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廟村

馬家廟村

明朝洪武年間(約1380年),因馬姓建菩薩廟而得名馬家廟。後陸續有李、張、傅、史、王等姓氏遷此定居。 馬家廟村由大馬家廟、小馬家廟兩個自然村組成,位於寧陽縣西北部,大汶河南岸,全村轄區總面積167公頃。 全村地處大汶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玉米及各類蔬菜。植被面積83公頃,覆蓋率達49%。 境內交通便利,辛(店)周(村)公路幹線穿境而過,與濟(南)微(山)省級公路相連線。境內有魯西南規模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有個體工商戶60多家,是發展民營經濟的黃金地段。

2000年, 全村共有356戶,總人口128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2‰。現有李、馬、張、傅、史、王、程、毛等19個姓氏,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家廟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泰安市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面積:面積167公頃
  • 人口:人口1284人(2000年)
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特色產業,社會進步,文教科技,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集體福利,組織建設,中共地方,基層行政,人物簡介,史道義,傅玉坤,王金傳,馬家廟村,組織機構,

大事記

1938年,村民張東舉、馬心寬無辜被侵華日軍殺害,激起民眾的抗日熱潮。
1944年,史以軍在全村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成立中共馬家廟村第一個黨支部,史以軍任支部書記。
1952年冬,村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9年冬,村成立養豬場,養豬100餘頭,成為該村第一個副業項目。
1964年8月,陸續下了20多天大雨,發生內澇,全村倒塌房屋500多間。
是年冬,為防止再次發生洪澇災害,組織全村310名勞力上陣,開挖南北2條排水溝,東西4條排水溝,全長7000多米。
馬家廟村
1965年,全村一次性打井25眼,解決了土地澆水問題。
1969年,村里購買第一輛195型拖拉機。
1972年冬,建變壓器1處,全村90%農戶通電。
1978年,全村糧食單產首次突破千斤大關。
1982年,村從北京四季青公社聘請技術員,在全縣首先建起70個蔬菜拱棚。
1984年,投資12萬元,建起高標準花園式學校,被省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
1985年,建立設施齊全的幼稚園,被市政府授予“市級規範化幼稚園”稱號。
1986年,投資20多萬元,打井20多眼,架線、建機房、修水渠,徹底改變農業灌溉面貌。
是年4月,泰安市委書記宋法棠來村檢查蔬菜生產。
1988年5月,村文化大院被泰安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化大院”。
1989年春,泰安市委書記王建功來村檢查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工作。
1991年,大搞種植結構調整,全村調整土地40多公頃,在全縣帶頭建起冬暖式大棚24個,當年種植嫁接黃瓜,取得成功。
是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元,被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村”稱號。
1992年,投資100萬元,建起馬家廟村蔬菜批發市場。
是年,村里開通第一條柏油路。
1994年春,全村硬化道路6條,2500多米。
1995年,村農田被納入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區,當年全村完成萬米地下暗管鋪設任務,使全村農業實現節水灌溉。
是年,日本著名農學博士吉武哲夫來村傳授蔬菜種植技術。
1996年春,省長李春亭在市委書記張慶黎的陪同下,到馬家廟村檢查種植結構調整情況,對該村依託農業開發,發展蔬菜生產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是年, 投資300萬元,完善蔬菜批發市場,建起占地1.2萬平方米的6個鋼架交易大棚。並加入全國菜籃子信息網。
是年,荷蘭著名蔬菜專家佛蘭墾來村傳授蔬菜種植技術。
1997年春,泰安市委書記張慶黎來村檢查蔬菜生產情況。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新中國建立前,糧食畝產不足80公斤,總產13萬公斤。1952年,全村先後辦起8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當年挖井25眼,修水渠6條,購進1台燃煤油抽水機和25部新式水車,基本保障了全村土地的澆水問題,糧食畝產達到200多公斤。受到中共寧陽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萬元; 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0萬元,人均純收入3140元。一、二、三產業比為45∶18∶37。2000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1600萬元,全村純收入403萬元。
該村是寧陽縣“十強村” 之一。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位居全縣前列。1991年5月被市政府授予“副食品基地建設先進單位”稱號,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個體私營經濟先進村” 稱號, 1998年至2000年連續3年被市委授予“五好村黨支部” 和“市計畫生育村民自治示範村”稱號。
1970年至1978年,投資2萬餘元,投工3萬個,架設低壓線路5公里,修變壓器1處,打深井、修水渠。對耕作方式進行改革,由條播改為畦播,選用優良品種,糧食連年增產,1978年,畝產突破千斤大關。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 1983年糧食單產820公斤。2000年,全村糧食平均畝產1100公斤,總產50萬公斤。

