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德·馬基迪(馬吉德·馬吉迪)

馬基德·馬基迪

馬吉德·馬吉迪一般指本詞條

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1959年4月17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伊朗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92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手足情深》獲選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放映。1997年,執導劇情片《天堂的孩子》獲得第21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1999年,憑藉劇情片《天堂的顏色》獲得第23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2001年,編導劇情片《巴倫》獲得第25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2008年,執導了以透過孩子視角展現北京的宣傳短片《飛揚的五環》;同年,憑藉劇情片《麻雀之歌》獲得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基本介紹

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片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共1部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
《穆罕默德:真主的使者》
電影
2008年
短片
2008年
電影
2005年
電影
2001年
巴倫
電影
1999年
電影
1997年
電影
1996年
父親
電影
1992年
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
《穆罕默德:真主的使者》
電影
2008年
短片
2008年
電影
2005年
電影
2001年
巴倫
電影
1999年
電影
1997年
電影
1996年
父親
電影
1992年
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8年
電影
2005年
電影
2001年
巴倫
電影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99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天堂的孩子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8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麻雀之歌提名
歐洲電影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1第14屆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巴倫提名
蒙特婁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1第25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巴倫獲獎
1999第23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天堂的顏色獲獎
1997第21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天堂的孩子獲獎

人物評價

馬基德·馬基迪則似乎尤其偏愛,亦十分擅長於這種題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過孩子們純真的眼光看世界,經常以家庭為背景,通過簡單的劇情探討親情、血緣關係的溫暖與沉重。較之其他伊朗導演,馬基迪似乎受好萊塢的影響頗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萊塢情節劇的痕跡,而且他相當會煽情和製造戲劇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稱為“伊朗的史匹柏”。(新浪娛樂評)
馬基德 ·馬基迪是繼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後迅速崛起的一位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伊朗導演,在榮譽面前,馬基德 ·馬基迪導演沒有停滯不前,而是以其滿腔熱忱繼續著自己的電影之旅。馬基德 ·馬基迪的影片重新將最單純本真的故事帶回了電影,在悲傷的情緒中注入幽默感和溫情,在樸素的講述中飽含深情,將一點點積蓄的感情悄無聲息的滲入觀眾心田。使他的作品能獲得不同國家觀眾的青睞,成為了一位極具票房保證的導演。(《藝術百家》評)
馬基德·馬基迪並不算一個多產的導演,但他舉世聞名,成為伊朗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馬基德不但擴大了伊朗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也迅速成為伊朗人心中的民族英雄。雖然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也是低成本的製作,但他還是成功地以非常到位的調光、精緻的構圖對伊朗紀錄風格電影作出了一種超越,使其電影詩化風格獨樹一幟。(《時尚北京》評)
馬基德的影片不乏伊朗電影的典型特點,但與其他伊朗導演相比又有其獨特之處,他不像阿巴斯他們那樣晦澀深奧,沒有一味地追求寫實記錄,而是非常注重故事情節,善於煽情和製造戲劇性的高潮、出色的敘事技巧使他被稱為”伊朗的史匹柏”,所以他的影片在其他各國似乎更得人們的歡心,甚至在美國也創下了耀眼的票房。馬基德·馬基迪在電影上的成功源於洞察到東西兩種文化的差異與碰撞,將本土的民族精神注入通俗的情節劇,在宣揚民族文化差異性的同時沒有忽視對西方觀眾欣賞趣味的考慮,將全球化與本土化完美地結合起來,力圖使作品能獲得不同國家觀眾的青睞。(《電影》評)
馬基德·馬基迪是一名熱愛伊朗傳統文化,恪守伊斯蘭宗教思想的穆斯林,也是一個敢於走向世界傳播本土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中尋求個體存在的優秀電影人。在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的影片中,他用自身獨特的鏡語講述來自“天堂”的故事,用簡樸自然的筆觸勾勒現實生活影像。銀幕上,平凡而質樸的人民是馬基德·麥吉迪關注的焦點,自然流暢的單線敘事是其一貫的風采。他將人物還原自本真的城市、山村、沙漠和林間,經受生活的壓力和戰爭的混亂,並在生命抗爭的過程中譜寫詩意的情懷,訴說人文的意願。馬基德·馬基迪電影的造詣不僅僅局限於單純的紀實與表意的呈現,而是一種思想的延續、情感的涅槃。(屈文琳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