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結論

也就是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政治思潮登上歷史舞台,從1516年英國的大法官托馬·莫爾發表《烏托邦》算起,已經有490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恩結論
  • 解釋:社會主義
  • 作者:托馬·莫爾發
  • 發表於:《烏托邦》
科學理論出現,前進之路,空前的挫折,社會本質,基本問題,高度集權,幹部委派制,

科學理論出現

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理論出現,從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算起,已經有150多年;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從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算起,已經有89年的歷史。

前進之路

社會主義,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美好而更加科學的前進之路,曾經一度轟轟烈烈,然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隨著史達林模式的誕生,人們對社會主義的探索逐漸地陷入了誤區,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逐漸的僵化,在實踐對這一模式提出質疑、挑戰之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又由於種種的因素,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放棄了共產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把社會主義的改革變為了“改向”,最終導致了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了空前的挫折。

空前的挫折

美國學者弗蘭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認為,隨著蘇聯的解體,自由主義終於把共產主義打跨在地,它再環視四周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出對手,歷史終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然而,歷史果真如福山所說,已經“終結”了嗎?蘇聯及其模式的失敗,真的標誌著社會主義的一去不復返了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屬性和內在規定性,是社會主義社會區別於其他社會的根本標誌,貫穿於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規律。

社會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是由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來的。他們通過理性地揚棄資本主義文明揭示了共產主義社會本質,認為未來社會是個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馬克思認為,“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注定要走這條道路,——以便最後都達到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人類最全面發展這樣一種經濟形態。”

基本問題

[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未來社會的本質特徵。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麼,這是認識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基本問題,搞不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可能真正認清社會主義,更不可能成設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1980年5月5日,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採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3] 以後,他又指出:“我們總結了幾十年搞社會主義的經驗。社會主義是什麼,馬克思主義是什麼,過去我們並沒有完全搞清楚”

高度集權

[4] “多年來,存在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解問題”。[5] 長期以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史達林模式,錯誤僵化的理解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真正的弄清楚,這也就成為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失敗的根本原因。二、史達林模式的特徵史達林模式的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高度集中”、“高度集權”,即把全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科學事業的所有決策權統統集中於黨中央的最高領導機構,形成一種僵化的體制,使社會生活缺少生機和活力。史達林模式在經濟體制方面主要表現為:實行高度集中的部門管理體制。經濟體制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巨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決策權全部集中於中央,把人力、財力、物力的支配權統統集中於中央;實行以部門管理為主的集中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價值規律的指令性計畫經濟。主要以行政手段來管理經濟。管理經濟主要通過由黨和國家機關發布命令、決議的辦法,或者採取行政組織手段,與各經濟組織、企業發生關係,組織經濟生活。史達林模式在政治體制方面主要表現為:全國建立高度集中的黨領導體制。

幹部委派制

黨和國家融合為一,國家完全隸屬於黨,黨包攬一切。實行自上而下的幹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監督機制。在意識形態和國家精神生活上,專制主義和個人迷信盛行,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嚴重 。史達林模式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第一個建成的社會主義,並使蘇聯在短時間內趕上和超過了世界上一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史達林模式是在資本主義包圍下,為防止帝國主義武裝干涉戰爭而建立起來的。當帝國主義武裝侵犯真的發生時,確實顯示出這種模式比較適應戰爭非常環境的需要。但史達林模式是蘇聯在特殊環境、特定歷史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它自然不具有普遍意義,它不可避免地帶有其自身的缺陷。
一、 史達林模式具有強制性。權力過於集中,民主太少,領導幹部易於脫離民眾。個人崇拜也是強制性的必然產物。史達林模式具有封閉性。它對蘇聯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有封閉性,就是在蘇聯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大小領域,都有各自的封閉性。
二、史達林模式還具有保守性。社會生活和國家生活都程式化、固定化,造成管理機關臃腫,人浮於事,官僚主義嚴重,表現出嚴重的保守性。隨著實踐的發展,這一模式不僅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應有的變革,反而被模式化、神聖化、教條化,其發展完全陷入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僵化理解,這也最終注定了這一模式的必然命運。
三、“兩個必然”依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社會主義代表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是歷史客觀規律所決定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改變不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大方向。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一方面強化了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給它帶來了更多的否定因素。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範圍越來越廣,生產資本由私人資本大量向社會資本和國家資本轉變,各種社會主義 因素在不斷增長,這本身就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同時也在印證著社會主義的必然產生。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因素。這種新社會因素不斷的增長的過程,是走向一個更高社會形態的過程。資本主義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點,只不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暫時階段,它的發展變化只能順應歷史的趨勢,而根本不可能改變這個趨勢。
社會主義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發展出現重大挫折,也並不意味著社會主義的失敗,更不是社會主義歷史的結束。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實踐,人們對他的認識及其發展規律的掌握,是漸進的、逐步深化的,不可能一次完成。由於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受時代條件、歷史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所以在認識的過程中也潛伏著一定的盲目性,並有走上歧途的可能。在曲折中發展,在挫折中吸取力量,這恐怕是社會主義在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發展的必然現象。鄧小平說過,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鍊,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在當今世界,除了共產黨以外,還有很多社會主義政黨和進步組織在追求和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儘管人們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上有分歧,尤其是在對實現社會主義的途徑上有不同的看法,但至少都把社會主義看作是人類社會的理想,看作是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好、更高的社會制度,看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從馬克思恩格斯那裡繼承了一些有價值的思想。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社會主義是人類共同的追求,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