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副蛔蟲是蛔科、副蛔屬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副蛔蟲
- 科:蛔科
- 屬:副蛔屬
- 外文名稱:Parascaris equorum
馬副蛔蟲是蛔科、副蛔屬微生物。
馬副蛔蟲是蛔科、副蛔屬微生物。形態特徵大型線蟲,蟲體近似圓柱形,兩端較細,黃白色口空周圍有3。1生態習性10℃以下蟲卵停止發育,高於39℃蟲卵停止發育並死亡,乾。1...
(2)馬 馬內服0.2mg/kg伊維菌素對下列屬大型和小型圓形線蟲的成蟲及第4期幼蟲均有高效(95%~100%);如大型圓形線蟲(普通圓形線蟲、馬圓形線蟲、無齒圓形線蟲)、蛔蟲(馬副蛔蟲)、蟯蟲(馬尖尾線蟲)、胃蟲(大口德拉西線蟲、柔線屬線蟲)、小腸線蟲(艾氏毛圓線蟲、韋氏類圓線蟲)、肺線蟲(安氏網尾...
1)馬 氧苯噠唑對馬大多數胃腸線蟲及幼蟲均有高效。如對大型圓形線蟲(無齒圓形線蟲、馬圓形線蟲、普通圓形線蟲)、小型圓形線蟲(杯冠線蟲、杯環線蟲、雙冠線蟲、三齒線蟲、盅口線蟲、輻首線蟲)、馬副蛔蟲、韋氏類圓線蟲成蟲(用高限劑量)具極佳驅蟲效果。此外對胎生普氏線蟲,馬尖尾線蟲成蟲及幼蟲也有良效。...
這表明馬副蛔蟲卵裂時期的生殖細胞(相當於魏斯曼所指的種質)和身體細胞(相當於魏斯曼所指的體質)已經發生了分化。魏斯曼十分贊同和支持達爾文的選擇理論,但他否認達爾文在遺傳和變異的解釋上提出的泛生假說;更激烈反對法國生物學家 J.-B.de拉馬克提出的後天獲得性狀遺傳觀點。他做了連續22代剪斷小鼠尾巴的試驗,...
第七節 俄羅斯馬傳染性腦脊髓炎 第八節 波納病 第九節 馬傳染性支氣管炎 第六章 馬的細菌性傳染病 第一節 馬流行性淋巴管炎 第二節 馬傳染性子宮炎 第三節 幼駒紅球菌性肺炎 第四節 馬傳染性胸膜肺炎 第三篇 馬的寄生蟲病 第七章 緒論 第八章 馬的寄生蟲病 第一節 馬圓線蟲病 第二節 馬副蛔...
(4)馬 奧芬達唑對馬亦屬廣譜驅蟲藥,幾乎對胃腸道所有線蟲都有效。如對馬蛔蟲、馬副蛔蟲、馬圓形線蟲、三齒屬線蟲、艾氏毛圓線蟲、尖尾線蟲、小型圓形線蟲成蟲有高效;對馬尖尾線蟲、小型圓形線蟲、馬普通圓形線蟲未成熟體也有良好效果。但對柔線屬線蟲和大口德拉希線蟲無效。(5)殺滅蟲卵 本品的殺滅蟲卵...
後來,德國生物學家博韋里(Boveri Theodor)在馬副蛔蟲上的工作進一步鞏固了上述理論,把染色體看作是遺傳信息的載體。20世紀以來,學界進行了一系列受精作用的形態學研究。學者們敘述了原核與染色體的發育與形態,並講解了精子在卵細胞內與卵細胞內部的情形與發展。1951年,生物學家張明覺和奧斯汀(C.R.Ausdn)...
馬:對馬副蛔蟲、馬尖尾線蟲的成蟲及幼蟲、胎生普氏線蟲、普通圓形線蟲、無齒圓線蟲、馬圓形線蟲、小型圓形線蟲均有優良效果。豬:對豬蛔蟲、紅色豬圓線蟲、食道口線蟲的成蟲及幼蟲有良好驅蟲效果。按3mg/kg連用3日,對冠尾線蟲亦有顯著殺滅作用。犬、貓:犬內服25mg/kg對犬鉤蟲、毛首線蟲、蛔蟲作用明顯。50mg/...
其主要證據有:(1)馬副蛔蟲卵裂球末期的染色體群和核葉,在地位上與下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體相同;(2)硬骨魚(底鱂屬)後期各個染色體成為染色體泡,在間期也不合併,到下次分裂前期,各由此形成一個染色體;(3)植物本生薹間期核內有74個小前染色體,到下次分裂前期,各以此為中心產生原來的染色體。(4)酵母和果蠅...
