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內菲青黴病是由馬內菲青黴菌(PM)引起的一種罕見的真菌病.1956年Capponi等最先從越南的中華竹鼠的肝臟中分離出PM, 1973年Disalvo等在美國報導首例人類自然感染的本病,國內1984年廣西最先報告本病,以後相繼在泰國、歐洲,我國香港及湖南等地報告達數十例.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馬內青黴病
- 常見發病部位:脾臟組織
概述,描述,原因,生理變化,症狀體徵,診斷檢查,治療方案,
概述
馬內菲青黴病是由馬內菲青黴菌(PM)引起的一種罕見的真菌病.1956年Capponi等最先從越南的中華竹鼠的肝臟中分離出PM, 1973年Disalvo等在美國報導首例人類自然感染的本病,國內1984年廣西最先報告本病,以後相繼在泰國、歐洲,我國香港及湖南等地報告達數十例.
描述
馬內青黴是青黴中惟一的雙相菌種,1956年Capponi等在越南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時首先從竹鼠(中華竹鼠)身上分離得此菌,後來發現此菌可引起實驗室中的大鼠、小鼠及田鼠感染。1959年Segretain首先正式報告此菌種,命名為Penicillium marneffei Segretain,Capponi et Suveau,後證明可引起野生齧齒動物感染。其後又發現可引起人類感染,第1例是在作實驗動物接種時意外刺破手後9d於接種處發生一小結節,繼以局部發生淋巴管炎和腋下淋巴結炎。用2000萬u制黴菌素治療20d而愈。第2例為自然感染病例,曾到過東南亞,是在一霍奇金病作脾切除時偶然發現此病,即從患者脾臟組織病理檢查時發現此病。近來在泰國曼谷報告5例人類感染,美國亦報告1例,均曾到過東南亞,我國先後由李菊裳、韋興國等於1985年正式報告此病2例,都是發生在廣西境內。近來全世界報告不下數百例主要並發於愛滋病。我國已先後於廣西、廣東、湖南、江蘇等地發現此病患者。
原因
感染馬內青黴。
生理變化
皮損活組織檢查可見大小、形態不一的肉芽腫,其中心壞死,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周圍繞有一圈組織細胞及少數多核巨細胞。馬內青黴位於組織細胞之內或外,呈圓形或卵圓形,直徑2~4μm,HE染色見藍色核周繞一空暈,猶如莢膜組織胞漿菌,用烏洛托品硝酸銀染色可見一些臘腸樣細胞,細胞間可有分隔。
淋巴結活檢可見大量反應性增生的組織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較少的漿細胞,有組織壞死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周圍為組織細胞肉芽腫和中部壞死的化膿性病灶。用Gomori烏洛托品硝酸銀及HE復染,可顯示組織細胞質內外及壞死組織中有被染成黑色的酵母樣型細胞,直徑1.5μm×0.9μm~7.2μm×3.6μm,以圓形、卵圓形為主,還可見兩端鈍圓、有橫壁或裂殖的不出芽為延長型或蹄形的特徵性細胞,偶見關節孢子樣結構,其中有些孢子酷似莢膜組織胞漿菌的組織型細胞。
症狀體徵
患者可有不規則發熱、盜汗、食慾減退、進行性消瘦、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咳嗽、心包炎、貧血、白細胞升高、播散性膿腫等。
診斷檢查
將菌接種於沙氏瓊脂上,25℃,菌落初呈蠟狀、膜樣,中央氣生菌絲呈白色絨毛狀,向周圍擴展,以後變成淡青黃色、微紅灰青色,最後變成灰棕紅色絨毛狀,可產生玫瑰紅色素並逐漸擴散到整個培養基。在蔡氏培養基上,25℃,生長較慢,產生典型帚狀枝。在啤酒麥芽汁瓊脂基上生長較好,可見菌絲分隔,分生孢子柄光滑而無頂囊,帚狀枝雙輪生,散在,稍不對稱,偶有副枝及單輪,有2~7個散開、不平行的梗基,其上有2~6個瓶梗,較短而直,瓶身較膨大,梗頸短直,可見單瓶梗直接從氣中菌絲長出,其頂端有單鏈分生孢子,其鏈散亂,不呈柱狀;分生孢子初為橢圓形,後呈圓形,光滑,可見孢間連體。當將上述菌培養於37℃時,均生長呈酵母樣型,膜狀,起皺摺,稍帶棕色,濕潤,易碎。鏡檢一般顯示類似念珠地絲菌的關節孢子,有時可產生與活檢組織中所見相同的酵母樣型。如果將其再培養於25℃中,則又恢復為菌絲型生長。這是本菌所具有的特徵性雙相型,具診斷價值。
治療方案
在本病早期應及早套用兩性黴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或制黴菌素,常可收到一定療效,當病趨向晚期則治療較棘手,預後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