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米里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建造。它是古羅馬筒狀穹窿建築的代表作,今尚存北邊三個巨大的穹窿。古羅馬時期承擔了法院、議會廳及會議大堂等多種職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 外文名:The Basilica of Maxentius and Constantine
  • 義大利名:Basilica di Massenzio
  • 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
  • 位置:Regione VIII Forum Romanum
  • 建成時間:公元312年
  • 結構類型:大殿
  • 開放時間:8:30 - 18:15
  • 類別:古羅馬遺蹟
建造歷史,建築結構,建築工程,歷史事件,

建造歷史

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米里維橋戰役中君士坦丁一世擊敗馬克森提烏斯,於312年完成整座建築的建造。遺址靠近當時的和平大殿,位於羅馬廣場的北側。皇帝馬克森提烏斯也曾干預維納斯神廟和羅馬城的建設。
約翰·戈爾蒂特,1820年巡視羅馬。鉛筆水彩畫約翰·戈爾蒂特,1820年巡視羅馬。鉛筆水彩畫

建築結構

如今的遺址是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北面的通道,三座巨大的拱頂式穹隆,覆蓋在四個39米高的大橋墩上,是這座遺蹟的最大特點,也標誌這當時高超的建築技藝。穹頂的天花板是先進的減重混凝土八角圓孔天花板。建築原址的東面是一個投影拱廊,西端為後殿,內有巨大的君士坦丁一世的雕像,雕像現藏於卡比托利歐博物館中。南面為突出的四列門廊。
遺址全景遺址全景
847年,建築的南部和中部地區,在地震中被摧毀。1349年,中殿的拱頂也在另一場地震中倒塌,8座20米高的立柱,只有一個保存下來,教皇保羅五世於1614年,把這座立柱遷移到聖馬利亞馬焦雷大教堂中。

建築工程

馬克森提烏斯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羅馬建築工程的奇蹟,是當時最大的建築結構,也是是一個獨特的建築,採用了最先進的工程技術,無論是高度,規模上,還穹頂承重等細節上,都處於當時建築技術領先的絕對地位,並在圖拉真廣場和戴克里先浴場上有所的創新。
穹頂細節穹頂細節
與當時的許多大巴西利卡相似,比如Basilica Ulpia,它在中殿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開放空間,但是與其他的大教堂不同,它不是用柱子支撐天花板,而是用拱門結構支撐整個建築物。與傳統的巴西利卡的另一個區別是建築結構的屋頂,傳統的巴西利卡是用平頂建造,而馬克森提烏斯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卻是是一個摺疊的屋頂,不僅減少了整座建築的重量,而且也減少了施加在外部拱門上的水平力量。

歷史事件

1960年夏季奧林比克運動會的摔跤比賽,在這裡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