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研究(1927-1948)》是2018年6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品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研究(1927-1948)
- 作者:張品良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 定價:5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0108009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研究(1927-1948)》是2018年6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品良。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研究(1927-1948)》是2018年6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品良。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研究(1927-1948)》力圖通過一個微觀視窗,回顧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祝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黨的思想理論發展史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著有《毛澤東思想熱點問題》《晚年陳獨秀(1927—1942)》《陳獨秀與近代中國》《陳獨秀思想評傳》《...
一、抗日戰爭之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礎的奠定 (一)國民革命時期初步的探索與實踐 (二)土地革命時期進一步的探索和嘗試 (三)1927年後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界的傳播與影響 二、馬克思主義何以需要實現中國化 (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普及的需要 (二)國共兩黨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需要 (三)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
《周恩來新聞紀事》將偉人周恩來一生的新聞實踐和新聞思想置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語境下,把周恩來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系統性研究,全面蒐集、梳理、分析周恩來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貢獻,顯示了周恩來新聞思想無窮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戰鬥力。《周恩來新聞紀事》融資料性、學術性、思想性、傳記...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系統化(1927年一1937年)。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宣傳、研究及普及;三十年代哲學、思想理論界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唯物辯證法、辯證法和形式邏輯等的論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日益結合,《反對本本主義》的發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澤東哲學思想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新探求 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永無止境 1927~1937年毛澤東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途徑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基於“始於毛、成於鄧”命題 新時期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點思考 中...
第二章 從問題視域論中國革命道路理論形成期的歷史境遇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域下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的破解路徑探析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歷史 第一章 1919-1927年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 第二章 弊端化共識: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破裂的內在邏輯 第三章 1927-1935年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共識之勢的...
一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內涵 二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外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創新點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內容及創新點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歷史分期 第一節 關於思想史的歷史分期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歷史分期 一 從《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 二 從1927年大...
1.胡雪蓮:《無意識之力:1927-1937年廣州報紙社會新聞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9月。2.胡雪蓮:《林則徐》,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其它 1.《澳門與中國近代報業》,載程美寶等合著:《把世界帶進中國:從澳門出發的中國近代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3月。2.《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南海》...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第二章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第一節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近代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客觀選擇 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三、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一、萌芽階段: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到1927年第一次...
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武器的共產主義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代表了中國思想文化戰線的革命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逐步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批判了各種錯誤思想,反對革命隊伍中的“左”右傾機會主義,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中國...
(6)主持2017年浙江省哲學社科規劃一般項目: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與中國化研究(1917-1927)(17NDJC97YB);(7)主持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蒐集、整理和研究(1917-1921)(15JJD770025);近五年研究成果:(1)《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長編(1917—1927)》簡評,...
(4)《馬克思現代性批判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5)《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方法論問題研究》近年重要獎項:(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長編(1917-1927)》獲浙江省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紅船精神:歷史地位、當代意義及永恆價值》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
張仰亮,男,山東鄆城人,上海大學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法學博士後(馬克思主義理論),現為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16.09-2019.07 上海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工作經歷 2019.07-2021.12 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晨暉學者(其間在華東師範大學...
楊泰龍,男,漢族,1988年生,湖南人,博士,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個人經歷 201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主講課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政黨學概論》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共黨史、中國近代史、...
許征帆(1927年10月16日—2022年12月28日),男,漢族,福建金門人,教授,著名理論家,1950年初畢業於華北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博士生導師。許征帆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理論教育家,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
周瑞瑞,女,浙江溫州人,博士,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人物經歷 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獲法學(政治學)碩士、博士學位。曾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薩爾茨堡大學(2009.09-2010.02),英國愛丁堡大學(2014-2015)訪問學習。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開設課程 開設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學術...
他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在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常委擴大會上,他提出保存武力,主張上山。在著名的八七會議上,他批判了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者在統一戰線、農民問題和武裝鬥爭問題上的錯誤,提出:“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著名論斷。1927年8月,毛澤東離開武漢後到湖南...
(3)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激勵機制創新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8,第一作者 (4)理論說服力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社會主義研究,2013.2,第二作者 (5)從困惑到迷茫:1927年後馬克思主義者瞿秋白的心理嬗變探析,社會主義研究,2012.3,第一作者 (6)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文化的變遷與重構,江西...
10.《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化的早期探索》,《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6;11.《李大釗與五四現代化地位的形成》,《江淮論壇》2001.2;12.《李大釗與現代化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中央社會主義學報》2001.7—8;13.《李大釗的早期思想與民國初年的中國政治》,《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1;14.《李大釗...
研究領域 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共黨史研究。講授課程 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演講學、公民道德專題研究,擅長雙語教學。獲得榮譽 2004年獲得同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05年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排名第四;2006年獲得同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0年入選上海“陽光計畫”為第一批陽光學者;2010年獲得...
2008年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新編注釋疏證》(獨著,20萬字)和《李大釗思想與著作研究》(第二位署名)兩書。2011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新版疏證》一書(68萬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常進軍,1970年出生,男,山東莘縣人,濱州學院社科部副教授,法學碩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和...
4.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延安知識分子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項目編號:11YJC710077)。5.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抗戰時期黨的理論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及其當代價值研究”(項目編號:12BKS024)。6.參與國家社科規劃項目“新社會科學運動(1927—1935)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項目編號:12...
16.《延安解放日報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推進》,《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3期轉載。1/1。17.《延安時期解放日報的民眾動員探究》,《浙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2期,1/2 18.《1927—1937年上海華界地區衛生改良活動探析——以上海市衛生局為中心》,《浙江社會科學》2018年第...
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月—1928年3月,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後返回中國,並任教於北京大學。1933年—1956年,任教於河南大學,歷任文史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1941年10月,被捕入獄 。1948年6月,開封戰役勝利,嵇文甫、李俊甫等280名師生奔赴解放區。1948年7月10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原大學籌備...
《政權:人民共和國的雛形》:探究紅色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智慧,記錄1927—1935年在江西那片紅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展示中華蘇維埃政權——人民共和國雛形確立的全過程,以此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探索性地以大眾化形式展示理論性思考。以歷史為線索,以文獻為基礎,以學術...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創新研究(著作)韓同友(淮陰師範學院)等 政治正義的中國境界(論文)王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紹輝(上海交通大學)論治國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觀基石(論文)方世南(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通史(全三卷)(著作)孫建華(南京林業大學)培根鑄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凝練與...
試論瞿秋白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重大貢獻/139 瞿秋白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156 瞿秋白關於新文化的理論與實踐/164 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186 瞿秋白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上的地位/198 瞿秋白《俄國文學史》的時代意義及其文學史觀/237 瞿秋白研究園地中的新成就 ——讀《瞿秋白學術思想評傳》/...