第二產業

該村工業始於高級社時期, 當時建起養豬場、磚瓦廠各1處,從業人員30人,收入不足萬元,因各種原因時乾時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先後投資30多萬元,建起預製廠,擴大了磚窯生產規模,年產值40多萬元。

第三產業

1978年以前,村里僅有代銷店、小磨坊、掛麵坊等,收入微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馬家廟村地處蔬菜批發市場這一優勢, 大力興辦個體私營經濟。1998年,村民投資200多萬元,在市場周圍建起商業樓,有飯店、旅館、小商品批發、日用百貨、種子經營、農藥經營、中介機構等多種個體服務項目, 年創收520餘萬元,既改變了村容村貌,又繁榮了當地經濟,為村民致富奔小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特色產業

1982年以來,馬家廟村注重發展特色產業。經過多方考察論證,選準蔬菜生產這一致富門路。 聘請北京四季青公社的2名蔬菜技術員來村進行技術指導,建起蔬菜拱棚70個,當年種植成功。為鼓勵民眾發展蔬菜生產,制定優惠政策,並實行統一地塊、統一建棚、統一技術、統一服務,為民眾提供價值近千萬元的物資,解決了民眾的困難。村技術服務隊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指導民眾科學種植,並聘請日本、荷蘭、以色列、美國等國家的蔬菜專家前來做技術指導,提高了民眾的科技種菜水平。為搞好蔬菜的銷售,1990年,村里建立蔬菜批發市場,以後逐年擴大,形成魯西南規模較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蔬菜1.5億公斤,交易額1.2億元,吸引了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客商。 2000年,全村各類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3公頃,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460多個, 中小拱棚800多個,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芸豆、西葫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場供給新鮮蔬菜330萬公斤, 畝產值達1.1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460萬元。成為泰安市有名的“蔬菜生產專業村”。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前,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1%。建國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1968年投資2萬元建起馬家廟村國小。1984年投資12萬元,對國小進行擴建改造,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達到校舍、課桌凳、操場、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 當年被省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1985年投資8萬元,建起高標準幼稚園, 購置20多種娛樂器械,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56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其中大專21名,中專35名。1986年4月投資11萬元辦起了文化大院,配備了各種文體娛樂設施。1988年文化大院被泰安市評為市級文化大院。1994年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村民文化科技學校”。多年來,該村對文化科技事業不斷投入,先後派36人到泰安、濟南等地的院校、科研部門參加培訓,有6人獲高級職稱,15人獲中級職稱,15人獲初級職稱。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年人均糧食僅30多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50元。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49年全村人均糧食80公斤,人均純收入150元。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純收入3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150元。2000年人均純收入314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1580元。多數村民住上樓房,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286輛,程控電話120餘部,彩色電視機220餘台。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建國後,逐步以磚石結構代替。70年代後,大多利用鋼筋、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 1982年至1986年,村民在新規劃區建起100戶標準房。1993年以來,村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村民拆舊房、建樓房。先後開通村內3條大街1500多米,並逐步實現道路硬化、美化和綠化。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5年村民用上自來水,幼兒免費入園,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給予一次性獎勵。村衛生室設有高壓消毒鍋、診斷床等設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醫療補助。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

1944年,史以軍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1945年春,成立第一個村黨支部,史以軍任書記。解放戰爭時期,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全村有20多名青年參軍參戰。1962年,李傳奇任黨支部書記。1975年傅玉坤任支部書記。1999年王金傳任支部書記。多年來,黨支部重視加強自身建設,有計畫地教育民眾, 發展黨員,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連續3年被泰安市委授予“‘五好’村黨支部”稱號。

基層行政

1952年建立農業生產互助組,1956年建高級合作社,史以軍任社長。 1965年,成立人民公社,設立馬家廟村生產大隊,李傳奇任大隊長,下設8個生產小隊。1977年建立馬家廟村村民委員會,傅玉來任村主任,設委員9人,下設6個村民小組。 1995年底,馬家廟村村民委員會由7人組成,主任王金傳,委員史以儉、張茂生、李溫更、朱建明、王健、傅明亮。民兵連長張茂生,治保、調解主任史以儉,婦女主任王健。

