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塞爾,G.

馬塞爾,G是法國 哲學家、劇作家,有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馬塞爾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1910年畢業於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哲學著作有:《形上學日記》(1927)、《存在與所有》(1935)、《從拒絕到祈求》(1940)、《旅人》(1945)、《存在的奧秘》(1951)、《成為問題的人》(1955)、《人的尊嚴》(1964)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塞爾,G.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
  • 職業: 哲學家
人物簡介,人物觀點,

人物簡介

法國哲學家、劇作家,有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馬塞爾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1910年畢業於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1915~1918年曾從事教學工作。後來主要從事著述和研究。1929年接受基督教的洗禮。F.W.J.謝林、S.克爾凱郭爾、H.柏格森等人的哲學思想對他的哲學觀點的形成有一定影響。1950年羅馬教皇公開譴責存在主義後,他稱自己的哲學為新蘇格拉底主義或基督教的蘇格拉底主義。主要哲學著作有:《形上學日記》(1927)、《存在與所有》(1935)、《從拒絕到祈求》(1940)、《旅人》(1945)、《存在的奧秘》(1951)、《成為問題的人》(1955)、《人的尊嚴》(1964)等等。
馬塞爾的有神論存在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其他主要代表人物如J.-P.薩特、A.加繆,甚至與存在主義的創始人M.海德格爾的觀點,均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特徵是渲染孤獨的人的存在及其痛苦,並因此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宗教倫理問題是其理論中心。馬塞爾認為,人是不可知的,只有上帝才能對人有所認識,人只能寄希望於上帝,但上帝是不可能被證明的,因為上帝不能由人的經驗去感知,而只能通過超驗的信仰和希望去接近。在他看來,人如果不相信上帝,就不再是個別的主體,而淪為“對象”,並因此成為毫無意義的東西,從而陷入絕望之中。但他又認為,由於人性的驅使,人必然抱有希望,所以必須信仰上帝。
馬塞爾,G.馬塞爾,G.

人物觀點

馬塞爾指出,造成人們相互隔離的原因是“抽象的觀念”和“對象化”。“對象化”使人感到萬事與己無關,“抽象的觀念”則抹煞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從而也掩蓋了人的真正的個別的存在,使人與人之間無法相通。此外他認為,“占有”和“自欺”也造成人們之間隔離。
馬塞爾強調,人在本質上是一種過渡性的存在,人永遠在“旅途”中,永遠達不到終點,也根本沒有終點,人只有與上帝“交往”才能體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其目的就在於用對上帝信仰的肯定來否定現實人的存在,用對上帝的崇拜來取代對現實生活的悲觀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