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德毅,曾任國家海洋局環保司司長,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 1955年出生。多年來一直從事海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和海洋環境監測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海洋沉積物污染及沉積物毒理效應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屬國內開拓性工作,並達到國際前沿水平;所完成的海洋沉積物監測和生態學監測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拓展和完善了中國海洋環境監測的設計與實施;所主持或參加的多項省部級項目對深化科學認識、強化海洋環境管理和提高社會效益產生了重大影響。總計承擔科研性課題20餘項,其中作為主持或主要負責的省部級課題14項。尤其是所主持和領導的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和主持編寫的《20世紀末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對中國海洋環境管理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牽頭起草了《海洋沉積物質量》國家標準(GB18668-2002)。在以上科研領域先後於國內外刊物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海洋學報、海洋與湖沼、環境科學學報、
海洋通報等)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篇,其中署名第一作者的18篇。與他人合著《海洋環境保護與監測》專著一本。累計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次,科技創新獎2項次。
研究方向
1.海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
2.海洋環境監測
簡歷
1983年7月—1994年11月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助理研究員 副研究員
1988年8月—1989年9月
丹麥科學院進修海洋環保
1992年10月—1993年5月 美國聯邦政府環保局進修
1994年11月—1996年9月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副主任
1996年9月—1997年11月 國家海洋局監測司副司長
1997年11月—2001年7月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研究員 副主任
2001年7月—2007年3月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研究員 主任
2007年3月—今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所長
2012年7月2日—2012年9月27日
中國第五次北極考察 首席
科學家事跡
1955年出生,1980年北京大學畢業,1983年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國家海洋局系統從事海洋環境保護研究與監測業務工作。從業20多年來計承擔科研性課題20餘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其中作為主持或主要負責的省部級課題10餘項,1997年被評聘為研究員,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海洋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已培養碩博士十餘名
主要研究活動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海洋環境保護、監測設計與監測業務實踐;二是海洋沉積物生物地球化學研究領域。
在第一個領域,本人本世紀初所主持和完成的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和主持編寫的《20世紀末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為中國21世紀的海洋環境管理奠定了基礎。
在海洋沉積物生物地球化學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即開始致力於當時的國際熱點和難點——沉積物環境質量基準的基礎性研究,以污染物毒理學和地球化學作為方法論,開展了大量的野外調查和實驗室實驗研究,歷時近十年,於本世紀初完成了《海洋沉積物質量》國家標準(GB18668-2002)的制定。
結合以上科研領域先後於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與他人合著《海洋環境保護與監測》《海洋環境質量基準研究方法學淺析》專著兩部。累計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次,科技創新獎4項次。
成果
著作
馬德毅,王菊英.《海洋環境質量基準方法學淺析》,海洋出版社,2009.
發表論文
1. 馬德毅,章斐然. 1988. 錦
州灣表層沉積物中鉛、鋅、鎘在各地球化學相間的分配規律. 環境科學學報,8⑴: 49-55.
2. 馬嘉蕊,章斐然,馬德毅,徐淑玉. 1989. 錦州灣沉積物中重金屬化學形態的分布特徵.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01期,48-57.
3. 馬德毅. 1993.海洋沉積物的污染指示作用和監測方法. 海洋通報,12⑸,89-97.
4. Ma deyi. 1994.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of the Coastal Waters of Northern China.In: Proceedings of Workshop on the Monitoring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28-30 Sept.,1994. Japan pp. 56-68.
5. 馬德毅,王菊英,王玉銀. 1995. 黃渤海近岸水域環境質量分析,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衛星會議:遼寧省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pp. 254-256.
6. 閆啟侖,馬德毅,王淑芬. 1996,貽貝監測的作用及其監測技術和方法. 海洋通報,15⑷: 86-94
7. D.J. Hansen,W.J. Berry,J.D. Mahony,W.S. Boothman,D.M. Di Toro,D.L. Robson,G.T. Ankley,D. Ma,Q. Yan,and C.E. Pesch. 1996. Predicting the Toxicity of Metal-Contaminated Field Sediments Using Interstitial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and Acid-Volatile Sulfide Normalizations.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15⑿:2080-2094.