人物簡介

史道義

(1928~1947) 革命烈士。1946年為寧陽縣大隊戰士,1947年在增援一一五師時,在肥城縣陸房戰鬥中光榮犧牲。

傅玉坤

(1946~2001.07) 曾擔任馬家廟村會計、支部書記,白馬鎮副鎮長、鎮人大副主任,伏山鎮正鎮級幹部。他在擔任村支部書記時,帶領民眾大力發展蔬菜生產,使全村很快成為泰安市有名的蔬菜生產專業村。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是省八屆、九屆人大代表,市十三屆人大代表。

王金傳

1957年生,1979年任村團支部書記、民兵連長;1985年任村黨支部副書記;1996年任村委會主任; 1999年1月任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帶領廣大民眾依靠科技,發展蔬菜生產,使全村蔬菜生產科技含量逐年提高。1986年被評為全市優秀團支部書記,1998年被評為全市“十佳傑出青年”和“寧陽縣十佳傑出青年”,1999年被寧陽縣委授予全縣優秀黨支部書記稱號。
河北省深州市馬家廟村
馬家廟村位於素有“蜜桃之鄉”之稱的的深州市境內,主要由馬姓為
馬家廟村
主,歷史上因建有神廟供奉而得名。是全國勞動模範,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馬萬水以及清末中國北方財閥馬惠堂的故鄉!
人口800多,耕地面積近200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各種農機具齊全!配套設施有機井和防旱澇的人工河流。
其他生產主要是養殖業,養雞和養豬業較其他周邊村發達!村中建有自來水及沼氣設施,每天24小時供水。配有多台電力變壓器,村東建有開發區,緊連省道231的保衡線,為工副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村內公立國小--馬廟完小,為周圍村落的兒童提供學習場所!
村民除了種植和養殖收入以外,還有外出打工等多項收入!

馬家廟村

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泗交鎮下轄村
馬家廟村位於泗交鎮的最北邊大約25公里,處在三縣交界之處,與聞喜、垣曲縣相鄰,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分別是馬家廟、岔車、夏溝、關道溝,總戶數54戶,總人口193人,勞動力116人,黨員15名,村總面積11799.06畝,林地面積11389.06畝,耕地面積270.8畝,退耕還林地239.2畝,現有核桃500畝,無其他支柱產業,村裡有一赤腳醫生,村無衛生室,醫療設備簡陋,醫療衛生體系極不健全。
馬家廟村
全村人居在山溝里,交通十分不便利,只有馬家廟一個自然組的道路進行了硬化,其餘三個組的道路都沒有硬化,全村的巷道都沒有硬化,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經濟條件比較差,是泗交鎮的最貧困村。
村裡的大學生村官成立了《志宏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馬家廟有林地11300多畝,村兩委通過考察研究決定以合作社為龍頭髮展林下藥材種植,把林下藥材作為馬家廟的支柱產業來發展。2011年馬家廟村經濟總收入64萬元,農業總產值55萬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4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15萬元,人均農業產值2849.6元,糧食總產量48.7噸,人均占有糧食252.3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732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448元。馬家廟豬苓種植已達500多窩,而且初見成效,下一步計畫擴大種植規模,發展到5000窩,預計人均純收入可提高400元。
我村有一個黨員活動室,是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的開會、學習的場所,村里建立了農家書屋,成立一來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質,以前的打架、鬥毆、罵街說巷的人少了,讀書學習的人多了,特別是看農業方面知識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一種祥和、文明的好風氣。在環境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村裡的村風、民風逐漸好了起來,但是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居住環境的改變不是很大,村集體沒有任何經濟收入,集體經濟非常薄弱,基礎設施比較落後。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姓名
職務
黨支部
郭紅軍
支部書記
張文虎
支部副書記
王革命
支部委員
紀檢督察小組
王革命
組長
王俊屯
成員
張文虎
成員
村委會
郭紅軍
村委主任
王俊屯
副主任
楊志宏
副主任
張菊花
村委委員
監督委員會
馮愛國
主任
張滿倉
成員
張文杰
成員
王合法
成員
王革命
成員
民主理財小組
王引家
組長
張滿倉
副組長
郭建軍
成員
民事調解小組
王俊屯
組長
楊志宏
成員
張菊花
成員
農廉網查詢室
郭紅軍
主任
楊志宏
成員
張菊花
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