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江西省政府主席
熊式輝派江西省特種工作委員會(簡稱特辦處及其特務機構),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在泰和縣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設立了一所秘密監獄,即馬家洲集中營,對外稱江西省青年留訓所。行文用“江力行”代號,通信專用“泰和馬家洲郵電局第6信箱”。
2008年,復建王氏宗祠(大禁閉室)。
2017年,復建“十八間”房(後勤處)。
遺址特點
馬家洲集中營與上饒集中營並稱為抗戰時期江西省兩大集中營。松山村西側的105國道邊還有一棵槍殺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先烈古樟”。馬家洲集中營舊址主體由一座王氏宗祠和一排三棟的“雲蒸霞蔚”民房、“受天之佑”民房、“奎壁聯輝”民房,以及18間其他民房和“先烈古樟”組成;四周建有兩層圍牆,外層是三米多高的磚牆,內層築有厚厚的尖竹籬笆,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馬家洲集中營舊址每棟房子除了廳堂外,裡間用厚實的木板隔成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囚室,面積大的不過10平方米,面積小的僅五六平方米,囚室中只有幾間開了小窗,其餘的都密不透風。
主要建築
重禁閉室
重禁閉室所在的“雲蒸霞蔚”民房位於三棟最西邊,專門用來關押重要“犯人”。前廳後堂,兩進院落,正門門額書“雲蒸霞蔚”,兩側外牆上寫有“喚醒大家洗心革面,改造自新回頭是岸”標語。馬家洲集中營關押的重要“犯人”被集中在重禁閉室,包括南方局工委負責人張文彬、廖承志,江西省委書記謝育才等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幹部。重禁閉室大廳(明間)是看守值班的地方;院落兩側小廂房用作優待室,專供被誘叛者住宿;東邊次間分三間,第一間為廖承志囚室,第三間為謝育才囚室,西邊次間第二間為張文彬囚室,第三間是清江黨支部書記胡宗澹和贛縣中心縣委書記譚湯池等囚室。
王氏宗祠(大禁閉室)
大禁閉室原為王氏祠堂,中間有天井,建築面積553.55平方米。天井兩側用原木打成木柵,再用毛竹塊圍成竹牆,隔成10間鴿子籠式的號子,每間面積不到5~6平方米,設上下鋪,四周沒有窗戶,只能從天井透進些陽光。祠堂後廳則作為小禮堂。王氏祠堂作為大禁閉室,用於關押普通犯人,小禮堂則供特務演出、開會和上課洗腦培訓之用。
“受天之佑”民房(女禁閉室)
“受天之佑”民房為前廳後堂的兩進式建築,中有天井,建築面積176.37平方米。正門門額書“受天之佑”。前廳有長方形廂房兩間,西邊為女禁閉室,東邊為女特務值班室。後堂為訓育組辦公室,其中左次間為檔案室,存放所有“留訓人”檔案資料。女禁閉室僅10餘平米,最多時關押了10餘人。裡面條件惡劣,沒有凳子,“留訓人”就利用洗臉水將地板擦乾淨,大人小孩擠坐在地板上在裡面,小“犯人”李小琳就在這裡從爬到學會走路。
“奎壁聯輝”民房(特務辦公室及審訊室)
“奎壁聯輝”民房為前廳後堂的兩進式建築,中有天井,建築面積187.4平方米。正門門額書“奎壁聯輝”。前廳是特務值班室,後面廳堂是審訊室。左右廂房分別為誘降招供室和特務臥室。特務在值班室負責公文收發、報刊分發、電話接聽、上傳下達等。審訊室里,特務用吊打、夾手指、竹籤刺手指、坐老虎凳、踩槓、灌辣椒水等對“留訓人”施以酷刑。
後勤處
後勤處設於王氏宗祠(大禁閉室)左前方的“十八間”房內,是一座建於清末民初的五開間前庭後堂式的磚木結構民居(又稱十八間)。後勤處與重禁閉室之間是籃球場,籃球架用木頭製作,地面為三合土夯築,為舊址的附屬建築。所有巷道(圖四)均為鵝卵石中間加青磚鋪就。
文物遺存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底,時任中共南方局委員、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的廖承志(國民黨元老廖仲愷與何香凝之子)在廣東樂昌被中統特務逮捕。在囚室中創作了《黃鼠狼向雞請安》《枯樹、餓鷹、惡犬》《“肥仔”自畫像》等多幅繪畫,以此勉勵同志。馬家洲集中營舊址存有廖承志給家裡和黨組織的畫作和信件。
歷史文化
馬家洲集中營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國民黨江西省政府南遷至泰和,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經國民黨江西省政府批准,由江西省調查統計室、江西省情報總結、江西省保全處第四科3個特務機關聯合在泰和縣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設立了一所秘密監獄,這就是隸屬江西省特種工作委員會及其辦事處的馬家洲集中營。它的公開名稱是“江西省青年留訓所”,行文用“江力行”代號,通信專用“泰和馬家洲郵電局第6信箱”。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春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夏,江西省委以及設在廣東的南方工委,相繼遭到特務、叛徒的破壞,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被捕。從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馬家洲集中營在四年半的時間裡,馬家洲集中營先後關押了包括原南方局工委負責人張文彬(時任中共南方局委員、南方工委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廖承志(時任中共南方局委員、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原江西省委書記謝育才等大批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幹部及愛國進步人士近500人。在獄中他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鬥爭的中心內容是“反飢餓、反迫害、反自新”。後因日寇進犯,原遷駐泰和的省會各機關疏散,集中營亦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遷至吉安縣富田山區。同年6月,遷至永豐縣潭頭。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初,隨省級機關遷到南昌,駐潮王洲,直至1949年全國解放。
文物價值
馬家洲集中營舊址見證了抗戰時期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囚禁和迫害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的暴行,對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是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料和實物教材。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馬家洲集中營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馬家洲集中營舊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
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馬家洲集中營舊址,路程約3.2千米,用時約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