8. 馬德毅,王菊英,閆啟侖等. 1997. 酸溶硫化物(AVS)對沉積物—孔隙水系統中二價有毒金屬化學活動性的影響. 海洋學報,19⑸:83-90.
9. 馬德毅. 1997. 控制陸源污染維護海洋環境健康,96青年海洋論壇文集,海洋出版社,pp.189-192.
11.
馬德毅. 1998. 中國
的海洋環境管理及其成效. 世界環境,第02期,22-24.
12. 陳淑梅,王菊英,馬德毅等. 1999. 酸溶硫化物與沉積物中重金屬化學活性的關係. 海洋環境科學,18⑶: 16-21.
13. 閆啟侖,馬德毅,郭皓,David J.Hansen,Walter J.Berry. 1999. 錦州灣沾污沉積物的海洋端足類急性毒性檢驗. 海洋與湖沼,30⑹:1-7
14. 王菊英,馬德毅,閆啟侖等. 2001. 海洋沉積物中酸溶硫化物對二價金屬鎘的地球化學特徵及生物毒性的影響. 海洋與湖沼,32⑸:483-488.
15. 韓建波,王菊英,陳淑梅,馬德毅. 2001. 平衡分配法評價有毒金屬沾污沉積物的套用研究. 海洋環境科學,20⑷: 5-8.
16.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沉積物質量》國家標準(GB18668-2002).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7. 馬德毅,王菊英. 2003. 中國主要河口沉積物污染及潛在生態風險評價. 中國環境科學. 23⑸: 521-525.
18. 王菊英,馬德毅,鮑永恩等. 2003. 黃海和東海海域沉積物環境質量評價研究. 海洋環境科學,22⑷: 21-24.
19. 韓建波,馬德毅,閆啟侖,王菊英,陳紅星,閻吉成. 2003. 海洋沉積物中Zn對底棲端足類生物的毒性. 環境科學,24⑹: 101-105. (EI檢索)
20. 劉仁沿,馬德毅,梁玉波. 2004. 赤潮甲藻毒素麻痹性貝毒生物合成研究進展. 海洋環境科學,23⑷:71-75.
21. 胡瑩瑩,王菊英,馬德毅. 2004. 近岸養殖區抗生素的海洋環境效應研究進展. 海洋環境科學,23⑷: 76-80.(通訊作者)
22. 胡瑩瑩,葉賽,李愛,徐恆振,王菊英,馬德毅. 2005.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海水中的氯黴素. 環境化學,24⑷:481-482.
23. 馬德毅,陳偉斌. 海冰資源開發利用與環渤海地區可持續發展. 2005. 中國海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pp.423-427.
24.
馬德毅. 2005.建立人與海洋的和諧關係《中國遠洋航務公告》第07期:56-59.
25. 胡瑩瑩,葉賽,李愛,王菊英,馬德毅. 2005. 養殖用氯黴素對非目標海洋生物的毒性研究,能源 經濟 環境協調發展:第二屆大連科技講壇暨上海、天津 廣州北京 大連五城市學術年會論文集,pp.368-373.
26. 韓建波,李麗娟,王菊英,馬德毅,閆啟侖. 2005. 缺氧沉積物中硫化物對Cd生物可利用性的影響. 海洋學報,27⑸:173-176. (SCI檢索)
27. Jianbo Han,Deyi Ma,Qilun Yan,Juying Wang,Xie Quan. 2005. Bioavailability of zinc in the sediment to the estuarine amphipodGrandidierella japonica.Hydrobiologia,541⑴:149-154.(SCI檢索)
28. Jianbo Han,Juying Wang,Deyi Ma,Xie Quan. 2005.Relation of AVS and clay content of sediment to the bioavailability of zinc and cadmium: laboratory plus field experiment.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4⑸:61-67.(SCI檢索)
29. 葉賽,胡瑩瑩,徐恆振,王菊英,馬德毅. 2005. 海洋沉積物環境中氯黴素殘留量測定,能源 經濟 環境協調發展 :第二界大連科技講壇暨上海 天津 廣州 北京 大連五城市學術年會論文集,pp.348-352.
