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堤吹腔是山東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作為入選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白馬湖鎮馬堤村已有近200多年的歷史,備受當地民眾的喜愛。面對現代傳媒對傳統戲劇的衝擊,團長王玉坤說——馬堤吹腔是一個古老的劇種,其前身是近500年前流傳於山東、河南等地的民間戲曲柳子戲,在馬堤村已有近200多年的歷史,村民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將此劇種傳承至今。既保留了最初柳子戲的特點,又和現在柳子戲有區別,是研究柳子戲原型和特點的“活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堤吹腔
- 1:山東省的傳統戲曲劇種
- 2: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3:一個古老的劇種
起源,現狀,
起源
文藝興起自組劇團。“提起了東大橋,桃三春一頓刀,殺的御弟無依靠,御弟使的酸棗棍……”在馬堤村的一個農家院裡,10幾個老人圍坐在院中一起咿呀呀的唱戲。據當地人講,老人們嘴裡哼唱的正是備受當地民眾喜愛的馬堤吹腔。“馬堤吹腔自清道光年間傳入,歷經9代傳承,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在農家院裡,80歲的荊義思老人講起了劇團的由來。
解放前,村里人為了謀生四處逃荒要飯,馬堤吹腔被擱置下了。解放後,村里興起了文藝,於是,荊義思、丁玉民等十幾個人,在村中老藝人的口傳心授下,很快就掌握了馬堤吹腔的唱腔要領,並且學會了演奏笛子、笙、嗩吶的技巧。他們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配合默契,沒事就為村民登台表演,後來還成立了村裡的劇團。由於馬堤吹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村里人都跟著他們學,劇團發展至今已有40餘人,隨著馬堤吹腔劇團規模擴大、會戲也多了,每逢有農村禮俗活動,十里八鄉的常要邀請他們唱幾齣。
面臨新形勢團長出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網路等現代化娛樂傳媒對民間戲劇帶來巨大衝擊,大家對傳統戲劇的熱情消減,學習繼承馬堤吹腔戲成了大問題。就在這個時候馬堤吹腔劇團現任團長王玉坤挑起了傳承的重擔。
1993年,帶著一腔熱情,12歲的王玉坤開始學習起這個從小就縈繞在耳邊的腔韻。沒有武生的威武剛健,不比青衣的委婉端莊,更無法與唱腔甜潤的紅衣媲美,從小嗓子就不是太好的王玉坤以丑角起步,舞台上,他唱的部分並不是太多,但演技功夫上卻絲毫沒有懈怠。演丑角,王玉坤念白清脆流利、動作輕巧敏捷,造型乖張伶俐,很快得到了觀眾的認同。隨著舞台經驗的成熟,王玉坤被推選為劇團團長。
王玉坤受命於危難之際,當時馬堤吹腔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狀況相似,後繼乏人,日漸式微。“馬堤吹腔已傳了9輩近200年,在誰手中失了傳,誰就是歷史的罪人!”王玉坤樸實的話語,令人動容。
懷著強烈的責任感,王玉坤著手整理起《白雲洞》等祖輩留傳下來的手抄劇本。到2003年,他已整理出劇本5大本,總計9出成本戲、13出折子戲。在整理的同時,王玉坤等人還推陳出新,創作了《巧訓兒》、《父子爭印》等反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巨變的現代吹腔劇目。
目前,馬堤吹腔保存了清代手抄劇本計100餘冊,劇目共40餘個,曲牌60餘支,戲曲服裝200餘件,其中百年以上的4件。2009年,馬堤吹腔成功入選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得知這個訊息時,全村一片歡騰。王玉坤說:“自從申遺成功後,真沒想到,馬堤吹腔又火起來了!每年正月初一到初十,劇團演出場場爆滿。 ”
現狀
文化傳承後繼有人
現在劇團的年輕演員也非常熱愛這份“事業”。雙胞胎兄弟王岳坤、王岳明是劇團里最年輕的兩名演員,在老師傅的精心教導下,他倆熟練地掌握了演奏各種打擊樂器的本領,平時他們到外地打工貼補家用,農忙時,便回到村里乾農活,平日裡沒事就練習演奏,每天晚上他倆都會練到11點多,在他倆的薰陶下年僅8歲的王國良等十餘名小朋友爭著要學吹腔,出現了傳承後繼有人的可喜局面。王國良說:“吹腔戲好聽,我會和長輩們努力學習,讓更多人了解馬堤吹腔,把馬堤吹腔更好的傳承下去。 ”
現在,馬堤人沒事都會唱幾句吹腔,煩了,空閒了,就聚在戲台下唱上幾嗓子,有點基礎的挑個頭,大家一呼百應,唱好了一片掌聲,唱壞了大家哈哈一笑,唱聲笑聲鑼鼓聲,聲聲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