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基雅維利戰法
- 時間:1992年
- 地點:德克薩斯州
- 屬性:義務感恩
簡介,施恩和受恩催生義務感,讓所有人分享參與機會,言論,相關介紹,
簡介
許多人以為,要贏得他人的支持,最好的辦法是給對方恩惠;但事實證明,由於人們在被追求時容易產生快感,請求對方給你恩惠的效果往往更好。這條規律被套用到政治中,就成了所謂的“馬基雅維利戰法”。
施恩和受恩催生義務感
1992年,德克薩斯州的億萬富翁羅斯·佩羅向全國宣布,只要能滿足一個條件,他就願意出來競選總統,那就是:如果平民百姓們想打破兩黨體制,向官僚作風開刀,並爭取把他的名字列在合眾國50個州的選票上。佩羅這一招真是大師手筆。當他說如果沒有普通百姓的支持就不參選時,他實際上是在使自己成為一支由擁戴者組成的軍隊的代言人。他把那些以前從來沒有得到邀請扮演政治角色的人招募到自己手下,掀起了一場與民主黨和共和黨抗衡的政治風暴。大膽地依靠城市、郊區和鄉村的普通民眾,這就是佩羅卓越的政治天才的表現。在每一個地方,都有踴躍的志願人員擺著的便桌。他們會告訴所有往來的人們,“我自始至終支持佩羅,”每個信徒都重複著這句話,仿佛是他們自己發起了這場競選。佩羅正在利用的是人類的一種天性。
在5個世紀前,義大利著名政治家馬基雅維利就發現了這一點。他注意到,當一座城市被圍困了許多個月,人們為了保衛國王而經歷著恐懼與飢餓煎熬的時候,他們對國王的忠誠不是減少,反而進一步加深了。“為了保衛國王,民眾已經犧牲了自己的房屋和地產,現在就指望著他們認為對他負有某種義務。人的天性就是,無論是要求他人承擔義務,還是自己履行義務,都感到同樣的快樂。”用另一句格言說:“施恩和受恩一樣都使人們產生義務感,這是人之天性。” 佩羅的策略成功了。他不僅使自己的名字印在了選票上,而且還贏得了19%的選舉人票。在這一歷史性的成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方法:一個以擁有巨額財富和開拓精神而成名的人,卻是通過向人們求助而展開競選活動的。
讓所有人分享參與機會
佩羅並不是奉行“馬基雅維利戰法”的第一位當代政治家。約翰·甘迺迪儘管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和令人艷羨的人際關係資源,卻依然鑽研此道而成為行家裡手。通常,他會走到坎布里奇或者查爾斯頓港,在3層甲板的船上上上下下,挨個敲船艙的門,請那些愛爾蘭裔、義大利裔和亞美尼亞裔的工人支持他的競選。1946年,甘迺迪競選國會眾議員,他的對手是一位深受歡迎的當地市長,所以他不得不建立一套完全獨立的政治組織。這奠定了他後來所有競選活動的模型。當時,他使波士頓的數萬工人都變成了他的競選隊員。實際上,每一個志願者都成了“甘迺迪棒球隊隊長”,他們到處散發有關甘迺迪二戰期間在PT——109巡邏艇上英勇作戰的紀念品和宣傳單。
隨後幾年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情形,許多每小時能掙到一大把美金的律師,只要接到一個電話,就會拋下自己的事業,去為甘迺迪家族某個公子的前程奔忙。人們的付出能換來的惟一有形的回報,不過是一枚PT——109巡邏艇的紀念別針,但通過這個可以擺在外面的、明顯的實物標記,他們感到與甘迺迪家族有了一種內在的、精神上的聯繫。那些長年累月為甘迺迪競選提供財政支持的人,只要後者能親一下他們的老媽媽,就覺得自己完全得到了滿足。
言論
一個人在被追求的時候總會產生快感,高明的政治家都知道這個小秘密。他們懂得,當你向一個人提出請求時,並不等於你只是在要求他付出,你同時也把他想要的東西給了他:讓他有了一個參與其中的機會。所以,那些四處爭取資金和拉選票的候選人,其實是在向別人提供一個參與政治行動的機會,讓他們成為他的成功的一部分。然而,很多人都克制自己、不願啟齒請人幫忙,因為他們覺得那樣做等於承認自己弱小,認為堅持依靠自我才是力量的象徵。這種“一切自己乾”的心態可能是十分致命的。對一個參與競爭的人來說,那樣的心態會限制並孤立他,導致他沒有同盟者。
相關介紹
馬基雅維利(1469——1527),義大利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以主張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著稱於世。馬基雅維里主義(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它通常分為高馬基雅維里主義和低馬基雅維里主義。高馬基雅維里主義的個體重視實效,保持著情感的距離,相信結果能替手段辯護。大量的研究探討了有關馬基雅維里主義與行為結果的關係。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比低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更願意操縱別人,贏得利益更多,更難被資本主義萌芽時期進步政治思想的代表。馬基雅維利出生於佛羅倫斯沒落的貴族家庭。曾參加推翻美第奇家族統治的起義。自1498年起,任佛羅倫斯共和國“十人委員會”秘書,負責處理外交與軍政事務,曾一度擔任國民軍軍令局局長。1512年美第奇家族統治復辟後,被免職監禁,獲釋後著書立說。在其傳世之作中,撰有《君主論》、《佛羅倫斯史》等著名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論著,以及軍事名著《戰爭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