表演、顧傳標(顧小耳朵)的馬術表演等品牌,埇橋區蒿溝、桃溝、柳溝一代出現了多家名噪一時的民間草台班社。
1978年,國家“雙百”文藝方針的落實和農村體制改革的成功,使得宿州埇橋的民間藝人,迎來了馬戲藝術發展的春天——這些民間馬戲藝人,由農村進入城市,活躍在全國各地,先後演出於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瀋陽、哈爾濱、杭州、廈門、海南島等中大城市,接待過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外賓,並還經常深入工礦、農村、營房演出,受到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好評。
雜技特色
一代代場橋馬戲藝人在年復一年的摸索,切磋和實踐中,豐富了馬戲的表演內容,也使得馴獸技巧愈加高超。這種來源於鄉野民間、飽含著酸苦甜辣人生經驗的表演藝術,也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成熟的地域文化,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驚。蛹橋區的馬戲藝術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和視覺衝擊力。尹清雲的上刀山、顧傳標馬術上的八步趕囑、美人抖雪、明星馬戲團的獅虎大坐等,都具有很強的刺激性。
(2)險。由於許多動物本身就很兇,所以馬戲演出的“險”,不僅有難度上的險,更有生命安全方面的險,由此進一步增強了馬戲藝術觀賞的刺激性。獅虎過橋踏人,巨蟒盤身、虎口探喉等,都是捅橋馬戲中的拿手絕活。
(3)新。場橋馬戲的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沒有創新,場橋馬戲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中央電視台拍攝的《與狼共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蛹橋馬戲的創新。馴狼是許多馬戲團的禁區,場橋馬戲團不僅走進了這個禁區,而且不斷上演新的《與狼共舞》。獅虎大坐、獅虎過橋踏人獅虎高空鑽火圈、狗熊倒立走鋼絲等,都是蛹橋馬戲藝術家們不斷奉獻的成果。
(4)美。這是對場橋馬戲整體水平的評價。舞蹈《金蛇狂舞》就是八位姑娘和八條巨蟒的舞蹈。編者根據蛇的習性,將人的舞蹈與蛇的遊走巧妙地融為一體,讓原本恐懼的表演變成一種美的享受。埔橋馬戲的藝術,透露出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感。
(5)喜。場橋馬戲滑稽場面非常多。有人的滑稽,包括滑稽雜技、滑稽魔術,滑稽歌舞,滑稽主持。動物的憨態、乖巧及各種形式的技能,也匯聚成各種類型的喜。
(6)好。主要表現在馴獸技能上和演員的個人素養上。由於蛹橋區馴獸技能大多自學而成,而且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因此新的馬戲節目總是層出不窮。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在不斷吸收和借鑑國內外各種馬戲藝術表演形式的同時,也能夠根據自身特點,揚長避短,不斷創新。
(7)多。馬戲團擁有的動物種類繁多,獅、虎、熊、象、猴、驢、馬、狗、羊、蛇、狼、鳥等,總數達數萬隻。因此,無論是馬戲團、馬戲演員、動物種類,還是動物數量,都位居中國前茅。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如今擁有各類馬戲團245家,從業人員一萬多人,年演出純收入兩億多元,其馬戲演出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馬戲雖然紅火,現代生活方式對它的衝擊卻不可小視,培養更多的優秀傳承人、更好地適應現代文化生態環境,是它急需解決的問題。
傳承人物
李正丙,男,1956年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馬戲(埇橋馬戲),申報地區為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宿州市埇橋區馬戲協會獲得“馬戲(埇橋馬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馬戲(埇橋馬戲)》項目評估合格,宿州市埇橋區馬戲協會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0年10月30日上午,由宿州市人民政府、中國雜技家協會、安徽省文聯主辦的第二屆宿州埇橋國際馬戲藝術節在“中國馬戲之鄉”——宿州埇橋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