(3)馬:每1 kg體重85 mg的劑量能成功地驅除駒的馬副蛔蟲,但對其他蟲種無效。藥物相互作用 萘肽磷與其他有機磷驅蟲藥一樣,動物在用藥期間禁與其他擬膽鹼藥和膽鹼酯酶抑制劑接觸。套用注意 萘肽磷安全範圍很窄,牛、羊套用治療量有時亦出現精神委頓,食慾喪失,流涎等副作用,但動物多能在2~5 d內自行耐過。
以蛔蟲為例,德國生物學家T·H·博韋里研究了馬副蛔蟲卵的分裂過程。受精卵第1次分為上下兩個裂球。其中居於動物極者稱AB,植物極者稱P1。在第2次分裂時兩個卵裂面的方位不同,AB按胚胎的頭尾軸分為A和B,P1仍分裂為上下兩個裂球,上面的裂球名 EMST,下面的裂球名 P2(圖 3)。 AB分裂過程中,由...
豬蛔蟲病 馬副蛔蟲病 犬、貓弓首蛔蟲病 犢新蛔蟲病 第三節 禽蛔科(Ascaridae)雞蛔蟲病 第四節 尖尾科(Oxyuridae)馬尖尾線蟲病 兔栓尾線蟲病 第五節 異刺科(Heterakidae)異刺線蟲病 第六節 類圓科(Strongyloididae)類圓線蟲病 第七節 圓線科(Strongylidae)馬圓線蟲病 夏伯特線蟲病 第八...
從1875~1884的幾年中德國解剖學家和細胞學家弗萊明在動物中,德國植物學家和細胞學家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別發現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染色體的縱向分裂以及分裂後的趨向兩極的行為;比利時動物學家貝內登還觀察到馬副蛔蟲的每一個身體細胞中含有等數的染色體;德國動物學家赫特維希在動物中,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
線蟲綱動物的非典型精子比較簡單的象變形蟲,馬副蛔蟲的精子則具有獨特的晶狀體。由於非典型精子大多形狀簡單,使人容易認為它們是停留在精子形成的早期階段。一般認為,這種簡單形狀是退化而來的次生性狀。標準人類精子 1、精液量:每次排精量2~6ml,但受排精頻率及次數的影響。精液量少於1ml/次稱為精液量減少,...
19世紀末葉,德國實驗胚胎學家T.H.博韋里,在研究馬副蛔蟲發育時,發現在卵裂早期有染色體消減現象,證明了凡發生染色體消減的分裂球都發育為體細胞,而保持完整染色體組的分裂球則形成生殖細胞。實驗證明在這種卵的一端含有一種特殊的細胞質顆粒—極質,它能使染色體不發生消減。昆蟲發展 在某些昆蟲,如蕈蠅等卵的...
在某些線蟲、原生動物、甲殼動物發育過程中的體細胞有遺傳物質丟失現象。在這些生物中,只有生殖細胞才保留著該種生物基因組的全套基因。例如在馬副蛔蟲(Ascaris megacephala)卵裂的早期就發現有染色體的丟失現象。蜜蜂的工蜂和蜂后是二倍體,而單倍體則發育成為雄蜂。這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通過染色體丟失的基因調控。基因...
在馬副蛔蟲卵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有證據表明,兩棲類生殖細胞可能也是以同樣的方式決定的。但還不了解在哺乳動物胚胎中,是什麼因素決定某些細胞發育成生殖細胞的。只知道生殖細胞被決定後,需通過遷移到達生殖腺的部位並在那裡分化。產生 對於施旺和許耐登來說,細胞主要是一種結構成分,但在19世紀功年代其他...
使定子成為活躍狀態,從而確定該細胞的分化。而種質(性細胞)則儲積著該生物特有的全部定子,遺傳給後代。魏斯曼的種質論得到德國動物學家 Th. 博韋里的關於馬副蛔蟲受精卵研究結果的支持。魏斯曼的種質論啟迪了人們去深入研究遺傳物質,從而相繼發現了染色體 、基因和DNA 。因此他是有一定功績的。
該書共11章,內容涵蓋總論,原蟲及蠕蟲概論,蜱、蟎及寄生性昆蟲概論,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多種動物共患寄生蟲病,以及豬、牛、羊、馬、禽、犬、貓、兔、蠶和蜜蜂等多種動物的寄生蟲病。成書過程 《獸醫寄生蟲病學》由殷光文擔任主編,該書第1章由河南科技大學閆文朝編寫,第2章由西南民族大學郝力力編寫,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