30. Deyi Ma,Yingying Hu,Juying Wang,Sai Ye,Ai Li,2006.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s Use in Aquaculture on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Marine Sedime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367(1):273-277. (SCI收錄)
31. 胡瑩瑩,李愛,葉賽,吳迪,馬德毅. 2006. 氯黴素對菲律賓蛤仔的急性和亞急性毒性. 中國環境科學,26(zl):125-128.(EI收錄,通訊作者)
32. 胡瑩瑩,李愛,葉賽,王菊英,馬德毅. 2006. 高效液相色譜法與酶聯免疫試劑盒測定海水中痕量氯黴素. 分析試驗室,25⑶:112-114. (通訊作者)
33. 李愛,胡瑩瑩,王菊英,馬德毅. 2006. 氯黴素在菲律賓蛤仔體內生物富集和殘留消除規律的研究. 水產科學,25⑻:387-390.
34. 陳暢曙,劉娜,傅雲娜,馬德毅. 2006. 改性膨潤土對水中蒽的吸附和解吸,化工環保,26(04): 263-267.
35. 陳暢曙,劉娜,付雲娜,馬德毅. 2006. 中國水體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現狀與生態效應. 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6(03): 57-59.
36. 張微微,陳宇春,王菊英,馬德毅. 2007. 表面等離子技術分析環境中污染物的研究進展. 環境科學與技術,30⑸: 95-98.
37. ZHANG Wei-wei,CHEN Yu-chun,LUO Zhao-feng,WANG Ju-ying,MA De-yi. 2007. Analysis of 17β-Estadiol from Sewage in Coastal Marine Environment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ique.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3⑷:404-407.(SCI檢索)
38. 葉賽,胡瑩瑩,張奎文,那廣水,姚子偉,王菊英,馬德毅. 2007.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測定海水中氯黴素殘留,分析試驗室. 26⑵:22-25.(通訊作者)
39. 王立軍,栗俊,張玉鳳,霍傳林,陳淑梅,劉廣遠,馬德毅. 2007. 套用ICP-MS直接測定近岸高鹽排污口水樣中重金屬方法研究,海洋環境科學,26⑵:172-174.(通訊作者)
40. 葉賽,
張奎文,姚子偉,
馬德毅. 2007.環渤海水域磺胺類藥物的含量特徵.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3⑵,71-74.(EI收錄,通訊作者)
41. Sai Ye,Ziwei Yao,Guangshui Na,Juying Wang,Deyi Ma. 2007. Rapi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4 Sulfonamides in Wastewater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of Separation Science,30⒂,2360–2369.(SCI檢索,通訊作者)
42. 宗虎民,戶江濤,王菊英,馬德毅. 2007. 氟苯尼考對海洋沉積物中氮循環的影響.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33⑶: 78-85. (EI收錄,通訊作者)
43. 戶江濤,宗虎民,王菊英,馬德毅. 2007. 環境因子對氟苯尼考在海洋沉積物中降解的影響. 中國環境科學,27⑹: 478-751.(EI收錄,通訊作者)
44. 宗虎民,戶江濤,王菊英,馬德毅. 2008. 氟苯尼考對海洋沉積物中酶活性的影響. 海洋環境科學,27⑵: 128-130.
45. 宗虎民,馬德毅,王菊英,戶江濤. 2008. 氟苯尼考對海洋沉積物微生物活動的影響. 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4⑶: 135-139.(通訊作者)
46. 葉賽,
胡瑩瑩,李愛,徐恆振,王菊英,馬德毅. 2008.海洋環境沉積物中氯黴素殘留量的測定. 海洋環境科學. 27⑶: 269-271. (
通訊作者)
47.劉仁沿,梁玉波,
張芳,許道艷,
馬德毅. 2008.中國沿海貝類腹瀉性貝毒的酶聯免疫分析方法.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4⑵:33-36. (EI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