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志

馬山志

《馬山志》是江蘇文史編輯部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山志
  • 作者:江蘇文史編輯部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江君謨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自明嘉靖丁亥年(1527)錢西青首纂《馬跡山志》以後,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續修一次,康熙三十年(1691)續修一次,道光十年(1830)及光緒六年(1880)各續修一次。本志為第五次續修。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後, “馬跡山”之名稱己為習慣稱謂“馬山”所替代,故本志順應時代,亦以《寫山志》命名。

作品目錄

封面
馬山志
《馬山志》編修辦公室
題詞
圖片
龍頭渚
祥符寺遺址
桃塢古銀杏
得爽閣
梅梁小隱
名醫進士匾
革命烈士紀念碑
無錫市第八棉紡織廠
無錫紡織工人療養院
馬山商場
古竹一角
七里堤
蛤蟆石
桔黃綠枝
茶發山香
馬山全圖
馬山政區圖
馬山圍田
馬山景點圖
林果布局圖
序言
凡例
目錄
第一篇 地理
地理位置沿革
位置
地名歷史
成陸歷史
地形地貌
山嶺
墩咀
谷石
水系
河港
溪澗
泉井
氣候
四季劃分
氣候變化特徵
土壤
黃壤
水稻土
湖積粘土
物產
植物
動物
自然村名
建制
隸屬縣治沿革
管轄範圍
[附錄]
王鏊七十二峰記
太湖紀略
第二篇 民生
人口資料
計畫生育
勞力分布
消費狀況
口糧
食油
住房及街道建築
生活水平
第三篇 政治
政權沿革
清朝中期和抗戰初年的政權
山政委員會
國民黨區政府
馬山區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會
政黨、民眾團體
共產黨組織在馬山的建立與發展
國民黨、三青團組織在馬山的建立與發展
農民團體
青少年團體
婦女團體
工會
主要政事
抗日戰爭以前時期
抗日戰爭初期
抗日鬥爭的新局勢
近接解放
建立新政權
剿匪與鎮壓反革命
抗美援朝
統購統銷
人民公社化
三年困難時期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文化大革命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七一八”反革命集團案
複查工作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民政事務
優撫救濟
殯葬改革
居民委員會
第四篇 軍事
解放前駐軍歷史與戰事紀略
抗日革命鬥爭
田文龍部抗擊日軍
智殲敵探
耿灣戰鬥
五月掃蕩
古竹戰鬥
平台山戰鬥
“大掃蕩”前的戰局
中秋節大掃蕩
獄中鬥爭
夾牆鬥爭
日軍砍伐林木和人民的反砍伐鬥爭
新四軍北撤
收編劉建部隊
桃花村突圍戰
繳獲軍火船
民兵建設與兵役制
模範隊——民兵
兵役
第五篇 經濟
農業
農業體制沿革
農田分布
農具
肥料
雜草、蟲害的防治
農作物品種
農副產品
耕作制度的變革
農業領導機構
附:
多種經營
用材林
經濟林
養殖業
其他副業
副業生產機構
工業
發展概述
鄉鎮工業
工業機構
水利
自然涇流與人工河流
戽水工具沿革與更新
戽水的機械化、電動化
機灌站、灌溉渠道網的建成
機電兩用灌溉站的改造
堤岸
閘口
搶塘
[附錄]馬跡山工賑修堤記
鄉鎮建設
概述
民房
街道
風景點
圍湖造田
交通
供電
郵政
糧油
歷史概述
統購統銷
收購供應
糧管所
商業
建國前商業概述
供銷社
集市貿易
代銷店
小攤販
金融
信用合作社
財稅
第六篇 文教醫衛
文化
民眾性文化娛樂活動
馬燈舞
文化站
電影放映隊
廣播站
戲場
教育
建國前教育史概述
幼兒教育
國小教育
中學教育
成人教育
醫療衛生
建國前概述
建國後的醫衛設施
第七篇 文物勝跡
概述
出土文物
名勝古蹟
龍頭渚景點
鈕頭渚景點
祥符寺景點
檀溪景點
古竹景點
耿灣景點
西村景點
七里堤景點
名人吟詠
語言、民歌、民間故事
方言俗語
諺語、歇後語
歌謠
民間故事
文藝創作
風俗災異
四時八節
婚嫁
喪葬
災異
第八篇 歷史人物
古代名人錄
許叔微
許必勝
李睿
丁致祥
王就學
陳睿謨
吳嚦
許鼎臣
朱魯
徐復陽
錢孝
陳玉(堪)
許之漸
許源
許元基
許(核)
建國前歷史人物
馮效亮
馮效忠
陳學海
丁稚圭
秦邦植
吳平齋
烈士英名錄
鈕形平
謝鯉
現代社會人物
秦紀雲
李再興
徐小福
張友生
[附錄]現代部分黨政幹部、科技人員簡表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